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411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负压引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引流气囊以及引流气囊控制器,引流气囊的外壁内有内置的弹簧,引流气囊的顶部有负压口以及引流口,引流口上套有引流管,引流气囊的底部有排出口。这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在使用的时候,能够通过引流气囊控制器调整引流气囊的高度,进而调整引流气囊的实际引流量,并且通过气囊实现内部卡住限位的功能,避免了引流管滑脱的情况发生,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负压引流
,尤其是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
技术介绍
1、现有胸腔闭式引流管普遍管径较粗,对于气胸患者引流效果较好,但对于胸腔积液患者,首先,若采用较粗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皮肤要切开1~2cm,胸水会从切开处外渗,甚至引起胸腔内感染;2、其次,临床工作中,通常会选择用于深静脉穿刺用的Arrow管或者猪尾巴管,Arrow管引流主要的问题在管口直径小,通常在置管初期能引流出胸水,但由于每天引流液量不能超过1000ml,往往在夹闭后第二天或第三天无法再引流出胸水,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①胸水引流口处被胸水中的有形成分堵塞;②胸膜腔在胸水减少后,肺复张后导致在胸膜腔内的引流管弯折,导致胸水无法引流。猪尾巴式胸腔引流管相较Arrow管的优势在于不易堵塞及弯折,但缺点在于:胸膜腔属于环形密闭结构,而患者多采取半坐卧位或卧位休息,胸水因重力作用,多聚集在位置较低部位,这样会导致引流管不易引流出较低位置的胸水,如果胸水长期存在,则易导致胸膜腔内出现粘连、包裹,甚至胸膜增厚。<br>3、再次,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引流气囊(1)以及引流气囊控制器(7),其特征是,引流气囊(1)的外壁内有内置的弹簧(2),引流气囊(1)的顶部有负压口(3)以及引流口(4),引流口(4)上套有引流管(15),引流气囊(1)的底部有排出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引流气囊(1)以及引流气囊控制器(7),其特征是,引流气囊(1)的外壁内有内置的弹簧(2),引流气囊(1)的顶部有负压口(3)以及引流口(4),引流口(4)上套有引流管(15),引流气囊(1)的底部有排出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是,引流气囊控制器(7)包括底座(8),底座(8)上垂直焊接有多根导杆(9),导杆(9)上端穿过上盖(10),上盖(10)与底座(8)之间安放有引流气囊(1),引流气囊(1)的负压口(3)以及引流口(4)穿过上盖(10)上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星吉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九龙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