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07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尾部设置有壳体,奇特在于: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元件。散热元件增大了散热面积从而降低了发热体尾部的温度,减少发热体尾部的热应力和氧化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热组件。
技术介绍
发热组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比如说点火塞、点火器、加热器;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燃油、燃气设备的点火、加热、传感等。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发热体的尾部焊接有电极,电极处连接导线,导线通电后使得发热体头部发热,通过高温达到加热、点火等功能。在发热体的尾部一般设置有包裹发热体尾部电极处以及部分导线的壳体。发热体在通电状态下,自身产生高温通过热传导使尾部温度升高;同时燃烧室的工作环境温度也是高温,通过热传导也会使发热元件尾部温度升高,发热元件尾部温度长期过高会使焊接位置长期处于热应力过大状态,造成焊接位置氧化或使焊接位置的加热元件拉裂、焊接结合的拉裂。在中国专利CN1060291C中公开了一种陶瓷热线点火塞,并具体公开了:一个金属套管;一个在前端具有向内延伸、支撑金属套管后部的支撑件的圆柱形金属主壳;一个插入所述圆柱形金属主壳后端部并与圆柱形金属主壳绝缘的端电极;一个具有包括由钨丝构成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的第一和第二引出线的加热器主体的陶瓷加热器,和一个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出线的所述第一端部的耐热体,及含有埋入其内的加热器主体的陶瓷材料,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引出线的第二端部暴露于所述陶瓷基材料的表面,其中陶瓷加热器装入金属套管;及每个都具有第三和第四端部的第一和第二外接导线,第一和第二外接导线的第四端部分别与金属主壳和端电极连接。上述专利中虽然设置了金属主壳,可是所述金属壳体并不主要具有散热的功能,发热体尾部温度长期过高会使焊接位置长期处于热应力过大状态,造成焊接位置氧化或使焊接位置的加热元件拉裂、焊接结合的拉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减少发热体尾部热应力的发热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尾部设置有壳体,奇特在于: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元件。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在壳体外设置散热元件,可使得发热体尾部的散热效果有效提高。避免焊接位置发生氧化或者发热体的拉裂、焊接结合的拉裂。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散热元件具有套设在所述壳体外壁的筒部,所述筒部外壁具有向外散发的散热片。优选的,所述散热片沿筒部的轴向设置,且所述散热片为多个沿筒部的周向布置。优选的,所述散热片沿所述筒部的周向均匀布局且多个散热片的外沿形成圆形。优选的,所述散热片沿所述筒部的周向均匀布局且多个散热片的外沿形成多边形或异形。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沿轴向的平板状。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沿轴向设置且绕周向的螺旋状。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沿周向的环状片。所述散热片为多个且沿轴向布置。且所述散热片的外沿形成圆形、多边形或异性。优选的,所述散热元件与所述壳体过盈配合、螺纹配合、焊接配合或间隙配合且间隙内涂导热脂。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发热组件,通过在发热组件尾部的壳体上装上散热元件,散热元件增大了散热面积从而降低了发热体尾部的温度,减少发热体尾部的热应力。在发热体尾部装上热电偶,在常温下测量装上散热元件与不装散热元件的温度差60℃左右。在各具体应用产品上,因安装散热元件的位置、形状、大小和材料等不同,以及发热体的功率和温区分布、壳体等结构件的几何尺寸和材料不同,温度下降幅度也有所不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装配图;图2为实施例中散热元件的结构图一;图3为实施例中散热元件的结构图二;图4为实施例中散热元件的结构图三;图5为实施例中散热元件的结构图四。标号说明:1发热体、2导线、3壳体、4散热元件、41筒部、42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1,所述发热体头部为发热部分,所述发热体尾部焊接有电极,所述电极处连接有导线2,导线通电后发热体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在所述发热体的尾部设置有壳体3,所述壳体包裹住所述发热体的尾部、电极处以及部分导线,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可以是点火塞、或者其他需要高温加热或者点火的产品。所述发热体可以是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所述发热组件可用于各种类型燃油、燃气设备的点火、加热、传感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元件4。所述散热元件为具有传导热的元件,可以将壳体上的热传导到外部。比如说所述散热元件为包裹在所述壳体上的金属散热片,或者散热水道等。其中,所述发热体为棒状、块状或扁状等、所述发热体头部可为圆形、球形、扁形等、所述发热体头部横截面或者发热体杆部横截面可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者异形;所述壳体的截面可为多变形、圆形或者异形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散热元件包括用于包括所述壳体的筒部41,所述筒部的外壁设置有散热片42。见图2、3和4,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片为多个并且沿筒部的周向均匀布局,所述散热片为沿筒部的轴向延伸且向外扩散的片状。其中,所述散热片可为平面片状,也可为沿轴向起伏的波浪状,或者是沿周向弯曲的螺旋状。多个散热片的外沿可形成圆形、多边形或者异形。见图5,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片为沿筒部周向的环状片,所述环状的散热片为多个且沿轴向均匀布局。其中,所述环状的散热片可为平面片,也可为沿周向起伏的波浪状。多个散热片的外沿可形成圆形、多边形或者异形。另外,所述散热元件与所述壳体可采用过盈配合、螺纹配合、焊接配合或间隙配合且间隙内涂导热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靠近发热体的一端设置有台阶面,所述散热元件的筒部内壁与所述壳体外壁采用过盈配合且通过所述台阶面进行限位。采用本实施例的发热组件,在发热组件尾部的壳体上装上散热元件。散热元件增大了散热面积从而降低了发热体尾部的温度,减少发热体尾部的热应力。在发热体尾部装上热电偶,在常温下测量装上散热元件与不装散热元件的温度差60℃左右。其中,在各具体应用产品上,因安装散热元件的位置、形状、大小和材料等不同,以及发热体的功率和温区分布、壳体等结构件的几何尺寸和材料不同,温度下降幅度也有所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尾部设置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元件,所述壳体上靠近发热体的一端设置有台阶面,所述散热元件具有套设在所述壳体外壁的筒部,所述筒部外壁具有向外散发的散热片,所述散热元件的筒部内壁与所述壳体外壁采用过盈配合且通过所述台阶面进行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尾部设置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元件,所述壳体上靠近发热体的一端设置有台阶面,所述散热元件具有套设在所述壳体外壁的筒部,所述筒部外壁具有向外散发的散热片,所述散热元件的筒部内壁与所述壳体外壁采用过盈配合且通过所述台阶面进行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沿筒部的轴向设置,所述散热片为多个且沿筒部的周向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沿所述筒部的周向均匀布局且多个散热片的外沿形成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彼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利迈陶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