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抽交互式高功率密度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990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抽交互式高功率密度电机,包括机座、安装在机座内的定子以及与定子配合的转子,定子主要由定子铁心和定子线圈组成,转子主要由转轴和转子铁芯组成,机座主要由机座筒和散热筋组成,转轴在机座内部非轴伸端侧和轴伸端侧分别设有左侧离心内风扇和右侧离心内风扇;左侧离心内风扇和右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转子铁芯之间分别设有左侧导风筒和右侧导风筒;机座筒上圆周均布若干个机座轴向通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内部对称离心式风扇强化传热,并辅以外部离心风扇强迫风冷的散热方式,构成电机内、外部通风结构,起到强化紧凑型电机通风散热的效果,从而达到增大电机容量、提高电机功率密度和电机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抽交互式高功率密度电机
本技术属于防爆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抽交互式高功率密度电机。
技术介绍
全封闭扇冷式感应电动机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以及运行可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随着电机功率的不断提高,电机的温升也随之增大,由于电机结构复杂,气隙狭小,导致内部风阻过大,散热效果较差,电机温升较高等系列性问题,而电机的温升直接关系到其运行的寿命和可靠性。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电机内部通风散热效果、降低电机温升,是研究开发全封闭扇冷式电机的重点课题。本申请人于2019年11月08日申请了名称为一种双吸分流式超高效电机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10649766A,包括机座、定子、转子,机座包括筒体,位于筒体内部的转轴非轴伸端依次设置轴流内风扇、离心内风扇,筒体上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凸出且与筒体内腔两端相连通的内风道,内风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筒体内设有弧形分流挡板,弧形分流挡板呈空心的圆盘形,其外沿将内风道的第一进风口分隔为两部分,其内沿延伸至离心内风扇的排风口靠近转子铁芯一侧。弧形分流挡板减少了筒体内部的气体涡流和阻力损失,从而使筒体内的气体循环效率得以提高。轴流内风扇加强了电机定子转子气隙通风及散热,增强散热效果。该技术方案对电机内部通风散热进行增强,但无法实现双抽交互分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抽交互式高功率密度电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抽交互式高功率密度电机,包括机座、安装在机座内的定子以及与定子配合的转子,在机座的左右分别设有左端盖、右端盖,定子主要由定子铁心和定子线圈组成,转子主要由转轴和转子铁芯组成,机座主要由机座筒和散热筋组成,所述右端盖处设有风罩,风罩内在转轴的非轴伸端设有离心外风扇,风罩内圆周与右端盖外圆周之间形成风罩出风口,机座的散热筋间隙形成外风道;风罩圆周排布有风罩进风口,形成圆周进风结构;风罩上固定有吸风嘴,吸风嘴与离心外风扇形成套口形式的径向间隙;大气中的气流通过风罩进风口由风罩圆周方向进入风罩内部,后在离心外风扇的强迫吸力作用下经风罩出风口进入外风道,最终经轴伸端流入大气,从而形成外风路;所述转轴在机座内部非轴伸端侧和轴伸端侧分别设有左侧离心内风扇和右侧离心内风扇;左侧离心内风扇和右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转子铁芯之间分别设有左侧导风筒和右侧导风筒;所述定子铁心与转子铁心之间气隙形成有气隙轴向风道,转子铁心上设有转子径向通风道,转子径向通风道分为转子径向左侧通风道和转子径向右侧通风道,转子径向左侧通风道和转子径向右侧通风道之间设有分流结构;气隙轴向风道以转子径向通风道为界,分为气隙轴向左侧风道和气隙轴向右侧风道;转子铁心上还设有转子轴向通风道,转子径向通风道连通气隙轴向风道和转子轴向通风道;转子轴向通风道以转子径向通风道为界,分为转子轴向左侧通风道和转子轴向右侧通风道;所述机座筒上圆周均布若干个机座轴向通风道,机座轴向通风道的两端与机座内部空腔两端相通;机座轴向通风道按排列顺序分为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和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左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之间设有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一,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内圈延伸至左侧离心内风扇,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外圈延伸至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的径向外侧并与机座固定连接;右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之间设有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一,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内圈延伸至右侧离心内风扇,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外圈延伸至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的径向内侧并与机座固定连接;左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之间设有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二,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的内圈延伸至左侧离心内风扇,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的外圈延伸至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的径向内侧并与机座固定连接;右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之间设有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二,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的内圈延伸至右侧离心内风扇,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的外圈延伸至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的径向外侧并与机座固定连接;左侧离心内风扇和右侧离心内风扇把电机内部的循环气流分为两部分:右侧部分气流在右侧离心内风扇提供的压力和风量作用下由定子线圈轴伸端,依次流经定子铁心与转子铁心之间气隙形成的气隙轴向左侧风道、转子径向左侧通风道、转子轴向右侧通风道、右侧导风筒、右侧离心内风扇以及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然后进入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气流由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出来后经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一再次来到定子线圈轴伸端,形成右侧内循环风路;左侧部分气流在左侧离心内风扇提供的压力和风量作用下由定子线圈非轴伸端,依次流经定子铁心与转子铁心之间气隙形成的气隙轴向右侧风道、转子径向右侧通风道、转子轴向左侧通风道、左侧导风筒、左侧离心内风扇以及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然后进入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气流由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出来后经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二再次来到定子线圈非轴伸端,形成左侧内循环风路。所述转子铁心分为三段,每两段之间通过转子导条以及转子通风槽板固定。所述位于中间段的转子铁心的直径稍大于其左右段的转子铁心直径,形成转子径向左侧通风道和转子径向右侧通风道之间的分流结构。所述风罩内设置有用于消音的消音结构。所述消音结构分别布置在圆周进风结构的左右两侧。所述风罩左端内径比右端盖搭子处外径大,使风罩左端内圆周与右端盖外圆周之间在径向方向形成与机座筒外部和散热筋相对应的风罩出风口。所述机座轴向通风道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机座筒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电机内部对称离心式风扇强化传热,并辅以外部离心风扇强迫风冷的散热方式,构成电机内、外部通风结构,起到强化紧凑型电机通风散热的效果,从而达到增大电机容量、提高电机功率密度和电机效率的目的。本技术形成新的通风形式,通过对称式离心风扇、对称式弧型分流挡板和多风道机座达到交互分流的目的。本技术中对称式离心内风扇分别固定在机座内部转轴非轴伸端侧和轴伸端侧,作用为强化式传热;弧型分流挡板用于分流离心风扇吸入的气流,使电机内部两侧的气流能够分别经过各自专用的风道进行交互循环流动,提高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侧内循环风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侧内循环风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沿A—A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1沿B—B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1沿C—C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抽交互式高功率密度电机,包括机座、安装在机座内的定子以及与定子配合的转子,在机座的左右分别设有左端盖、右端盖,定子主要由定子铁心和定子线圈组成,转子主要由转轴和转子铁芯组成,机座主要由机座筒和散热筋组成,其特征在于:/n所述右端盖处设有风罩,风罩内在转轴的非轴伸端设有离心外风扇,风罩内圆周与右端盖外圆周之间形成风罩出风口,机座的散热筋间隙形成外风道;风罩圆周排布有风罩进风口,形成圆周进风结构;风罩上固定有吸风嘴,吸风嘴与离心外风扇形成套口形式的径向间隙;/n大气中的气流通过风罩进风口由风罩圆周方向进入风罩内部,后在离心外风扇的强迫吸力作用下经风罩出风口进入外风道,最终经轴伸端流入大气,从而形成外风路;/n所述转轴在机座内部非轴伸端侧和轴伸端侧分别设有左侧离心内风扇和右侧离心内风扇;左侧离心内风扇和右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转子铁芯之间分别设有左侧导风筒和右侧导风筒;/n所述定子铁心与转子铁心之间气隙形成有气隙轴向风道,转子铁心上设有转子径向通风道,转子径向通风道分为转子径向左侧通风道和转子径向右侧通风道,转子径向左侧通风道和转子径向右侧通风道之间设有分流结构;气隙轴向风道以转子径向通风道为界,分为气隙轴向左侧风道和气隙轴向右侧风道;转子铁心上还设有转子轴向通风道,转子径向通风道连通气隙轴向风道和转子轴向通风道;转子轴向通风道以转子径向通风道为界,分为转子轴向左侧通风道和转子轴向右侧通风道;/n所述机座筒上圆周均布若干个机座轴向通风道,机座轴向通风道的两端与机座内部空腔两端相通;机座轴向通风道按排列顺序分为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和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n左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之间设有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一,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内圈延伸至左侧离心内风扇,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外圈延伸至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的径向外侧并与机座固定连接;/n右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之间设有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一,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内圈延伸至右侧离心内风扇,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外圈延伸至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的径向内侧并与机座固定连接;/n左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之间设有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二,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的内圈延伸至左侧离心内风扇,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的外圈延伸至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的径向内侧并与机座固定连接;/n右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之间设有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二,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的内圈延伸至右侧离心内风扇,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的外圈延伸至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的径向外侧并与机座固定连接;/n左侧离心内风扇和右侧离心内风扇把电机内部的循环气流分为两部分:/n右侧部分气流在右侧离心内风扇提供的压力和风量作用下由定子线圈轴伸端,依次流经定子铁心与转子铁心之间气隙形成的气隙轴向左侧风道、转子径向左侧通风道、转子轴向右侧通风道、右侧导风筒、右侧离心内风扇以及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然后进入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气流由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出来后经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一再次来到定子线圈轴伸端,形成右侧内循环风路;/n左侧部分气流在左侧离心内风扇提供的压力和风量作用下由定子线圈非轴伸端,依次流经定子铁心与转子铁心之间气隙形成的气隙轴向右侧风道、转子径向右侧通风道、转子轴向左侧通风道、左侧导风筒、左侧离心内风扇以及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然后进入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气流由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出来后经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二再次来到定子线圈非轴伸端,形成左侧内循环风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抽交互式高功率密度电机,包括机座、安装在机座内的定子以及与定子配合的转子,在机座的左右分别设有左端盖、右端盖,定子主要由定子铁心和定子线圈组成,转子主要由转轴和转子铁芯组成,机座主要由机座筒和散热筋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端盖处设有风罩,风罩内在转轴的非轴伸端设有离心外风扇,风罩内圆周与右端盖外圆周之间形成风罩出风口,机座的散热筋间隙形成外风道;风罩圆周排布有风罩进风口,形成圆周进风结构;风罩上固定有吸风嘴,吸风嘴与离心外风扇形成套口形式的径向间隙;
大气中的气流通过风罩进风口由风罩圆周方向进入风罩内部,后在离心外风扇的强迫吸力作用下经风罩出风口进入外风道,最终经轴伸端流入大气,从而形成外风路;
所述转轴在机座内部非轴伸端侧和轴伸端侧分别设有左侧离心内风扇和右侧离心内风扇;左侧离心内风扇和右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转子铁芯之间分别设有左侧导风筒和右侧导风筒;
所述定子铁心与转子铁心之间气隙形成有气隙轴向风道,转子铁心上设有转子径向通风道,转子径向通风道分为转子径向左侧通风道和转子径向右侧通风道,转子径向左侧通风道和转子径向右侧通风道之间设有分流结构;气隙轴向风道以转子径向通风道为界,分为气隙轴向左侧风道和气隙轴向右侧风道;转子铁心上还设有转子轴向通风道,转子径向通风道连通气隙轴向风道和转子轴向通风道;转子轴向通风道以转子径向通风道为界,分为转子轴向左侧通风道和转子轴向右侧通风道;
所述机座筒上圆周均布若干个机座轴向通风道,机座轴向通风道的两端与机座内部空腔两端相通;机座轴向通风道按排列顺序分为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和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
左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之间设有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一,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内圈延伸至左侧离心内风扇,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外圈延伸至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的径向外侧并与机座固定连接;
右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之间设有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一,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内圈延伸至右侧离心内风扇,右侧弧型分流挡板一的外圈延伸至双数机座轴向通风道的径向内侧并与机座固定连接;
左侧离心内风扇与对应的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之间设有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二,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的内圈延伸至左侧离心内风扇,左侧弧型分流挡板二的外圈延伸至单数机座轴向通风道的径向内侧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宣东赵强蔡合超王晓俊赵现伟张磊蒋娟冯婵麻晓慧孙征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