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枢转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065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枢转的装置,其包含:一第一物件;一第二物件;一枢轴装置,该枢轴装置结合於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之间,藉该枢轴装置使该第一物件可与该第二物件相互旋转;以及一延伸装置,该延伸装置是设置於该枢轴装置与该第一物件之间,藉该延伸装置以稳固结合该枢轴装置与该第一物件。(*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枢转的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枢转的装置,其是应用於各种需要枢转之装置中,如笔记型电脑、电子辞典等等。对於科技工业越来越发达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日,如何使制造品质提升或制造程序简化,在每一个细微之环节所进行之改进,都将对竞争激烈之工业界产生决定性之影响,如何使本身的生产线具有效率且具有弹性,往往是厂商生存竞争之重要因素,就以笔记型电脑之装配而言,请参阅图1,一笔记型电脑10通常可分为一显示幕11与一主机机体12,作业人员欲组立该显示幕11与该主机机体12时,必须一手扶著该显示幕11,以另一手操作工具锁紧螺丝,此是因该显示幕11与该主机机体12之间之枢接结构所致,请参阅图2,於该显示幕11中是设置一枢轴装置13,该枢轴装置13是以螺丝14结合於该主机机体12上之螺孔15,以结合该显示幕11与该主机机体12且提供一相对旋转之功能,此等之结构致使作业人员有对位不易、准度不足、以及容易失手打破损坏昂贵的该显示幕12等缺失,最重要的是缺乏效率,影响产能。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种可枢转的装置,便于对位,组装便利,并且可使生产之产品测试便利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枢转装置,其包括:一第一物件;一第二物件一结合於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之间、使该第一物-->件可与该第二物件相互旋转的枢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设置於该枢轴装置与该第一物件之间、以稳固结合该枢轴装置与该第一物件的延伸装置。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装置包含一第一结合介面与一第二结合介面,该第一结合介面及该第二结合介面分别与该第一物件及该第二物件结合,且於该第一结合介面与该第二结合介面之间形成一枢轴。所述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装置延设於该第一接合介面,且於该第一物件上设置一嵌合装置,该延伸装置嵌合於该嵌合装置。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装置延设於该第一物件上,且於该第一接合介面中设置一嵌合装置,该延伸装置嵌合於该嵌合装置。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装置为一块状结构物,而该嵌合装置为与该延伸装置嵌合的凹槽或凹孔。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装置之该第一接合介面与该第二接合介面之间为紧密旋转配合。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装置於该第一接合介面上设置一握持座,该握持座中设有一轴孔。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装置於该第二接台介面上设置一轴柱,该轴柱穿过该轴孔,且该轴孔与该轴柱之间为紧密旋转滑动配合。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一笔记型电脑。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物件是该笔记型电脑之主机机体,而该第二物件是该笔记型电-->脑显不屏。一种独立枢轴装置,其是设置於一第一物件与一第二物件之间,提供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之相互旋转,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装置与该第一物件之间包含一延伸装置,藉该延伸装置使该枢轴装置结合於该第一物件。本技术的效果是:本技术可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一个工厂所制造出来的物品并非是完整之成品,而很有可能是半成品,就以笔记型电脑而言,显示幕与主机机体是可能分属两个不同之工厂生产,而且,其一种显示幕亦可与许多不同品牌之主机机体相容以争取订单,因此,於一台完整的笔记型电脑组立之前,必先对其显示幕与主机机体分别进行测试,对於此种半成品之测试,本创作如图3或图5所示之结构是具有极佳之便利性,测试人员毋须一台一台地将笔记型电脑组立后将线路连接以进行测试,然后再一台一台地分开以进行出货,测试人员如欲测试显示幕时,仅需准备一台该主机机体31,然后一台一台地轮流将各该显示幕32以该延伸装置34或52搭接於该嵌合装置35或53中以暂时稳固该显示幕32於该主机机体31上以进行测试,反之,测试人员如欲测试主机机体时,仅需准备一台该显示幕32,然后轮流测试各该主机机体31,因此,本创作是大大减少测试时间与增加组装对位之便利性;再则,该延伸装置34是增加EMI Grounding接触面积,使杂讯宣泄之速度更快。此外,本创作亦使有视力障碍者也可於生产线上进行该主机机体31与该显示幕32之组立装配而无困难,综上所述,本创作并未增加成本,而可增加组立之精确-->度与稳定度。本创作得藉下列图式说明以获一较清晰之了解:图1是已知之笔记型电脑之组立示意图;图2是已知之笔记型电脑之枢轴结构图;图3是本创作之一较佳实施例之示意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之枢轴装置之结构图;图5是本创作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示意图;请参阅图3所示,图中之可枢转的装置为一笔记型电脑,其中,一第二物件32是以一枢转装置33连接於一第一物件31,该第一物件31是该笔记型电脑之主机机体,而该第二物件32是该笔记型电脑之显示幕,该第二物件32是藉该枢轴装置33以进行相对於该第一物件31之旋旋;该枢轴装置33之结构图请参阅图4,该枢轴装置33是包含一第一接合介面41与一第二结合介面42,该第一结合介面41及该第二结合介面42是提供分别与该第一物件31及该第二物件32结合,通常,一般之组装程序是将该枢轴装置33之该第二结合介面42先与该第二物件32以螺丝结合成一半成品,再如图3所示之组立,此是实务上之需要将於稍后详述;该枢轴装置33於该第二接合介面42上是设置一轴柱44,该第一接合介面41上是设置一握持座43,该握持座43中是设有一轴孔431,该轴柱44是穿过该轴孔431,且该轴柱44与该轴孔431之间是紧密旋转滑动配合,使该轴柱44成为该第一物件31与该第二物件32之间之一枢轴,且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得以该枢轴44为转轴而相互旋转;於该第一接合介面42上延伸出一延伸装置34,该延伸装置34是一块状之结构物,同时,於该第一物件31-->设置一嵌合装置35,该契合装置35为与该延伸装置34嵌合的凹槽或凹孔,以容置该延伸装置34於该嵌合装置35中,因此,作业人员即毋须费力即可对位以锁固螺丝於该第一物件31与该第一结合介面41上,而使螺丝未锁固之前,该第二物件32已确实稳定而不致倾倒。同样之构想亦可以如图5之实施例所示,图5是将一延伸装置52由该第一物件31上延伸而出,而将一嵌合装置53设置於该第一接合介面41之上,而将该延伸装置52与该嵌合装置53结合之后亦可获得与图3所示结构相同之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枢转装置,其包括:一第一物件;一第二物件;一结合於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之间、使该第一物件可与该第二物件相互旋转的枢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设置於该枢轴装置与该第一物件之间、以稳固结合该枢轴装置与该第一物件的延伸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装置包含一第一结合介面与一第二结合介面,该第一结合介面及该第二结合介面分别与该第一物件及该第二物件结合,且於该第一结合介面与该第二结合介面之间形成一枢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枢转装置,其包括:一第一物件;一第二物件;一结合於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之间、使该第一物件可与该第二物件相互旋转的枢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设置於该枢轴装置与该第一物件之间、以稳固结合该枢轴装置与该第一物件的延伸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装置包含一第一结合介面与一第二结合介面,该第一结合介面及该第二结合介面分别与该第一物件及该第二物件结合,且於该第一结合介面与该第二结合介面之间形成一枢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装置延设於该第一接合介面,且於该第一物件上设置一嵌合装置,该延伸装置嵌合於该嵌合装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装置延设於该第一物件上,且於该第一接合介面中设置一嵌合装置,该延伸装置嵌合於该嵌合装置。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装置为一块状结构物,而该嵌合装置为与该延伸装置嵌合的凹槽或凹孔。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装置之该第一接合介面与该第二接合介面之间为紧密旋转配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装置於该第一接合介面上设置一握持座,该握持座中设有一轴孔。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装置於该第二接台介面上设置一轴柱,该轴柱穿过该轴孔,且该轴孔与该轴柱之间为紧密旋转滑动配合。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一笔记型电脑。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枢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物件是该笔记型电脑之主机机体,而该第二物件是该笔记型电脑显示屏。11、一种独立枢轴装置,其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竹嘉许世忠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