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现阶段,市面上投入使用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电压平台与充电桩的电压平台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这大大降低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的便捷性。
[0003]为了适配不同电压的充电桩,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的兼容性,现有的电动汽车多采用增加升压模块的方式来解决。当外接充电电源的电压低于动力电池的电压时,通过升压模块将外接充电电源的电压提升至高于动力电池电压,以给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适应性,然而增加升压模块也将导致电动汽车的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以避免出现充电系统的适应性与成本无法兼顾的问题,同时使充电电压调节范围更广。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2)、控制系统(3)、电机控制器(4)和三相电机(5);电机控制器(4)包括控制模块、三相桥臂和母线电容C,母线电容C与三相桥臂并联,三相桥臂的上端连接动力电池(1)的正极、下端连接动力电池(1)的负极,三相桥臂的六个功率开关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模块的六个控制输出端连接,三相桥臂的中点分别连接三相电机(5)的三相定子绕组;电池管理系统(2)与动力电池(1)、控制系统(3)连接,控制系统(3)与控制模块、外部电源模块(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电感L、第一可控开关K1和第二可控开关K2,电感L与第二可控开关K2并联,三相电机(5)的三相定子绕组的中性点引线连接第一可控开关K1的第一端和第二可控开关K2的第一端,第一可控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三相桥臂的上端,第二可控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外部电源模块(6)的正端,外部电源模块(6)的负端连接三相桥臂的下端,第一可控开关K1的控制端和第二可控开关K2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3)连接;在动力电池需要充电时,所述控制系统(3)将获取的外部电源模块的最高输出电压与获取的动力电池的最高电压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控制第一可控开关K1、第二可控开关K2以及请求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六个功率开关,使得外部电源模块(6)对动力电池(1)进行升压充电或者直接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第三可控开关K3,第二可控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可控开关K3的第一端,第三可控开关K3的第二端连接外部电源模块(6)的正端,第三可控开关K3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动力电池需要充电,且控制系统(3)获取的外部电源模块的最高输出电压大于获取的动力电池的最高电压时,控制系统(3)控制第一可控开关K1、第二可控开关K2都闭合,以使得外部电源模块(6)对动力电池(1)进行直接充电;在动力电池需要充电,且控制系统(3)获取的外部电源模块的最高输出电压大于预设的电压阈值,且小于或等于获取的动力电池的最高电压时,控制系统(3)控制第一可控开关K1断开、第二可控开关K2闭合,并请求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六个功率开关,使外部电源模块对三相定子绕组的储能过程以及外部电源模块、三相定子绕组对动力电池的充电过程交替进行,以使得外部电源模块(6)对动力电池(1)进行升压充电;在动力电池需要充电,且控制系统(3)获取的外部电源模块的最高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电压阈值时,控制系统(3)控制第一可控开关K1、第二可控开关K2都断开,并请求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六个功率开关,使外部电源模块对电感L和三相定子绕组的储能过程以及外部电源模块、电感L和三相定子绕组对动力电池的充电过程交替进行,以使得外部电源模块(6)对动力电池(1)进行升压充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电源模块(6)、第二可控开关K2、三相定子绕组和三相桥臂的下桥臂的三个功率开关构成第一储能回路;所述外部电源模块(6)、第二可控开关K2、三相定子绕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的三个功率开关的续流二极管和动力电池(1)构成第一充电回路;在动力电池需要充电,且控制系统(3)获取的外部电源模块的最高输出电压大于预设的电压阈值,且小于或等于获取的动力电池的最高电压时,控制系统(3)控制第一可控开关K1断开、第二可控开关K2闭合,并请求控制模块控制三相桥臂的上桥臂的三个功率开关保
持断开,控制三相桥臂的下桥臂的三个功率开关的导通与断开交替进行,使所述第一储能回路与第一充电回路交替导通,以使得外部电源模块(6)对动力电池(1)进行升压充电;所述外部电源模块(6)、电感L、三相定子绕组和三相桥臂的下桥臂的三个功率开关构成第二储能回路;所述外部电源模块(6)、电感L、三相定子绕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的三个功率开关的续流二极管和动力电池(1)构成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钱磊,陈富,杜长虹,郑援,冉彦杰,周洪波,邓承浩,范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