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86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属于网球教学领域,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包括球体,还包括与球体配套使用的腕套,腕套和球体之间连接有磁性绳,球体上开设有一对关于球心对称的扩口槽,扩口槽靠近球心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磁性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球体通过磁性绳连接腕套,采用将腕套佩戴在手腕上的方式,使球体处于半开放状态,一方面,可实现对球体的顺利拍击,保证了球体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在将球体拍击出去之后,可通过操作腕套,在原地实现对球体的拾捡,不仅省时省力,保存了教练体能,同时在自动拾捡期间,教练还可以继续进行教学讲解,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球教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

技术介绍

[0002]网球,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有效网球运动场地是一个长方形,长为23.77米,单打场地宽为8.23米,双打场地宽为10.97米。中间隔有网,比赛双方各占球场的一方,球员用网球拍击球。
[0003]现在的网球教学课程,大多是教练边进行降解,边进行示范动作,学员跟着模仿;或者由教练进行喂球,学员回球,同时配合着讲解。因此,在教学时,一般都会拍击网球,做完动作后,要么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捡球,要么自行捡球,这无疑耗费了较多的人力或时间,影响教学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它将球体通过磁性绳连接腕套,采用将腕套佩戴在手腕上的方式,使球体处于半开放状态,一方面,可实现对球体的顺利拍击,保证了球体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在将球体拍击出去之后,可通过操作腕套,在原地实现对球体的拾捡,不仅省时省力,保存了教练体能,同时在自动拾捡期间,教练还可以继续进行教学讲解,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0005]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包括球体,还包括与球体配套使用的腕套,所述腕套和球体之间连接有磁性绳,所述球体上开设有一对关于球心对称的扩口槽,所述扩口槽靠近球心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磁性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螺纹连接于螺纹槽的内部,所述腕套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套,所述套筒的侧端开设有外环槽,所述外环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L型环板,所述L型环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磁环,所述磁性绳的另一端与磁环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封闭引动球链,本专利技术将球体通过磁性绳连接腕套,采用将腕套佩戴在手腕上的方式,使球体处于半开放状态,一方面,可实现对球体的顺利拍击,保证了球体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在将球体拍击出去之后,可通过操作腕套,在原地实现对球体的拾捡,不仅省时省力,保存了教练体能,同时在自动拾捡期间,教练还可以继续进行教学讲解,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环槽的上内壁开设有L型环槽,所述L型环槽的外圈壁分别开设有进孔和出孔,所述进孔和出孔均与外界相通,所述封闭引动球链滑动连接于L型环槽、进孔和出孔的内部并伸出至套筒的外侧,即封闭引动球链可以沿着L型环槽、进孔、出孔以及套筒的外侧进行回路移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引动球链包括拉绳,所述拉绳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
布的推球,所述L型环槽的宽度、进孔的内圈直径和出孔的内圈直径均大于推球的直径,使得整个封闭引动球链可以顺利沿着L型环槽、进孔、出孔进行回路移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L型环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的下端伸出至L型环槽的外侧,所述卡环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格板,所述格板位于L型环槽的内部,所述L型环板的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环的下端与卡槽内部卡接,当需要捡球时,先将L型环板向上移动,使卡环卡接在卡槽内部,L型环板和卡环相互固定,然后手动拉动封闭引动球链,使其进行回路移动,通过推球可带动格板进行移动,继而通过卡环带动L型环板在外环槽内转动,使磁性绳逐渐缠绕在磁环的外端,实现在原地将球体进行拾捡,既省时省力,同时在自动拾捡期间,教练还可以继续进行教学讲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格板到L型环槽外圈壁的距离、拉绳的直径和推球的直径三者之比为0.7

0.8:0.2

0.3:1,既保证了拉绳可以顺利夹杂在格板和L型环槽之间,同时使推球不易通过格板和L型环槽内壁之间的缝隙,使得封闭引动球链可以既可以顺利移动,同时对格板起到带动作用。
[0011]进一步的,相邻一对所述推球之间的直线距离与相邻一对格板之间的最大直线距离之比为1.3

1.5:1,使推球和格板在同步移动时,不易出现相互挤压情况。
[0012]进一步的,所述磁性绳包括绳体,所述绳体的外表面涂设有磁性涂层,通过磁环对磁性涂层的磁引力作用,使磁性绳可不受外力作用下可以自动与磁环外表面贴合,一方面,在拍击球体时,因拍击力远远大于磁力,磁力对球体的运动的阻力可忽略不计,并且,此时L型环板和卡环之间处于不连接状态,因此,L型环板可顺利在外环槽内侧转动,磁性绳在磁环表面呈放线状态,球体可以顺利被拍击出去,进行示范教学;另一方面,在将球体拍击出去后,磁性绳处于展开状态,通过磁环对磁性涂层的磁力吸引,使坠落在地面上的多余磁性绳可以自动地逐渐贴合在磁环的表面,不易因过多地坠落在地面上而对人员走动造成障碍,具有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
[0013]进一步的,所述L型环板靠近外环槽内壁的表面开设有球槽,所述球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球,所述滚球的直径大于球槽的槽口口径,通过滚球与外环槽内壁相接触,可减小L型环板在转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方便磁性绳进行放线过程。
[0014]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层,通过橡胶层可减小套筒在佩戴时对人体肌肤造成的摩擦损伤,方便佩戴。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扩口槽的内径沿远离球心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扩口槽槽深和螺纹槽的槽深之和大于接头的长度,方便手动将接头拧紧在螺纹槽内部,同时,磁性绳可以完全位于扩口槽内侧,不易影响球体和网球拍之间的拍击过程。
[0016]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将球体通过磁性绳连接腕套,采用将腕套佩戴在手腕上的方式,使球体处于半开放状态,一方面,可实现对球体的顺利拍击,保证了球体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在将球体拍击出去之后,可通过操作腕套,在原地实现对球体的拾捡,不仅省时省力,保存了教练体能,同时在自动拾捡期间,教练还可以继续进行教学讲解,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0017](2)外环槽的上内壁开设有L型环槽,L型环槽的外圈壁分别开设有进孔和出孔,进
孔和出孔均与外界相通,封闭引动球链滑动连接于L型环槽、进孔和出孔的内部并伸出至套筒的外侧,即封闭引动球链可以沿着L型环槽、进孔、出孔以及套筒的外侧进行回路移动。
[0018](3)封闭引动球链包括拉绳,拉绳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推球,L型环槽的宽度、进孔的内圈直径和出孔的内圈直径均大于推球的直径,使得整个封闭引动球链可以顺利沿着L型环槽、进孔、出孔进行回路移动。
[0019](4)当需要捡球时,先将L型环板向上移动,使卡环卡接在卡槽内部,L型环板和卡环相互固定,然后手动拉动封闭引动球链,使其进行回路移动,通过推球可带动格板进行移动,继而通过卡环带动L型环板在外环槽内转动,使磁性绳逐渐缠绕在磁环的外端,实现在原地将球体进行拾捡,既省时省力,同时在自动拾捡期间,教练还可以继续进行教学讲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0020](5)格板到L型环槽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包括球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球体(1)配套使用的腕套,所述腕套和球体(1)之间连接有磁性绳(2),所述球体(1)上开设有一对关于球心对称的扩口槽(101),所述扩口槽(101)靠近球心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102),所述磁性绳(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3),所述接头(3)螺纹连接于螺纹槽(102)的内部,所述腕套包括套筒(4),所述套筒(4)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套(5),所述套筒(4)的侧端开设有外环槽(401),所述外环槽(4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L型环板(7),所述L型环板(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磁环(6),所述磁性绳(2)的另一端与磁环(6)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4)上还设置有封闭引动球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槽(401)的上内壁开设有L型环槽(402),所述L型环槽(402)的外圈壁分别开设有进孔(403)和出孔(404),所述进孔(403)和出孔(404)均与外界相通,所述封闭引动球链滑动连接于L型环槽(402)、进孔(403)和出孔(404)的内部并伸出至套筒(4)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引动球链包括拉绳(10),所述拉绳(10)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推球(11),所述L型环槽(402)的宽度、进孔(403)的内圈直径和出孔(404)的内圈直径均大于推球(11)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环槽(40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卡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雷蕾孙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