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986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包括测试台、上位机、总线模块、电源模块及测试软件系统,测试台架系统通过测试台对系统硬件及被测对象进行布置和测试操作,并通过测试软件系统实现自动化测试,上位机控制总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并且通过总线模块实现与被测对象的通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测试台架系统布线兼容性、扩展性良好,通过简单匹配、扩展,以满足不同车型平台、测试对象的要求,能模拟智能座舱测试环境,开展不同研发阶段的台架测试,满足研发早期无实际样车时的智能座舱设备及软件的相关测试,也可以支持量产车的极限工况测试,降低实车测试的时间和人工成本,以缩短研发周期。发周期。发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智能座舱室内台架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座舱是用户体验的载体,表现力和内容更为丰富的大型全液晶仪表盘、全面进入触控时代的中控设备、先进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集成HUD或增强型现实系统、流媒体中央后视镜、车联网模块、SRV环视等组成了一套完整体系,为驾驶员及乘客在座舱内营造全新的用户体验。如今,汽车驾驶舱正在从模拟与尝试快速转变为全数字化智能座舱,可以提供更高的集成度以及非常实用的好处。未来,智能驾驶舱将融入更多的智能控制、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黑科技,成为情感化交流空间。
[0003]作为OEM或者是Tier1,需要为市场和终端用户交付安全、可靠、智能的产品,这就要求企业生产出来一个产品,在交付给客户之前需要做大量的相关的各种测试验证,从而保证交付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在“新四化”引领下,汽车座舱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突飞猛进,多屏联动、语音识别、手势控制、增强现实、云交互等各种新技术在座舱领域落地生花,丰富座舱功能的同时给测试带来很多新的挑战。另外由于车型及座舱配置开发需要多种多样,导致智能座舱系统方案繁多,如何实现多种智能座舱方便、兼容测试也存在巨大挑战。
[0004]从测试工作量来看,研发开始到最终量产,初步估算在完全交付给终端客户之前要完成约11轮测试,而完成一个完整的整车或者智能座舱测试,大概需要耗费650天。常规的测试方法主要为实车测试,这需要等待样车下线,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资金,并且测试周期长、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能够模拟智能座舱测试环境,开展不同研发阶段的台架测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内容:
[0007]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其包括:测试台、上位机、总线模块、电源模块及测试软件系统,所述测试台架系统通过测试台对系统硬件及被测对象进行布置和测试操作,并通过测试软件系统实现自动化测试,上位机控制总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并且通过总线模块实现与被测对象的通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0008]优选的是,所述测试台包括梯形框架,梯形框架的前部设有若干个与上位机进行线路连接的控制旋钮,梯形框架的倾斜面上设有用于固定被测对象及部分系统硬件的定位组件,梯形框架的侧部布置有多个布线孔槽。
[0009]优选的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梯形框架倾斜面上的基板,基板的表面平行设置有至少两组卡槽,每一组卡槽中均可滑动地设置左右两个卡具,卡具上布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梯形框架倾斜面上的基板,基板的表面平行设置有至少两组卡
槽,每一组卡槽中均可滑动地设置左右两个卡具,卡具上布置有若干安装孔。
[0010]优选的是,所述测试台上具有若干线束,线束材料满足各类输入输出设备对线束的要求,并且线束经预先模块化整理封装后再进行布线,以使得测试台上的线束满足被随意抽调、调配利用的需求。
[0011]优选的是,所述上位机用于控制总线信号收发,通过接口实现数据的采集、主机信号接收与反馈、控制面板显示与故障报警,并且外置USB接口;所述上位机内置CAN板,用于处理基本的信号收发,上位机还外置有扩展CAN线,利用扩展CAN线进行特殊软件刷写和MCU配置。
[0012]优选的是,该系统可增加程控电源、继电器、CANoe以及附件线束,用于二次开发自动化CAN信号的诊断测试,实现自动测试加诊断。
[0013]优选的是,所述测试软件系统基于C/C++/Python开发,用以实现总线模块的通讯接入,并完成数据库识别及信号的收发,以及模拟量信号后处理及复现问题,所述测试软件系统通过嵌入代码实现测试台架系统的自动化测试。
[0014]本专利技术的测试台架系统,包括测试台、上位机、总线模块、电源模块及测试软件系统,总线模块实现各功能模块的通讯链接,上位机控制总线信号收发,被测对象为仪表、大屏、T

box等车载设备,该测试台架系统内布线兼容性、扩展性良好,可以通过简单匹配、扩展,以满足不同车型平台、不同测试对象的测试要求;测试台架系统基于CAN总线实现网络信号分析,基于C/C++/Python实现自动化,基于CANoe实现网络管理;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测试台架系统可以模拟智能座舱测试环境,开展不同研发阶段的台架测试,满足研发早期无实际样车时的智能座舱设备及软件的相关测试,也可以支持量产车的极限工况测试,降低实车测试的时间和人工成本,以缩短研发周期。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的系统逻辑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测试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位机功能图;
[0019]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20]10

测试台,11

梯形框架,12

控制旋钮,13

基板,14

卡槽,15

卡具,16

安装孔,17

布线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其包括测试台、上位机、总线模块、电源模块及测试软件系统,测试台架系统通过测试台对系统硬件及被测对象进行布置和测试操作,并通过测试软件系统实现自动化测试,上位机控制总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并且通过总线模块实现与被测对象的通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0023]如图1所示,为该测试台架系统的系统逻辑图。该系统包括测试台、电源、上位机、总线等硬件模块,以及自动化的测试软件系统两部分,被测对象为仪表、中控、方控、T

box等常见车载设备,该系统基于CAN总线实现网络信号分析,基于C/C++/Python实现软件自动化测试,基于CANoe实现网络管理,总线模块实现各功能模块的通讯连接,上位机控制总线信号收发。
[0024]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测试台的结构示意图。测试台10包括梯形框架11,梯形框架11的前部设有若干个与上位机进行线路连接的控制旋钮12,梯形框架11的倾斜面上设有用于固定被测对象及部分系统硬件的定位组件,梯形框架11的侧部布置有多个布线孔槽17。
[0025]其中,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梯形框架11倾斜面上的基板13,基板13的表面平行设置有至少两组卡槽14,每一组卡槽14中均可滑动地设置左右两个卡具15,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其包括:测试台、上位机、总线模块、电源模块及测试软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架系统通过测试台对系统硬件及被测对象进行布置和测试操作,并通过测试软件系统实现自动化测试,上位机控制总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并且通过总线模块实现与被测对象的通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与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包括梯形框架,梯形框架的前部设有若干个与上位机进行线路连接的控制旋钮,梯形框架的倾斜面上设有用于固定被测对象及部分系统硬件的定位组件,梯形框架的侧部布置有多个布线孔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梯形框架倾斜面上的基板,基板的表面平行设置有至少两组卡槽,每一组卡槽中均可滑动地设置左右两个卡具,卡具上布置有若干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上具有若干线束,线束材料满足各类输入输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效杰邓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慧勒智行汽车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