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73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包括泵体及贯通泵体左右两侧的转向轴孔,转向轴孔内设有转向轴,泵体内设有油道孔连通转向轴孔一侧,转向轴孔另一侧与转向轴之间设有轴承,油道孔与轴承之间设有骨架油封,骨架油封与轴承之间设有随动限位装置,随动限位装置一侧贴紧骨架油封,随动限位装置另一侧贴紧轴承的内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可靠、互不干涉、止位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转向泵
,更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转向泵工作时,骨架油封通过泵体外侧的橡胶与泵体尺寸的过盈配合产生正压力,通过压力与摩擦系数产生摩擦力防止骨架油封移动,当泵体的正压力及摩擦系数较小时,在动力转向油泵运转时泵体内会有压力存在,且压力大于骨架油封的摩擦力是骨架油封会向轴承端移动直至贴紧轴承,由于轴承的内圈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必然对骨架油封产生磨损且产生碎屑颗粒卡滞在骨架油封油唇口处,导致密封失效。专利号为2011204279684专利名称为一种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骨架油封和轴承至今添加挡圈实现对骨架油封的止位。但是对于挡圈的孔径设置太大会造成只挡住骨架油封的上部,但是骨架油封的下部依然会向轴承移动;挡圈的孔径过小则会导致挡圈与轴承内圈摩擦,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可靠、互不干涉、止位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包括泵体及贯通泵体左右两侧的转向轴孔,转向轴孔内设有转向轴,泵体内设有油道孔连通转向轴孔一侧,转向轴孔另一侧与转向轴之间设有轴承,油道孔与轴承之间设有骨架油封,骨架油封与轴承之间设有随动限位装置,随动限位装置一侧贴紧骨架油封,随动限位装置另一侧贴紧轴承的内圈,随动限位装置包括外圈、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转动装置,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在外圈一侧,第二限位件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外圈和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设置于外圈另一侧,第二限位件能够相对于外圈和第一限位件旋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的内圈向内弯折90°形成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径大于转向轴外径,安装孔的孔径小于骨架油封的外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件的内圈向内弯折90°形成固定孔,固定孔与转向轴过渡配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装置包括与外圈连接的第一转动件以及与与第一限位件连接的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包括与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转子,转子设在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第二转动件的结构与第一转动件的结构相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与骨架油封贴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件与轴承内圈贴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的随动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转向油泵骨架油封7限位装置包括泵体1及贯通泵体1左右两侧的转向轴孔2,转向轴孔2内设有转向轴3,泵体1内设有油道孔4连通转向轴孔2一侧,转向轴孔2另一侧与转向轴3之间设有轴承6,油道孔4与轴承6之间设有骨架油封7,骨架油封7与轴承6之间设有随动限位装置8,随动限位装置8一侧贴紧骨架油封7,随动限位装置8另一侧贴紧轴承6的内圈。通过设置随动限位装置8将骨架油封7与轴承6彻底分隔,防止骨架油封7与轴承6接触。如图2所示,随动限位装置8包括外圈81、第一限位件82、第二限位件83和转动装置84,第一限位件82固定连接在外圈81一侧,第二限位件83通过转动装置84连接外圈81和第一限位件82,第二限位件83设置于外圈81另一侧,第二限位件83能够相对于外圈81和第一限位件82旋转。通过第一限位件82间隔骨架油封7,通过第二限位件83连接轴承6的内圈,这样彻底分隔开骨架油封7与轴承6,同时由于互相之间都是贴紧,所以在骨架油封7受到压力之后也不会移动与轴承6接触。外圈81安装在沟槽内。第一限位件82与骨架油封7贴合。通过第二限位件83连接轴承6的内圈,这样彻底分隔开骨架油封7与轴承6。第二限位件83与轴承6内圈贴合,通过第二限位件83连接轴承6的内圈,这样彻底分隔开骨架油封7与轴承6,同时由于互相之间都是贴紧,所以在骨架油封7受到压力之后也不会移动与轴承6接触。第一限位件82的内圈向内弯折90°形成安装孔821,安装孔821的孔径大于转向轴3外径,安装孔821的孔径小于骨架油封7的外径。将安装孔821的孔径大于转向轴3外径,安装孔821的孔径小于骨架油封7的外径便于将第一限位件82与骨架油封7相对静止,且防止骨架油封7移动。第二限位件83的内圈向内弯折90°形成固定孔831,固定孔831与转向轴3过渡配合。将固定孔831与转向轴3过渡配合,便于将第二限位件83与转向轴3同步转动,保证第二限位件83与轴承6内圈同步转动保持相对静止。如图3所示,转动装置84包括与外圈81连接的第一转动件841以及与与第一限位件82连接的第二转动件842,第一转动件841包括与第一安装件843、第二安装件844和转子845,转子845设在第一安装件843和第二安装件844之间,第二转动件842的结构与第一转动件841的结构相同。在使用时内圈安装在沟槽内,第一限位件82与骨架油封7相对静止,且防止骨架油封7移动;便于将第二限位件83与转向轴3同步转动,保证第二限位件83与轴承6内圈同步转动保持相对静止,通过这样设置彻底将骨架油封7与轴承6分隔开且互不干涉,杜绝了与轴承6内圈的摩擦,提高使用设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及贯通泵体左右两侧的转向轴孔,所述转向轴孔内设有转向轴,所述泵体内设有油道孔连通转向轴孔一侧,所述转向轴孔另一侧与转向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油道孔与轴承之间设有骨架油封,所述骨架油封与轴承之间设有随动限位装置,所述随动限位装置一侧贴紧骨架油封,所述随动限位装置另一侧贴紧轴承的内圈所述随动限位装置包括外圈、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转动装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在外圈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外圈和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外圈另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相对于外圈和第一限位件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及贯通泵体左右两侧的转向轴孔,所述转向轴孔内设有转向轴,所述泵体内设有油道孔连通转向轴孔一侧,所述转向轴孔另一侧与转向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油道孔与轴承之间设有骨架油封,所述骨架油封与轴承之间设有随动限位装置,所述随动限位装置一侧贴紧骨架油封,所述随动限位装置另一侧贴紧轴承的内圈所述随动限位装置包括外圈、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转动装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在外圈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外圈和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外圈另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相对于外圈和第一限位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油泵骨架油封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内圈向内弯折90°形成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于转向轴外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燮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诺斯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