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58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及其应用,属于免疫技术领域。所述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 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 D NO.2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嵌合抗原受体、一种融合蛋白和一种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为来源于羊驼的小分子量抗体,采用靶向于CD19分子的纳米抗体作为受体的特异性识别结构组分,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杀伤以CD19分子作为标志物的细胞,治疗CD19+为标志的疾病。为标志的疾病。为标志的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及其应用,属于免疫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免疫学领域中对于转化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肿瘤免疫。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CAR

T细胞免疫治疗策略。在90年代早期,这种免疫治疗策略在转化医学中就获得了好的效果。CAR

T细胞经历了一代、二代到三代的转变。通过这种技术和设计上的革新,逐步对治疗过程中细胞毒作用的活化、杀伤信号的持久进行优化。靶向于CD19分子的CAR

T细胞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治疗B淋巴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正常机体内的T细胞被有效刺激并发挥免疫学功能需要多重信号的调控,主要包括T细胞受体(TCR)与MHC

抗原肽复合物的识别作为第一信号、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识别活化作为第二信号,甚至还需要细胞因子参与形成第三信号。这种嵌合抗原受体主要是将T细胞刺激和活化的过程所需的蛋白分子进行人工的串联整合,从而促进T细胞的活化和特异性杀伤。CAR

T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主要是前端的抗体分子部分的识别和结合。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基于人或其它种属的单克隆抗体单链可变区(Single chain Fv,ScFv)对靶蛋白的特异性识别。但存在如下缺陷:在ScFv与纳米抗体亲和力相当的基础上,ScFv相对于纳米抗体来讲分子量较大,在分子表达和功能发挥上存在一定的限制。纳米抗体是天然存在的最小的抗体片段。ScFv由其亲本单克隆抗体衍生而来,在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用于构建新的嵌合抗原受体和/或融合蛋白,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本专利技术的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为来源于羊驼的小分子量抗体,采用靶向于CD19分子的纳米抗体作为受体的特异性识别结构组分,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和杀伤表达CD19的细胞,如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和因浆细胞表达大量自身抗体引起的适应证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紫癜等适应证中的CD19+细胞,抑制、治疗以CD19分子作为标志物的疾病。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来源于羊驼,包括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的原理是: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CD19单链抗体作为受体的特异性识别结构组分。该CD19单链抗体来源于羊驼,是羊驼天然存在的一种缺失轻链的抗体分子。该抗体只包含一个重链可变区(Variable domain of heavy chain of heavy chain antibody,VHH)和两个常规的CH2和CH3区,单独克隆并表达出来的重链可变区(VHH)结构与其完整的重链抗体相比,在抗体结
构稳定性以及与抗原的结合活性中都是相当的,是目前已知的具有最小蛋白分子量的抗体结构,故称这段重链可变区(VHH)结构为纳米抗体(nanobody,Nb)。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单克隆抗体单链可变区(Single chain Fv,ScFv),该CD19单链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具有结构更小的优点,在嵌合抗原受体的表达和对T细胞的修饰中均具有优势。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为来源于羊驼的小分子量抗体,采用靶向于CD19分子的纳米抗体作为受体的特异性识别结构组分,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杀伤表达CD19分子的细胞,治疗以CD19分子作为标志物的疾病,如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和因浆细胞表达大量自身抗体引起的适应证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紫癜等适应证。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嵌合抗原受体。本专利技术的嵌合抗原受体,含抗人CD19蛋白分子的纳米抗体,靶向识别表达人CD19蛋白分子的细胞,可以引起被识别的靶细胞死亡,同时引起宿主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等,表达该嵌合抗原受体的宿主细胞可以发挥抗肿瘤作用,或者抗自身免疫病作用。
[0011]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嵌合抗原受体,结构为:SP

VHH

HINGE

TM

CD

SD,其中SP为信号肽,或称之为前导肽,VHH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是抗原结合结构域,HINGE为铰链区,TM为跨膜区,CD为共刺激区,SD为信号转导区,“-”为连接肽或肽键。
[0012]本专利技术的嵌合抗原受体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专利技术的嵌合抗原受体,含抗人CD19蛋白分子的纳米抗体,靶向识别表达人CD19蛋白分子的细胞,可以引起被识别的靶细胞死亡,同时引起宿主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等,表达该嵌合抗原受体的宿主细胞可以发挥抗肿瘤作用,或者抗自身免疫病作用。
[0014]2、本专利技术的嵌合抗原受体,可以用于检测表达人CD19蛋白分子的细胞或其它生物组织或细胞,如噬菌体、病毒和细菌等;还可以用于识别和检测游离的人CD19蛋白分子。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6]进一步,所述SP选自CD8α、GM

CSFR和Igκ的信号肽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CD8α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GM

CSFR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所述Igκ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信号肽可以介导CAR蛋白表达后向细胞膜外进行定位分布。
[0018]进一步,所述HINGE选自CD8α铰链区,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CD8α链铰链区可以促进CAR结构胞外段的稳定,并促进胞外段CAR结构形成二聚体。
[0020]进一步,所述TM选自CD8α或者CD28的跨膜区,其中,所述CD8α跨膜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所述CD28跨膜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0021]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其特征在于,来源于羊驼,包括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一种嵌合抗原受体,其特征在于,结构为:SP

VHH

HINGE

TM

CD

SD,其中SP为信号肽,VHH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CD19蛋白分子的抗体,是抗原结合结构域,HINGE为铰链区,TM为跨膜区,CD为共刺激区,SD为信号转导区,“-”为连接肽或肽键。3.一种融合蛋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东张重阳黄前荣刘佳吴维海牛璘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荣瑷医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