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厚差板类件冲锻模具结构与成形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厚差板类件冲锻成形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上越来越多厚板类零件被中心减薄或边缘减薄,以减轻零件的质量。当由棒料经机械加工成形此类零件时,零件的厚度差越大,加工量就越大,不仅降低了材料的利用率,同时也延长了加工时间,生产经济性降低。
[0003]针对大厚差板类件在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将大厚差板类件设计为两个独立的零件,并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此方法虽然有效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并缩短了机械加工时间,但是增加了额外的装配工序和连接工序,对生产经济性的提高作用有限;同时连接部位往往容易失效,对零件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
[0004]冲锻成形工艺结合了冲压工艺与锻造工艺中坯料的变形特点,可成形出具有局部减薄或者增厚特征的不等厚板类零件。冲锻成形零件的材料利用率高,可以实现零件的近净成形甚至净成形,同时由于成形中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其力学性能也有所提升。
[0005]针对中心具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厚差板类件冲锻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模、主动模、凹模与浮动模;所述芯模的凸缘与凹模可拆卸连接,并且芯模的模芯置于凹模的模腔内时形成主动模腔与坯料腔;模芯侧壁与凹模模腔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主动模腔;模芯下端面与凹模模腔底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坯料腔;所述主动模腔与所述坯料腔之间由圆角过渡;所述主动模下部为环形结构,上部有传力齿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套接在所述芯模上并能在主动模腔内上下运动;所述传力齿形结构通过芯模上的一圈插孔外伸出芯模,从而使得主动模能够与成形设备连接;所述凹模内或芯模内设有连通所述坯料腔的浮动模腔,浮动模腔与坯料腔的交界处通过圆角过渡连接;所述浮动模腔尺寸与所述浮动模外形尺寸以及成形凸台尺寸相匹配,从而使得浮动模能够在浮动模腔中上下运动;所述浮动模腔贯穿凹模中心或者芯模中心,使得所述浮动模所需的速度或压力能够由外部设备控制,实现浮动模与主动模协同运动,并与芯模共同作用抑制聚料过程中板料的屈曲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厚差板类件冲锻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浮动模所需压力或速度由外部设备提供时,浮动模腔为通孔结构;当浮动模所需压力由流体材料流动或软塑性材料变形提供时,浮动模腔末端设有一定直径的溢流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厚差板类件冲锻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成形的环形凸台位于碗形坯料外侧时,浮动模腔设置在凹模中心,浮动模腔尺寸与环形凸台外径相匹配,芯模中心设有与环形凸台内径相匹配的柱芯,所述浮动模中心设有与柱芯尺寸相匹配的圆柱孔,使得浮动模能够沿着柱芯上下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厚差板类件冲锻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成形的环形凸台位于碗形坯料内侧时,浮动模腔设置在芯模中心,浮动模腔尺寸与环形凸台外径相匹配,凹模中心设有与环形凸台内径相匹配的柱芯,所述浮动模中心设有与柱芯尺寸相匹配的圆柱孔,使得浮动模能够沿着柱芯上下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厚差板类件冲锻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成形的实心凸台位于碗形坯料外侧时,浮动模腔设置在凹模中心,浮动模腔尺寸与实心凸台直径相匹配,所述浮动模为实心圆柱,可在浮动模腔内上下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厚差板类件冲锻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成形的实心凸台位于碗形坯料内侧时,浮动模腔设置在芯模中心,浮动模腔尺寸与实心凸台直径相匹配,所述浮动模为实心圆柱,可在浮动模腔内上下运动。7.一种大厚差板类件冲锻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厚差板类件冲锻模具结构在碗形坯料底部聚料,实现板类件上大尺寸凸台的成形;包括如下步骤:在浮动模腔内安装浮动模;将碗形坯料、主动模与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寒,胡亚飞,石娟昌,李磊,向相,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