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撞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09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撞垫,包括连接杆、滑槽、连接机构和防撞垫总成,所述连接杆的前侧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机构连接在滑槽的前侧,所述连接机构的前侧连接有防撞垫总成,所述防撞垫总成包含环形铁皮、橡胶连接条和塑胶外壳,所述环形铁皮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连接条,所述橡胶连接条等距分布,所述橡胶连接条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塑胶外壳,所述连接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后侧连接有吸能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含滑动块、连杆、支撑杆和连接块,所述滑动块设置有两个,该新型防撞垫增加了缓冲距离,在冲击发生时对车辆的保护效果好,能够保护司机的生命安全,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撞垫
本技术涉及道路防撞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防撞垫。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随着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多,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也越来越大,特别在一些道路交叉路段,为了防止车辆失控时撞击到路面的防护栏杆,往往在交叉位置的前端设置缓冲装置,但是现有的缓冲垫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缓冲垫往往有钢板弯折而成,虽然增大了车辆撞击时的接触面积,但是产生的反作用力也会对事故车辆造成重大破坏,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现象,现有防护垫结构在冲击力下仍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因此需要防护垫结构进行改进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没有缓冲距离,在冲击发生时对车辆的保护效果差,不能够保护司机的生命安全,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撞垫,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连接杆、滑槽、连接机构和防撞垫总成,所述连接杆的前侧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机构连接在滑槽的前侧,所述连接机构的前侧连接有防撞垫总成,所述防撞垫总成包含环形铁皮、橡胶连接条和塑胶外壳,所述环形铁皮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连接条,所述橡胶连接条等距分布,所述橡胶连接条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塑胶外壳,所述连接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后侧连接有吸能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含滑动块、连杆、支撑杆和连接块,所述滑动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环形铁皮后侧的表面上,两侧的连接块上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与滑槽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中间位置的连接块上,所述连杆设置有两根,两根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分别与滑动块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能机构包含连接管、滑轨、限位杆和螺旋弹簧,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共设置有三组,左侧的一组连接管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后侧表面上,所述滑轨分别固定连接在左端和右端连接管的表面上,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中间一组限位杆的外表面上,所述限位杆与两侧的滑轨配合连接,所述螺旋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侧的连接管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撑架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下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后侧支撑架的下端,所述固定块与地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多层的防撞垫总成,相比传统的硬性防护垫,能够在碰撞发生时发生形变,在最外侧设置的塑胶外壳破裂,中间的橡胶连接条能够在接触时避免车身与后侧的硬质材料直接接触,减少对车身的损坏,在塑胶外壳的外侧表面上可以设置警示标签,在车辆继续向前时后侧的连接机构发挥作用,能够通过改变形状来将手里的位置转移至连接杆上,进而在后侧的吸能机构作用下,逐渐使车辆停下,提升安全性能,特别是在道路交叉口,隧道分叉口等位置的安全防护,能够较好的保护车身不发生严重破碎,减少人员的伤亡,使用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杆、2滑槽、3连接机构、31滑动块、32连杆、33支撑杆、34连接块、4防撞垫总成、41环形铁皮、42橡胶连接条、43塑胶外壳、5连接板、6吸能机构、61连接管、62滑轨、63限位杆、64螺旋弹簧、7支撑架、8固定块、9稳定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撞垫,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连接杆1、滑槽2、连接机构3和防撞垫总成4,连接杆1的前侧设置有滑槽2,连接机构3连接在滑槽2的前侧,连接机构3的前侧连接有防撞垫总成4,防撞垫总成4包含环形铁皮41、橡胶连接条42和塑胶外壳43,环形铁皮41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连接条42,橡胶连接条42等距分布,橡胶连接条42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塑胶外壳43,连接杆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5,连接板5的后侧连接有吸能机构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机构3包含滑动块31、连杆32、支撑杆33和连接块34,滑动块31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动块31滑动连接在滑槽2内,连接块34固定连接在环形铁皮41后侧的表面上,两侧的连接块34上连接有稳定杆9,稳定杆9与滑槽2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支撑杆33固定连接在中间位置的连接块34上,连杆32设置有两根,两根连杆32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杆33活动连接,连杆32另一端分别与滑动块31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吸能机构6包含连接管61、滑轨62、限位杆63和螺旋弹簧64,连接管61,连接管61共设置有三组,左侧的一组连接管6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的后侧表面上,滑轨62分别固定连接在左端和右端连接管61的表面上,限位杆63固定连接在中间一组限位杆63的外表面上,限位杆63与两侧的滑轨62配合连接,螺旋弹簧64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侧的连接管61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架7,支撑架7设置有三个,支撑架7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管61的下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块8,固定块8设置有两个,固定块8固定连接在后侧支撑架7的下端,固定块8与地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车辆失控冲向道路的分叉位置安装的护栏时,防撞垫总成4能够较好的避免车辆碰撞较为尖锐的互护栏造成的破损,外侧的塑胶外壳43破裂中部设置的橡胶连接条42与车身接触,能够使车身与后侧的减速结构之间提供夹层,减少损坏,当环形铁皮41受力达到一定数值后开始形变,后侧的支撑杆33将连杆32端部的滑动块31向两侧推开,支撑杆33与连接杆1接触,进而将受力向后侧的吸能机构6上传递,连接管61在受到冲击后,相邻两个连接管61之间的螺旋弹簧64开始支撑受力,发生形变,被压缩,设置的滑轨62和限位杆63能够保证在移动过程中的轨迹稳定,设置有两组形变距离,前侧设置的两个支撑架7只起到支撑的作用,后侧的固定块8对后侧的一个支撑架7进行固定,保证在限定的位置内固定牢固,安全方便,实用性强,提升了防撞结构的防护效果。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撞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滑槽(2)、连接机构(3)和防撞垫总成(4),所述连接杆(1)的前侧设置有滑槽(2),所述连接机构(3)连接在滑槽(2)的前侧,所述连接机构(3)的前侧连接有防撞垫总成(4),所述防撞垫总成(4)包含环形铁皮(41)、橡胶连接条(42)和塑胶外壳(43),所述环形铁皮(41)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连接条(42),所述橡胶连接条(42)等距分布,所述橡胶连接条(42)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塑胶外壳(43),所述连接杆(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后侧连接有吸能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撞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滑槽(2)、连接机构(3)和防撞垫总成(4),所述连接杆(1)的前侧设置有滑槽(2),所述连接机构(3)连接在滑槽(2)的前侧,所述连接机构(3)的前侧连接有防撞垫总成(4),所述防撞垫总成(4)包含环形铁皮(41)、橡胶连接条(42)和塑胶外壳(43),所述环形铁皮(41)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连接条(42),所述橡胶连接条(42)等距分布,所述橡胶连接条(42)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塑胶外壳(43),所述连接杆(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后侧连接有吸能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撞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含滑动块(31)、连杆(32)、支撑杆(33)和连接块(34),所述滑动块(31)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动块(31)滑动连接在滑槽(2)内,所述连接块(34)固定连接在环形铁皮(41)后侧的表面上,两侧的连接块(34)上连接有稳定杆(9),所述稳定杆(9)与滑槽(2)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杆(33)固定连接在中间位置的连接块(34)上,所述连杆(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华强齐道周齐道振齐道五丁太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畅通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