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08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7
一种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的加固结构,包括箱形梁,沿箱形梁的纵向中心有多根首尾相接呈“V”形布置的钢格构;每根钢格构由两根槽钢背靠背焊接成一体构成;钢格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钢板和底钢板相焊接,顶钢板和底钢板用铆钉分别锚固于顶板中部的底面和底板中部的顶面上。该加固结构可以分担腹板承受的荷载,有效解决腹板的开裂问题;钢格构作为顶板的新增支撑可减小顶板的跨度,有效解决顶板下挠变形和开裂问题;加固结构对箱形梁的负担小;具有现场工作量少、施工便捷、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的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箱形梁的横截面呈箱形,其优点是整体性好、刚度大、有抗扭刚度,对于弯桥和采用悬臂施工的桥梁尤为有利。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箱形梁朝着大跨、单箱单室和宽幅方向发展。但该类单箱单室、宽幅的混凝土箱形梁桥,目前有较大比例出现了腹板斜裂缝病害,裂缝直接威胁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另外,单箱单室、宽幅的箱形梁的顶板,由于其跨度(两个腹板之间的间距)大,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下挠变形和开裂,进而影响箱形梁的耐久性及安全性。对这类箱形梁,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1)采取增加腹板的厚度或在腹板上粘贴钢板的方法,解决腹板的开裂问题。但该方法会较大幅度增加箱形梁的自重,且解决不了顶板的下挠变形和开裂问题。(2)在箱形梁的中部增加由混凝土构成的腹板,可有效分担原腹板的剪力,解决腹板的开裂问题;同时因顶板得到新增混凝土腹板的支撑,减小了顶板的跨度,可有效解决其下挠变形和开裂问题。但该方法在箱形梁中部增加混凝土腹板会极大地增加箱形梁的自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的加固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的加固结构,包括箱形梁;沿箱形梁的纵向中心有多根首尾相接呈“V”形布置的钢格构;每根钢格构由两根槽钢背靠背焊接成一体构成;钢格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钢板和底钢板相焊接,顶钢板和底钢板用铆钉分别锚固于顶板中部的底面和底板中部的顶面上。上述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顺序的步骤:步骤1:制作钢格构使用焊接钢板将两根背靠背的槽钢焊接成一个整体,形成钢格构;步骤2:利用铆钉将顶钢板和底钢板分别锚固于顶板中部的底面和底板中部的顶面上;步骤3:安装钢格构将步骤1制作好的钢格构沿桥梁纵向中心首尾相接呈“V”形布置,其顶部与底部分别与顶钢板和底钢板相焊接,构成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的加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加固结构可以分担腹板承受的荷载,有效解决腹板的开裂问题。2.本技术中的钢格构作为顶板的新增支撑,可减小顶板的跨度,有效解决顶板下挠变形和开裂问题。3.本技术加固结构对箱形梁的负担小;且具有现场工作量少、施工便捷、可操作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加固结构的纵断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固结构的横断面示意图。图中:1–箱形梁,2–腹板,3–顶板,4–底板,5–铆钉,6a–顶钢板,6b–底钢板,7–焊接钢板,8–槽钢,9–钢格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加固结构,包括由腹板2、顶板3和底板4构成的箱形梁1,沿箱形梁的纵向中心有多根首尾相接呈“V”形布置的钢格构9;每根钢格构由两根[32~[40型号的槽钢8背靠背通过厚度为12~20mm的焊接钢板7焊接成一体构成;钢格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厚度为20~40mm的顶钢板6a和底钢板6b相焊接,顶钢板6a和底钢板6b用铆钉5分别锚固于顶板3中部的底面和底板4中部的顶面上。上述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顺序的步骤:步骤1、用焊接钢板将两根背靠背的槽钢焊接成一个整体,制成钢格构;步骤2、利用铆钉将顶钢板和底钢板分别锚固于顶板中部的底面和底板中部的顶面上;步骤3、将制成的钢格构,沿桥梁纵向中心首尾相接呈“V”形布置,其顶部与底部分别与顶钢板和底钢板相焊接,构成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的加固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的加固结构,包括箱形梁(1);其特征在于:沿箱形梁的纵向中心有多根首尾相接呈“V”形布置的钢格构(9);每根钢格构(9)由两根槽钢(8)背靠背焊接成一体构成;钢格构(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钢板(6a)和底钢板(6b)相焊接,顶钢板(6a)和底钢板(6b)用铆钉(5)分别锚固于顶板(3)中部的底面和底板(4)中部的顶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箱形梁抗剪承载力的加固结构,包括箱形梁(1);其特征在于:沿箱形梁的纵向中心有多根首尾相接呈“V”形布置的钢格构(9);每根钢格构(9)由两根槽钢(8)背靠背焊接成一体构成;钢格构(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钢板(6a)和底钢板(6b)相焊接,顶钢板(6a)和底钢板(6b)用铆钉(5)分别锚固于顶板(3)中部的底面和底板(4)中部的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居涛李政伟武登磊胡杰李玲章薛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快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