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浸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87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用浸染装置,包括浸染箱体、传动系统和循环系统,浸染箱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一开口向上的浸染腔,传动系统位于浸染腔的后端壁内,循环系统位于浸染腔的前端壁内,浸染箱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一开口向上的烘干腔,浸染箱体的上端面左侧设置有一放布辊,浸染箱体的上端面右侧设置有一收布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工作中能够将染液和染料混合均匀,提高染色的质量,减少染料的流失,节省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在烘干腔内,通过吹风系统提供风源,加热系统提供热源,加快烘干腔内布料的干燥,加快效率节省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布料磨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用浸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纺织用浸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纱布制造时,依照使用要求,需要对纱布进行染色,而目前对于纱布染色,通常使用的是浸染工艺,即将纱线放入染料中浸染,亦称竭染,为染料应用术语。将被染物浸渍于含染料及所需助剂的染浴中,通过染浴循环或被染物运动,使染料逐渐上染被染物的方法。将纺织物反复浸渍在染液中,使之和染液不断相对运动的染色方法但是目前在对纱线进行浸染工作在纺纱领域时,需要人工将纱线放入浸染池中,并在完成后人工将其捞起,占用人工且效率不高,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工作成本。
[0003]而且染布在浸染箱内浸染时,通常由于染液浓度的持续降低而降低浸染效果和效率。而新注入的染液与残留的低浓度染液混合后,使得整个箱体内的染料浓度低于新注入的染料浓度,且长时间使用,浓度持续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浸染装置染液浓度降低后新添染料与染液混合不均匀,而且布料磨损严重,染液浪费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用浸染装置,能够将染液和染料混合均匀,提高染色的质量,减少染料的流失,节省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在烘干腔内,通过吹风系统提供风源,加热系统提供热源,加快烘干腔内布料的干燥,加快效率节省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布料磨损,提高产品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纺织用浸染装置,包括浸染箱体、传动系统和循环系统,所述浸染箱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一开口向上的浸染腔,所述传动系统位于浸染腔的后端壁内,所述循环系统位于浸染腔的前端壁内,所述浸染箱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一开口向上的烘干腔,所述浸染箱体的上端面左侧设置有一放布辊,所述放布辊通过前后两侧的支撑块安装,所述浸染腔的内部左上角设置有第一辊杆,所述第一辊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浸染腔的前后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浸染箱体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开口向上且左右贯通的脱水槽,所述脱水槽的左端与浸染腔连通,所述脱水槽的右端与烘干腔连通,所述脱水槽内设置有一脱水辊,所述烘干腔的内部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二辊杆,所述第二辊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烘干腔的前后两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烘干腔的内部右侧上方设置有第三辊杆,所述第三辊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烘干腔的前后两端壁转动连接,所述浸染箱体的上端面右侧设置有一收布辊,所述收布辊通过前后两侧的支撑块安装。
[0007]作为优选,所述浸染腔的内部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一空心辊,所述第一空心辊的后端与传动系统结合,所述第一空心辊的前端与循环系统结合,且所述第一空心辊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浸染腔的前后内壁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空心辊的内部设置有一开口向前的第一连接槽,且所述第一空心辊的杆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连通第一连接槽与
浸染腔,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隔板,所述第一阻隔板为凹槽向下的半环形长条板,且所述第一阻隔板的前端与浸染腔的前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隔板的上端面与第一连接槽的上端内壁贴合,所述浸染腔的内部中间上方设置有第二空心辊,所述第二空心辊的后端与传动系统结合,所述第二空心辊的前端与循环系统结合,且所述第二空心辊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浸染腔的前后内壁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空心辊的内部设置有一开口向前的第二连接槽,且所述第二空心辊的杆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连通第二连接槽与浸染腔,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阻隔板,所述第二阻隔板为凹槽向上的半环形长条板,且所述第二阻隔板的前端与浸染腔的前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阻隔板的下端面与第二连接槽的下端内壁贴合,所述浸染腔的内部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三空心辊,所述第三空心辊的后端与传动系统结合,所述第三空心辊的前端与循环系统结合,且所述第三空心辊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浸染腔的前后内壁转动配合,所述第三空心辊的内部设置有一开口向前的第三连接槽,且所述第三空心辊的杆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连通第三连接槽与浸染腔,所述第三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阻隔板,所述第三阻隔板为凹槽向下的半环形长条板,且所述第三阻隔板的前端与浸染腔的前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阻隔板的上端面与第三连接槽的上端内壁贴合。
[0008]有益地,所述第一辊杆的上端面与浸染腔的上端开口平齐。
[0009]更为有益地,所述脱水槽的下端壁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所述脱水槽下端壁的最低高度高于浸染腔内染料的水平高度,且左右两侧的拐角处均为光滑的曲面。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三辊杆的上端面与烘干腔的上端开口平齐。
[0011]更进一步,所述循环系统包括位于浸染箱体内部的混合空间,所述混合空间的上端壁处设置有一添料口,所述添料口连通混合空间和外界空间,所述混合空间的后端壁下侧设置有一连通口,所述混合空间与浸染腔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浸染箱体的前端面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机,所述混合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一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前端穿过混合空间的前端壁且与第一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转动轴的轴体上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混合空间的后端壁内部设置有一增压装置,所述转动轴与增压装置动力连接。
[0012]有益地,所述增压装置包括位于浸染箱体内部的圆形工作空间,所述工作空间的环形内壁内部圆周阵列分布有三个增压空间,所述工作空间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三角均为光滑过渡,所述工作空间的内部圆周阵列设置有三个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增压空间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挤压板均与三角板抵接,所述挤压板靠近工作空间内壁的一端均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挤压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延伸进入对应的增压空间且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环形外壁与增压空间的环形内壁密封贴合,所述挤压板靠近工作空间内壁的一端均设置有一支撑弹簧,所述挤压板与工作空间的内壁通过支撑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增压空间的前端均通过连接孔连通混合空间,所述增压空间的右端均通过连接孔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第三连接槽连通。
[0013]更为有益地,所述增压空间与混合空间、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以及第三连接槽之间的连接孔内均设置有一单向阀。
[0014]进一步,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位于浸染腔后端壁内部的传动空间,所述传动空间的
内部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空心辊的后端穿过浸染腔的后端壁且与第一传动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浸染箱体的后端面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后端穿过传功空间的后端壁且与第二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传动空间的内部左侧上方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空心辊的后端穿过浸染腔的后端壁且延伸进入传动空间,所述第二空心辊与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齿轮配合的方式传动连接,且所述齿轮配合之间的传动比为1:1,所述第三空心辊的后端穿过浸染腔的后端壁且延伸进入传动空间,所述第三空心辊与第一传动轴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
[0016]作为优选,所述烘干腔的右端壁处设置有一吹风系统,所述烘干腔的前后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用浸染装置,包括浸染箱体、传动系统和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染箱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一开口向上的浸染腔,所述传动系统位于浸染腔的后端壁内,所述循环系统位于浸染腔的前端壁内,所述浸染箱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一开口向上的烘干腔,所述浸染箱体的上端面左侧设置有一放布辊,所述放布辊通过前后两侧的支撑块安装,所述浸染腔的内部左上角设置有第一辊杆,所述第一辊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浸染腔的前后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浸染箱体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开口向上且左右贯通的脱水槽,所述脱水槽的左端与浸染腔连通,所述脱水槽的右端与烘干腔连通,所述脱水槽内设置有一脱水辊,所述烘干腔的内部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二辊杆,所述第二辊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烘干腔的前后两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烘干腔的内部右侧上方设置有第三辊杆,所述第三辊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烘干腔的前后两端壁转动连接,所述浸染箱体的上端面右侧设置有一收布辊,所述收布辊通过前后两侧的支撑块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浸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染腔的内部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一空心辊,所述第一空心辊的后端与传动系统结合,所述第一空心辊的前端与循环系统结合,且所述第一空心辊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浸染腔的前后内壁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空心辊的内部设置有一开口向前的第一连接槽,且所述第一空心辊的杆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连通第一连接槽与浸染腔,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隔板,所述第一阻隔板为凹槽向下的半环形长条板,且所述第一阻隔板的前端与浸染腔的前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隔板的上端面与第一连接槽的上端内壁贴合,所述浸染腔的内部中间上方设置有第二空心辊,所述第二空心辊的后端与传动系统结合,所述第二空心辊的前端与循环系统结合,且所述第二空心辊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浸染腔的前后内壁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空心辊的内部设置有一开口向前的第二连接槽,且所述第二空心辊的杆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连通第二连接槽与浸染腔,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阻隔板,所述第二阻隔板为凹槽向上的半环形长条板,且所述第二阻隔板的前端与浸染腔的前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阻隔板的下端面与第二连接槽的下端内壁贴合,所述浸染腔的内部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三空心辊,所述第三空心辊的后端与传动系统结合,所述第三空心辊的前端与循环系统结合,且所述第三空心辊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浸染腔的前后内壁转动配合,所述第三空心辊的内部设置有一开口向前的第三连接槽,且所述第三空心辊的杆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连通第三连接槽与浸染腔,所述第三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阻隔板,所述第三阻隔板为凹槽向下的半环形长条板,且所述第三阻隔板的前端与浸染腔的前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阻隔板的上端面与第三连接槽的上端内壁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用浸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杆的上端面与浸染腔的上端开口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鸿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