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功能性配方食品及其在制备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90880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性配方食品及其在制备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功能性配方食品的原料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性配方食品及其在制备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配方食品及其在制备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脑出血或称出血性卒中,是指非外伤性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自发溢出的血液进入大脑实质,伴或不伴有血液渗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因其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被视为最严重的一种卒中类型。
[0003]脑出血年发病率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三。过去的10 年间,随着人口老年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卒中高危因素发病率的增加,住院脑出血患者数增加了18%,并且中国人种的发病率高于美国白人。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接近50%,远高于脑梗死的死亡率,并且这个数据在过去的20 年没有任何改善。此外,幸存者中有70

90%的遗留有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还带来巨大的物质和人力成本,给社会和家庭均造成很大负担。相对缺血性卒中而言,尽管近年来脑出血后脑损伤相关机制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其关键机制仍不明确;除了支持治疗外,目前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脑出血不仅是临床的一大有待攻克的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
[0004]尽管脑出血病理生理研究已有巨大进步,但有效治疗手段尚局限于手术清除血肿、脱水、降颅压、神经保护。从疗效上看,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药物干预,脑出血的病死率仍然居高,复发率、并发症、后遗症仍很多。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性配方食品及其在制备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为脑出血药物治疗过程的作用提供指导方案。
[0006]一种功能性配方食品,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5

9%,二十碳五烯酸6

10%,L

丝氨酸40

50%,牛磺酸35

42%,乳清蛋白10

16%,维生素C 3

6%,维生素E 1

3%,β

胡萝卜素1

3%;所有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07]上述功能性配方食品在制备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0008]一种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防治药物,包括上述功能性配方食品。
[0009]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配方食品,可显著减少脑出血体积并且对神经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为脑出血的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0010]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1中全脑以及全脑出血体积比的结果。
[0012]图2为实施例1中攀绳实验的结果。
[0013]图3为实施例1中网格行走实验的结果。
[0014]图4为实施例1中圆筒实验的结果。
[0015]图5为实施例1中水迷宫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及未说明配方的试剂均为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
[0017]实施例11. 试剂及动物:功能性配方食品:包括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占比5%,EPA (二十碳五烯酸)占比5%,L

丝氨酸占比40%,牛磺酸占比35%,乳清蛋白占比10%,维生素C占比3%,维生素E占比1%,β

胡萝卜素占比1%。将称重好的粉料制剂,倒入V型混合机入料口内,混匀粉料5分钟,将专用接料盒内混合好的粉剂制剂倒入专用料盒中即制备成功。
[0018]实验动物:实验用成年雄性C57BL/6 小鼠,8

10 周龄,体重20

25 g,购置于上海实验动物中心,SPF 级别动物饲养于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室温度20~26℃(日温差≤4℃),湿度40%~70%,照明12h:12h明暗交替。
[0019]2. 实验内容 :动物分组: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对照组和功能性配方喂服组,小鼠脑出血造模后,根据组别随机分配。分组设计如下表:3. 试验方法:脑出血模型采用胶原酶注射法。
[0020]手术操作如下:雄性C57BL/6小鼠通过10%水合氯醛(40mg/kg)腹腔注射麻醉,麻醉后将小鼠置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固定,根据小鼠脑图谱定位右侧脑基底节进针点,具体位置为前颅起,前后:

0.0mm,左右:+1.0mm,深度:

3.0mm。钻孔至硬脑膜,微型电钻在颅骨钻一直径约1.0mm 的圆孔,注意避免损伤硬脑膜,迅速用微量注射器吸取2μL 胶原酶IV 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沿钻孔方向垂直进针。微量注射器连接自动注射仪,以0.4μL/分钟速度进行注射。注射完毕留针10 分钟,缓慢退出微量注射器,骨蜡封孔,缝合皮肤切口。假手术组采用相同的方法从右侧基底节脑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处理相同。
[0021]4. 观察指标(1)一般状态观察:观察时间和频率:给药前后每天固定时间观察1次;观察结果:给药期受试动物整体状态。
[0022](2)出血体积测量:术后7天灌注取脑,使用Image J分析软件,使用Leica相机(DM5000B,Leica)拍摄脑切片照片,以测量病变体积。(V
L

V
R
)/ V
L

×
100计算病变体积。 V
R =脑出血同侧半球出血组织的体积(右侧),而V
L =对侧半球的未受伤组织的体积(左侧)。
[0023](3)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攀绳实验:本实验主要检查小鼠双前肢和双后肢的协调配合能力。实验于手术前以及手术后1、7、14、28天后进行。选择两个等高的木桩(50cm左右),并将一根约长37cm的金属杆水平放置在两个木桩上,测试前对小鼠进行3天的适应性训练,直至小鼠能够从一木桩爬到另一木桩。测试开始时需在1分钟内对老鼠的抓杆能力进行评分:0分:跌落;1分:用两前肢抓住金属杆;2分:挂在金属杆上,试图爬上杆;3分:用两前肢和一或两后肢抓住金属杆;4分:前后肢与尾巴同时挂在金属杆上;5分:逃到另一个木桩上。
[0024]圆筒实验:圆筒试验用于评估在脑出血后患侧和对侧前肢在抬起和放下时的非对称性。实验于手术前以及手术后1、7、14、28天后进行。将每只小鼠放在高15厘米,直径9厘米的透明圆柱体中,并进行录像。为了对小鼠的前肢运动进行录像,在圆柱体后方以特定角度放置一面镜子,以提供观察的视角。行为的评估根据以下几个标准:

用后腿完全站立时,能够独立的使用右或左前肢接触墙壁开始重心移动,或者以垂直姿势侧向移动时保持身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配方食品,其特征在于: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5

9%,二十碳五烯酸6

10%,L

丝氨酸40

50%,牛磺酸35

42%,乳清蛋白10

16%,维生素C 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华叶莉莎姜正林张馨予骆倩倩周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