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发生器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72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臭氧发生器一体机,属于臭氧发生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与臭氧发生器主体相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水箱。该臭氧发生器一体机,通过设置臭氧发生器主体、换热水箱、热水管、热电器件、蓄电池、冷水箱和冷水管,然后热水通过热水管进入冷水箱中,然后冷水经过冷水管进入换热水箱中,热电器件因两侧温差进行发电,并将电量储存在蓄电池中,可以通过其中电量控制吹风组件辅助散热过程,本装置可以实现对热量的充分利用,同时保证散热效果更加理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发生器一体机
本技术属于臭氧发生设备
,具体为臭氧发生器一体机。
技术介绍
虽然现代臭氧发生器的效率与传统产品相比已经明显提高,但有90%左右的电能不是用来生成臭氧而是转变成热量,如果这部分热量得不到有效的散失,臭氧发生器放电间隙的温度会持续升高甚至超过设计的运行温度。高温不利于臭氧的产生但利于臭氧的分解,导致臭氧产量和浓度下降,现有降温手段多是简单采用水冷方式将热量散出,但是这种方式降温效果不够理想,同时会浪费较多能量,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臭氧发生器一体机,解决了现有臭氧生产过程中采用水冷方式,导致散热效果不理想,同时简单将热量散出,会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臭氧发生器一体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与臭氧发生器主体相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的右侧面与热水管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热水管的右端与冷水箱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冷水箱的右侧面与外壳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冷水箱与水泵相连通,所述水泵设置在外壳内壁的右侧面,所述水泵通过冷水管与换热水箱相连通,所述冷水管与热水管的相对面分别与热电器件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热电器件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吹风组件电连接,所述吹风组件设置在外壳内壁的下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冷水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制冷机,所述冷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单向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左侧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卡接在外壳的左侧面,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过滤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臭氧发生器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卡接在外壳的左侧面,所述臭氧发生器主体的左侧面与外壳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壳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外壳内壁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孔。(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臭氧发生器一体机,通过设置臭氧发生器主体、换热水箱、热水管、热电器件、蓄电池、冷水箱和冷水管,臭氧发生器主体工作过程将换热水箱中冷水加热,然后热水通过热水管进入冷水箱中,然后冷水经过冷水管进入换热水箱中,热电器件因两侧温差进行发电,并将电量储存在蓄电池中,可以通过其中电量控制吹风组件辅助散热过程,本装置可以实现对热量的充分利用,同时保证散热效果更加理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浪费。2、该臭氧发生器一体机,通过设置过滤器,可以对空气压缩机抽吸的空气进行过滤,降低空气中的杂质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后续臭氧制备过程的顺利高效进行。3、该臭氧发生器一体机,通过设置冷水管表面设置单向阀,可以防止换热水箱中水流通过冷水管流入冷水箱,保证换热水箱中水流顺利通过热水管,保证冷水可以顺利将换热水箱充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吸收热量的高效稳定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壳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换热水箱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支撑脚、3空气压缩机、4过滤器、5连接管、6进气管、7臭氧发生器主体、8出气管、9换热水箱、10热水管、11冷水箱、12水泵、13冷水管、14制冷机、15热电器件、16蓄电池、17吹风组件、18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臭氧发生器一体机,包括外壳1,外壳1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空气压缩机3,空气压缩机3通过进气管6与臭氧发生器主体7相连通,通过设置空气压缩机3,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压缩,为臭氧制备过程提供原料,臭氧发生器主体7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水箱9,换热水箱9的右侧面与热水管10的左端相连通,热水管10的右端与冷水箱11的左侧面相连通,冷水箱11的右侧面与外壳1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冷水箱11与水泵12相连通,水泵12设置在外壳1内壁的右侧面,水泵12通过冷水管13与换热水箱9相连通,通过设置换热水箱9、冷水箱11、制冷机14、和水泵12,利用冷水将臭氧发生器主体7表面的热量吸收,同时通过制冷机14进行热水降温,将冷水循环通入换热水箱9中,实现对臭氧发生器主体7的降温,冷水管13与热水管10的相对面分别与热电器件15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2所示,热电器件15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6电连接,通过设置热电器件15,热电器件15根据两侧不同的温度,可以利用温度差进行发电,可以将臭氧发生器主体7散热过程中的热量转化为电量,蓄电池16通过导线与吹风组件17电连接,吹风组件17设置在外壳1内壁的下表面,冷水箱11的上表面设置有制冷机14,冷水管13的外表面设置有单向阀,通过设置冷水管13表面设置单向阀,可以防止换热水箱9中水流通过冷水管13流入冷水箱11,保证换热水箱9中水流顺利通过热水管10,保证冷水可以顺利将换热水箱9充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吸收热量的高效稳定进行,空气压缩机3的左侧面设置有连接管5,连接管5卡接在外壳1的左侧面,连接管5的外表面设置有过滤器4,通过设置过滤器4,可以对空气压缩机3抽吸的空气进行过滤,降低空气中的杂质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后续臭氧制备过程的顺利高效进行,臭氧发生器主体7的上表面设置有出气管8,出气管8卡接在外壳1的左侧面,臭氧发生器主体7的左侧面与外壳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外壳1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脚2,外壳1内壁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孔18,通过设置散热孔18,方便外壳1内部气体与外界空气的流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本装置的吹风散热过程进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S1、当需要对本臭氧发生器主体7进行降温时,此时水泵12工作,同时水泵12控制冷水箱11中冷水通过冷水管13流入换热水箱9中,同时当换热水箱9中水装满后,此时被加热后的水通过热水管10流入冷水箱11中;S2、此时热电器件15可以由于两侧温差发电,同时将电量存储至蓄电池16中,同时蓄电池16控制吹风组件17工作;S3、此时可以对臭氧发生器主体7表面进行吹风,当本装置工作结束后,控制水泵12停止工作即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臭氧发生器一体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空气压缩机(3),所述空气压缩机(3)通过进气管(6)与臭氧发生器主体(7)相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主体(7)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水箱(9),所述换热水箱(9)的右侧面与热水管(10)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热水管(10)的右端与冷水箱(11)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冷水箱(11)的右侧面与外壳(1)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冷水箱(11)与水泵(12)相连通,所述水泵(12)设置在外壳(1)内壁的右侧面,所述水泵(12)通过冷水管(13)与换热水箱(9)相连通,所述冷水管(13)与热水管(10)的相对面分别与热电器件(15)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热电器件(15)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6)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6)通过导线与吹风组件(17)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臭氧发生器一体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空气压缩机(3),所述空气压缩机(3)通过进气管(6)与臭氧发生器主体(7)相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主体(7)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水箱(9),所述换热水箱(9)的右侧面与热水管(10)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热水管(10)的右端与冷水箱(11)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冷水箱(11)的右侧面与外壳(1)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冷水箱(11)与水泵(12)相连通,所述水泵(12)设置在外壳(1)内壁的右侧面,所述水泵(12)通过冷水管(13)与换热水箱(9)相连通,所述冷水管(13)与热水管(10)的相对面分别与热电器件(15)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热电器件(15)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6)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6)通过导线与吹风组件(1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敏范志标万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润淼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