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放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56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料放卷装置,其包括:框架、第一放卷机构以及第二放卷机构,第一放卷机构和第二放卷机构上下排布并设置于框架上;框架包括:左框架体、右框架体以及连接于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的连杆,任一放卷机构包括:左放卷单元和右放卷单元,左放卷单元安装于左框架体上,右放卷单元安装于右框架体上,任一放卷单元包括直立设置的: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以及第三辊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具有两个放卷工位,可实现两种布料的放卷,充分满足了实际的上料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中,具有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以及第三辊轮,该结构辊轮的排布,能够更好地为辊轴提供支撑作用力,有利于保持设定的辊轮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布料放卷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布料放卷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织行业中,会涉及到布料的上料。现有技术中,需要借助布料放卷装置实现上述目的。上料时,需要将收卷于辊轴上的布料至于布料放卷装置,并将布料的端部引出,并送入下游的设备中进行加工。然而,布料放卷装置中是通过一组左右设置的辊轮对辊轴进行支撑,如果布料重量较重,会导致辊轮间距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放卷的布料容易偏移。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布料放卷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布料放卷装置,其包括:框架、第一放卷机构以及第二放卷机构,所述第一放卷机构和第二放卷机构上下排布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包括:左框架体、右框架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的连杆,任一放卷机构包括:左放卷单元和右放卷单元,所述左放卷单元安装于所述左框架体上,所述右放卷单元安装于所述右框架体上,任一放卷单元包括直立设置的: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以及第三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左右间隔并排设置,所述第三辊轮位于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的改进,任一框架体包括:两根呈八字形的斜撑,所述第一放卷机构的放卷单元分别安装于所述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顶部的立板上,所述第二放卷机构的放卷单元分别安装于所述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中间的横梁上。作为本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的改进,所述立板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型槽,所述型槽与所述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以及第三辊轮围成的空间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与所在的框架体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辊轮与所在的框架体通过一偏心轴枢转连接,所述偏心轴的两端通过螺丝锁紧固定。作为本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辊轮的轮面上还套装有一辊轮轴承。作为本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的改进,所述偏心轴的端部形成调节端,所述调节端上还设置有花键结构。作为本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与所述第三辊轮相切或者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具有两个放卷工位,可实现两种布料的放卷,充分满足了实际的上料需求。同时,本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中,具有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以及第三辊轮,该结构辊轮的排布,能够更好地为辊轴提供支撑作用力,有利于保持设定的辊轮间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布料放卷装置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布料放卷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圆圈所示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布料放卷装置,其包括:框架1、第一放卷机构2以及第二放卷机构3。其中,所述第一放卷机构2和第二放卷机构3上下排布并设置于所述框架1上。如此,采用两个放卷工位,可实现两种布料的放卷,充分满足了实际的上料需求。所述框架1包括:左框架体11、右框架体12以及连接于所述左框架体11和右框架体12的连杆13。本实施例中,任一框架体11、12包括:两根呈八字形的斜撑111,且两个斜撑111顶部通过一立板112相连接,两个斜撑111中间通过一横梁113相连接。此时,框架1体大致呈A字形。任一放卷机构2、3包括:左放卷单元21和右放卷单元22,所述左放卷单元21安装于所述左框架体11上,所述右放卷单元22安装于所述右框架体12上。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布料较重时,容易导致辊轮间距变化的问题,任一放卷单元21、22包括直立设置的:第一辊轮211、第二辊轮212以及第三辊轮213。所述第一辊轮211和第二辊轮212左右间隔并排设置,所述第三辊轮213位于所述第一辊轮211和第二辊轮212之间的下方。如此设置,三个辊轮可为辊轴提供三个受力支撑点,避免了布料将重量都施加在左右两侧的辊轮上,有利于设定的辊轮间距。此外,根据实际的需求,所述第一辊轮211、第二辊轮212与所述第三辊轮213可以保持相切或者分离。安装方式上,所述第一放卷机构2的放卷单元分别安装于所述左框架体11和右框架体12顶部的立板112上,所述第二放卷机构3的放卷单元分别安装于所述左框架体11和右框架体12中间的横梁113上。同时,为了方便辊轴的放置,所述立板112和横梁113上分别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型槽,所述型槽与所述第一辊轮211、第二辊轮212以及第三辊轮213围成的空间相对设置。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布料放卷装置还可对辊轮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辊轴直径的匹配需求。具体地,所述第二辊轮212和第三辊轮213与所在的框架1体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辊轮211与所在的框架1体通过一偏心轴2111枢转连接,所述偏心轴2111的两端通过螺丝2112锁紧固定。如此设置,当松开螺丝2112时,通过旋转偏心轴2111可调节第一辊轮211的径向位置,进而调节辊轮之间的间距。同时,当第一辊轮211为可调节的辊轮时,为了方便辊轴的自由枢转,所述第一辊轮211的轮面上还套装有一辊轮轴承2113。且为了第一辊轮211的调节,所述偏心轴2111的端部形成调节端,所述调节端上还设置有花键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具有两个放卷工位,可实现两种布料的放卷,充分满足了实际的上料需求。同时,本技术的布料放卷装置中,具有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以及第三辊轮,该结构辊轮的排布,能够更好地为辊轴提供支撑作用力,有利于保持设定的辊轮间距。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放卷装置包括:框架、第一放卷机构以及第二放卷机构,所述第一放卷机构和第二放卷机构上下排布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n所述框架包括:左框架体、右框架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的连杆,任一放卷机构包括:左放卷单元和右放卷单元,所述左放卷单元安装于所述左框架体上,所述右放卷单元安装于所述右框架体上,任一放卷单元包括直立设置的: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以及第三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左右间隔并排设置,所述第三辊轮位于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放卷装置包括:框架、第一放卷机构以及第二放卷机构,所述第一放卷机构和第二放卷机构上下排布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
所述框架包括:左框架体、右框架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的连杆,任一放卷机构包括:左放卷单元和右放卷单元,所述左放卷单元安装于所述左框架体上,所述右放卷单元安装于所述右框架体上,任一放卷单元包括直立设置的: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以及第三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左右间隔并排设置,所述第三辊轮位于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框架体包括:两根呈八字形的斜撑,所述第一放卷机构的放卷单元分别安装于所述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顶部的立板上,所述第二放卷机构的放卷单元分别安装于所述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中间的横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辉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秀峰喷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