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平专利>正文

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29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4
一种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其通过盒盖、盒底、盒侧壁组合形成一内藏空间,内藏空间内的中框架由至少三块中框架侧壁和一具有多分隔区的隔架组成,各中框架侧壁中部均设置有插合口,各中框架侧壁下边沿均设置有下凸块;隔架各边沿均设置有插合凸舌,插合凸舌上设置有侧凸块,各插合凸舌一一对应插接至插合口内至各中框架侧壁侧面一一贴合各隔架边沿时,下凸块与盒底上的盒底插孔配对插合,侧凸块与盒侧壁中部插孔配对插合。本盒体的中框架在设计、制作、加工等前期投入成本较低,并且减少操作工折制、组合内架的人力培训成本;盒体以平置、立置均摆放稳定,内置物不与盒体结构薄弱部位进行直接接触并能保持放置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
本技术涉及盒体,具体涉及一种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
技术介绍
申请人在2019年11月08日,申请了名为“一种矩形木盒”的技术专利,其为了实现盒体能够以平置、立置稳固置于放置面上,避免结构薄弱部位与放置面的直接接触,以及在平置、立置时拼接部的结构能维持稳定,以及内置物不与盒体结构薄弱部位进行直接接触,以能够维持内置物的放置稳定性的效果,该技术通过木质的矩形下板、侧壁、矩形上框,盖体、隔架、内架,以及设置于侧壁上下两侧的若干上、下接头组合形成盒体,该设计采用诸如硬质塑料片、或硬纸板的材料折制形成内架,起到对内容物进行分隔,以及对隔架进行支撑的作用,该盒体设计一定程度上对内架的结构有所依赖;并且在各类造型盒体的生产中,设计、制作、加工内架的预折合片材需要耗费一定的前期投入成本,并通过操作工按照对应的盒体造型种类进行折制,达到熟练需要额外耗费一定的人力成本和培训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其通过进行中框架的预组合,能够减少内架预折合片材的设计、制作、加工的前期投入成本,并且减少操作工折制、组合内架的人力培训成本,制作的盒体,同样能够盒体平置、立置稳定,内置物不与盒体结构薄弱部位进行直接接触并保持稳定性的技术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一种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其通过盒盖、盒底、盒侧壁组合形成一内藏空间,其内藏空间内的中框架由至少三块中框架侧壁和一具有多分隔区的隔架组成,各中框架侧壁中部均设置有插合口,各中框架侧壁下边沿均设置有下凸块;隔架各边沿均设置有插合凸舌,插合凸舌上设置有侧凸块,各插合凸舌一一对应插接至插合口内至各中框架侧壁侧面一一贴合各隔架边沿时,下凸块与盒底上的盒底插孔配对插合,侧凸块与盒侧壁中部插孔配对插合。进一步的,所述盒底的盒底边沿设置有盒底凸块,盒底凸块与盒侧壁下部插孔配对插合。进一步的,所述盒侧壁下边沿外凸于盒底的下表面。进一步的,两相邻排布的中框架侧壁侧边沿之间形成阶梯叠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阶梯叠架结构层数为1-2层。进一步的,所述中框架还设置有上固定框,各中框架侧壁上边沿均设置有上凸块,各插合凸舌一一对应插接至插合口内至各中框架侧壁侧面一一贴合各隔架边沿时,上凸块和上固定框的上固定框插孔配对插合。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框的上固定框边沿设置有上固定框凸块,上固定框凸块与盒侧壁上部插孔配对插合,所述盒侧壁上边沿外凸于上固定框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盒盖被盒侧壁上边沿外凸于上固定框的上表面的部分夹合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盒侧壁呈条状,盒侧壁贴合盒底边沿的折弯部处对应设置有折弯刻痕部,所述折弯刻痕部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次第排布的第一类刻痕和第二类刻痕,第一类刻痕中部至少留有至少两不裁断的第一刻痕接点,第二类刻痕中部至少留有至少两不裁断的第二刻痕接点,第一、第二刻痕接点之间不位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盒侧壁沿折弯刻痕部折合形成首尾相接的圆角矩形环状。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1.本技术通过预组合的中框架,能够与盒盖、盒底、盒侧壁组合稳固的盒体结构,形成的盒体形成的盒体能够以平置、立置稳固置于放置面上,避免结构薄弱部位与放置面的直接接触,以及在平置、立置时拼接部的结构能维持稳定,同时内置物在平放时放置于盒底上,立置时放置于隔架的分隔区内并被分开,其同样不与盒体的结构薄弱部位进行直接接触,并能够维持内置物的放置稳定性,能起到与申请人在先的ZL201921922386.6专利“一种矩形木盒”的技术专利类似的效果;2.相对于申请人在先的ZL201921922386.6专利“一种矩形木盒”的技术专利,中框架的预组合过程简单,无需付出培训成本和过高的设计成本;另在完成中框架的预组合后,先采取各插合凸舌一一对应插接至插合口内至各中框架侧壁侧面一一贴合各隔架边沿,再将下凸块与盒底上的盒底插孔配对插合、侧凸块与盒侧壁中部插孔配对插合的组合动作,在此过程中,接至插合口内的呈片状的插合凸舌,能够防止组合过程中的中框架侧壁、隔架相对移位,使下凸块与盒底插孔、在侧凸块与盒侧壁中部插孔配对插合的组合过程能够顺利照准而无需频繁修正;3.在两相邻排布的中框架侧壁侧边沿之间设置阶梯叠架结构,在盒体受到偏向力的作用时,相对于相邻中框架侧壁之间不相互干涉的设置方案,阶梯叠架结构的交叠部位能够为盒体结构提供支撑,使盒体结构更为稳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中框架、盒底的组合过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各部分的组合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2的A区域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其通过盒底2、盒盖3、盒侧壁4组合形成一内藏空间,其中:盒盖3呈圆角矩形的板状;盒底2呈盒底2表面上设置有盒底插孔21,且盒底2边沿设置有盒底凸块22的板状;两盒侧壁4均呈左右对称的条状,盒侧壁4贴合盒底2边沿的折弯部处对应设置有折弯刻痕部44,如图2-3所示,折弯刻痕部44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次第排布的第一类刻痕441和第二类刻痕442,第一类刻痕441中部至少留有至少两不裁断的第一刻痕接点443,第二类刻痕442中部至少留有至少两不裁断的第二刻痕接点444,第一刻痕接点443和第二刻痕接点444之间不位于同一直线上;另外,在盒侧壁4上部、中部、下部对应设置有盒侧壁上部插孔41、盒侧壁中部插孔42、盒侧壁下部插孔43。内藏空间内的中框架由四块中框架侧壁11,和一块具有四个圆角矩形的分隔区123的隔架12组成,各中框架侧壁11中部均设置有插合口112,各中框架侧壁11上、下边沿均对应设置有上凸块111、下凸块113,两相邻排布的中框架侧壁11侧边沿之间形成单层的阶梯叠架结构。隔架12各边沿均设置有插合凸舌121,插合凸舌121上设置有侧凸块122,各插合凸舌121一一对应插接至插合口112内至各中框架侧壁11侧面一一贴合各隔架12边沿后,将上凸块111和上固定框13的上固定框插孔131配对插合,此时中框架预组装完毕,形成各中框架侧壁11、隔架12、上固定框13相对稳固的结构,该结构简单,设计人员可依据盒体具有的侧面的数目、侧盒壁4的厚度、分隔区123数目设计出隔架12造型,相对于ZL201921922386.6专利内架的设计成本更低,并且操作工在组合中框架时一目了然,无需付出过高的培训成本;而后,将下凸块113与盒底2上的盒底插孔21相互照准,由于中框架呈现相对稳固的结构,故在下凸块113与盒底2上的盒底插孔21相互配对插合时无需较为繁复的修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其通过盒盖、盒底、盒侧壁组合形成一内藏空间,其特征在于:内藏空间内的中框架由至少三块中框架侧壁和一具有多分隔区的隔架组成,各中框架侧壁中部均设置有插合口,各中框架侧壁下边沿均设置有下凸块;隔架各边沿均设置有插合凸舌,插合凸舌上设置有侧凸块,各插合凸舌一一对应插接至插合口内至各中框架侧壁侧面一一贴合各隔架边沿时,下凸块与盒底上的盒底插孔配对插合,侧凸块与盒侧壁中部插孔配对插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其通过盒盖、盒底、盒侧壁组合形成一内藏空间,其特征在于:内藏空间内的中框架由至少三块中框架侧壁和一具有多分隔区的隔架组成,各中框架侧壁中部均设置有插合口,各中框架侧壁下边沿均设置有下凸块;隔架各边沿均设置有插合凸舌,插合凸舌上设置有侧凸块,各插合凸舌一一对应插接至插合口内至各中框架侧壁侧面一一贴合各隔架边沿时,下凸块与盒底上的盒底插孔配对插合,侧凸块与盒侧壁中部插孔配对插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的盒底边沿设置有盒底凸块,盒底凸块与盒侧壁下部插孔配对插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侧壁下边沿外凸于盒底的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排布的中框架侧壁侧边沿之间形成阶梯叠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叠架结构层数为1-2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框架预组合式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架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