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12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减震箱,所述减震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栓接有万向轮,所述机箱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减震箱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该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通过移动机构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需要转运的模具进行固定,增强了转运过程中注塑模具的稳定性,从而使装置移动时模具不会从装置上掉落,防止模具出现损坏,通过减震机构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进行缓冲,增强了转运装置移动时的平稳性,避免转运装置的过度震动,从而使模具从转运装置的顶部跌落,继而对注塑模具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
,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模具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换维护保养,才能再次使用模具进行注塑加工。有些注塑模具体积巨大,重量较重,使用者对其进行转运时,需要借助转运装置进行辅助搬运,然而传统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对模具的固定效果差,同时转运装置的减震性能很差,转运过程中,遇到道路颠簸时,由于缓冲效果不好,会导致模具从转运装置的顶部滑落,从而对模具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解决了传统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对模具固定效果差和减震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减震箱,所述减震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栓接有万向轮,所述机箱正面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减震箱(2),所述减震箱(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支撑腿(3)的底部栓接有万向轮,所述机箱(1)正面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控制器,所述机箱(1)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4),所述减震箱(2)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5),所述机箱(1)顶部的两侧均横向开设有通槽(6),所述机箱(1)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推手,所述机箱(1)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放置台,且放置台的顶部栓接有防滑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减震箱(2),所述减震箱(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支撑腿(3)的底部栓接有万向轮,所述机箱(1)正面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控制器,所述机箱(1)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4),所述减震箱(2)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5),所述机箱(1)顶部的两侧均横向开设有通槽(6),所述机箱(1)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推手,所述机箱(1)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放置台,且放置台的顶部栓接有防滑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电机(41)、齿轮(42)、齿条板(43)、移动板(44)和夹持板(45),所述机箱(1)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电机(41),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栓接有齿轮(42),所述齿轮(42)的正面和背面均啮合有齿条板(43),所述齿条板(43)远离齿轮(42)一侧的顶部栓接有移动板(44),所述移动板(44)相向一侧的顶部贯穿通槽(6)并栓接有夹持板(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加工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5)包括固定座(51)、第一滑柱(52)、第一滑块(53)、第一缓冲弹簧(54)、移动杆(55)、固定块(56)和第二缓冲弹簧(57),所述减震箱(2)内腔两侧的顶部均栓接有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相向的一侧栓接有第一滑柱(52),所述第一滑柱(52)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梅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键龙头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