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06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包括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将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装置将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快速的压紧固定在壳体的内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护,能够将壳体稳定的安装在车上,同时能够降低震动对壳体内部的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联网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车联网的内涵主要指:车辆上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中的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可以发现,车联网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车联网能够为车与车之间的间距提供保障,降低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车联网可以帮助车主实时导航,并通过与其它车辆和网络系统的通信,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公开日为20200814,公开号为CN2112668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机壳和发射器,所述机壳的前侧内部连接有显示屏幕,且显示屏幕的外侧连接有蜂鸣器,所述显示屏幕的下方设置有开关器,所述按键键盘的外侧固定有连接轴,所述发射器设置在机壳的左侧上方,所述充电结构的外侧连接有防脱块,且防脱块的内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左端固定有接触块,所述机壳的后侧内部连接有调节轴,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连接有锁定块,且连接块的后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现有的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一般都是直接安装固定的,其外部并设置有相关的保护结构,容易造成设备的内部运行不良的现象,同时也会导致外部环境比较容易对设备造成损坏,例如小型物体意外碰撞等。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防护性能较差的问题。r>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包括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将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框,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定位框,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设于所述定位框框内。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壳盖,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铰接设置有所述壳盖。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和套筒,所述壳盖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设有所述套筒,所述套筒的筒底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套筒的筒底处设有用于将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固定的压紧机构。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螺杆和压紧板,所述套筒的筒底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的杆壁通过螺纹孔与所述套筒螺纹设置,所述压紧板位于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压紧板的上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固定设有摇柄,且摇柄位于所述套筒的内部。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壳盖与壳体之间快速固定,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U型块、第二螺杆、固定螺环和转动环,其中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设有所述固定块,所述壳盖的侧壁固定设有所述U型块,所述固定块和U型块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U型块所处平面水平,所述第二螺杆呈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U型块的开口,所述固定螺环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的杆壁上,所述转动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螺环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转动环的内部。通过设有的固定块、U型块、第二螺杆、固定螺环和转动环,能够将壳盖与壳体之间快速固定,从而能够将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隔离保护起来,保证了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的使用安全性。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拐角处均设置有安装螺栓。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减震橡胶垫。通过设有的安装板、安装螺栓和减震橡胶垫,能够将壳体稳定的安装在车上,同时能够降低震动对壳体内部的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的影响。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右侧壁底部开设有穿线孔。优选地,所述穿线孔的内部固定设有防水橡胶垫圈,将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上的接线插入穿线孔并与外部电源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定位装置将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快速的压紧固定在壳体的内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护,能够将壳体稳定的安装在车上,同时能够降低震动对壳体内部的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的定位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中U型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壳体、2为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3为定位框、4为壳盖、5为套筒、6为固定块、7为U型块、8为第一螺杆、9为压紧板、10为摇柄、11为第二螺杆、12为固定螺环、13为转动环、14为安装板、15为安装螺栓、16为减震橡胶垫、17为穿线孔。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如图1至4,包括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将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框3,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定位框3,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设于所述定位框3框内。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壳盖4,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铰接设置有所述壳盖4。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和套筒5,所述壳盖4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设有所述套筒5,所述套筒5的筒底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套筒5的筒底处设有用于将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固定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螺杆8和压紧板9,所述套筒5的筒底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8的杆壁通过螺纹孔与所述套筒5螺纹设置,所述压紧板9位于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杆8的下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压紧板9的上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8的上端固定设有摇柄10,且摇柄10位于所述套筒5的内部,转动摇柄10能够使得第一螺杆8旋转,第一螺杆8向下移动并推动压紧板9向下移动并与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的顶部接触设置,从而能够将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压紧固定在定位框3的内部。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壳盖4与壳体1之间快速固定,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6、U型块7、第二螺杆11、固定螺环12和转动环13,其中所述壳体1的侧壁固定设有所述固定块6,所述壳盖4的侧壁固定设有所述U型块7,所述固定块6和U型块7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U型块7所处平面水平,所述第二螺杆11呈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块6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螺杆11穿过所述U型块7的开口,所述固定螺环12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11的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包括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将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包括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将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框(3),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定位框(3),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设于所述定位框(3)框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壳盖(4),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铰接设置有所述壳盖(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和套筒(5),所述壳盖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设有所述套筒(5),所述套筒(5)的筒底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套筒(5)的筒底处设有用于将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固定的压紧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联网中实时数据传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螺杆(8)和压紧板(9),所述套筒(5)的筒底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8)的杆壁通过螺纹孔与所述套筒(5)螺纹设置,所述压紧板(9)位于所述数据传输安全装置本体(2)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杆(8)的下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压紧板(9)的上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8)的上端固定设有摇柄(10),且摇柄(10)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容霞贾潇宇黄敏杨伟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