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800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袋料制作:将海绵片和铝箔片切割成形状大小相同的方形片,并将铝箔片粘贴到海绵片表面,得到耐高温保温包装袋的袋料;步骤二、折叠封边:对步骤一中制作得到的袋料进行折叠和封边处理,得到袋体;步骤三、粘贴胶带:在步骤二中制造得到的袋体开口处粘贴条形的胶带即可;其中,步骤二采用一种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装置配合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袋料进行折叠和封边时,折叠的位置位于袋料的中部,且涂胶的位置位于袋体边缘处,从而提高了袋体的成型质量。袋体的成型质量。袋体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耐高温保温包装袋是指在高温下不会发生变形且能够保持袋内温度的包装袋,一般用于食品的包装。耐高温保温包装袋的袋料通常由两层组成,靠内的一层为海绵层,靠外的一层为铝箔层,制作耐高温保温包装袋时需要先将铝箔层贴合在海绵层上形成袋料,然后对袋料进行折叠和封边处理得到袋体,最后在袋体开口处粘贴条形的胶带。目前在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加工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在对袋料进行折叠和封边处理得到袋体时,是通过人工对袋料进行涂胶和折叠,然后将袋料压平形成袋体,这种方式难以保证折叠的位置位于袋料中间且难以保证涂胶的位置位于袋体边缘处,对袋体的成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加工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在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加工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在对袋料进行折叠和封边处理得到袋体时,是通过人工对袋料进行涂胶和折叠,然后将袋料压平形成袋体,这种方式难以保证折叠的位置位于袋料中间且难以保证涂胶的位置位于袋体边缘处,对袋体的成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袋料制作:将海绵片和铝箔片切割成形状大小相同的方形片,并将铝箔片粘贴到海绵片表面,得到耐高温保温包装袋的袋料。
[0009]步骤二、折叠封边:对步骤一中制作得到的袋料进行折叠和封边处理,得到袋体。
[0010]步骤三、粘贴胶带:在步骤二中制造得到的袋体开口处粘贴条形的胶带即可。
[0011]其中,步骤二采用一种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装置配合完成,所述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装置包括水平的底板,底板上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两块相互平行的侧板。两块侧板之间安装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水平转动安装在两块侧板之间且垂直于两块侧板的第一主动辊,两块侧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平行于第一主动辊的第一被动辊。第一主动辊和第一被动辊直径大小相同且二者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一主动辊和第一被动辊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带连接。两块侧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平行于第一主动辊且位于第一主动辊上方的第二主动辊。两块侧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平行于第二主动辊的第二被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二被动辊直径大小相同且二者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二主动辊和第二被动辊
之间通过第二输送带连接。第一输送带外表面与第二输送带外表面之间最小距离小于所述袋料的厚度。将所述袋料的海绵层朝上放置到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之间,通过转动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带动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移动。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移动时带动袋料定向移动。
[0012]两块侧板之间水平转动安装有平行于第一主动辊的安装轴,安装轴上固定安装有与其轴线重合的承压棍。承压棍外表面最高点与第一输送带外表面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承压棍外表面与第一输送带外表面之间最小距离小于所述袋料厚度的两倍。两块侧板之间水平固定安装有条形板,条形板上对应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之间的位置水平固定安装有匚形板。匚形板靠上的端面与第二输送带表面贴合且滑动配合。匚形板靠下的端面与承压棍外表面贴合且滑动配合。匚形板内部高度与第一输送带外表面与第二输送带外表面之间距离大小相等。承压棍和第一输送带之间区域的中部与匚形板内部端面之间距离为所述袋料长度的一半。匚形板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槽。匚形板上表面对应通槽的位置开设有两个沿第一主动辊轴向布置的滑槽。匚形板上表面通过滑槽滑动安装有涂胶机构。调节涂胶机构在滑槽上的位置,使得涂胶机构与袋料边缘处位置对应。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之间的袋料逐渐进入匚形板内部,在此过程中,涂胶机构穿过通槽在袋料的海绵层表面涂胶。当进入匚形板内部的袋料端部抵压到匚形板内部端面上后,袋料无法继续沿原方向输送,故袋料对应承压棍和第一输送带之间的位置会产生褶皱,产生的褶皱会进入承压棍和第一输送带之间并在第一输送带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袋料形成折叠并被承压棍和第一输送带压平,由于承压棍和第一输送带之间区域的中部与匚形板内部端面之间距离为所述袋料长度的一半,故袋料折叠的位置正好位于其中部。袋料折叠过程中,涂覆在袋料海绵层上的胶对袋料边缘处起到封边的作用,从而得到袋体。袋体脱离承压棍和第一输送带后自由下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动辊端部固定安装有与其轴线重合的第一齿轮。第二主动辊端部固定安装有与其轴线重合且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侧板上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主动辊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二主动辊转动,从而实现了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的同步匀速移动,进而保证了袋料的匀速输送,提高涂胶机构涂胶的均匀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上水平滑动配合有垂直贯穿侧板的第一匚形架,第一匚形架的端部水平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之间且平行于侧板的第一限位条。侧板上转动安装有垂直于侧板且贯穿第一匚形架的第一调节螺杆。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杆调节第一匚形架和第一限位条的位置,使得第一限位条贴合在袋料的边缘处,保证折叠前的袋料处于定向输送状态,避免袋料发生偏移。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上水平滑动配合有垂直贯穿侧板的第二匚形架,第二匚形架的端部水平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输送带与承压棍之间的第二限位条。侧板上转动安装有垂直于侧板且贯穿第二匚形架的第二调节螺杆。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杆调节第二匚形架和第二限位条的位置,使得第二限位条贴合在袋料的边缘处,保证折叠过程中的袋料处于定向输送状态,进一步避免了袋料发生偏移。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第一输送带与承压棍之间
区域下方固定安装有导料块,导料块的上表面呈弧形。脱离承压棍和第一输送带的袋体接触到导料块的上表面并沿着导料块的上表面向下滑动,便于人工拿取袋体。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送带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第一输送带的通气缝。两块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顶面开口的密封盒,密封盒顶部贴合在第一输送带内表面上。密封盒底面固定安装有连通其内部的气泵。第一输送带移动过程中,通过气泵从密封盒内抽气,从而使得密封盒内部以及密封盒对应位置的通气缝内气压降低,进而通过气压作用将袋料压紧在第一输送带表面,避免袋料的铝箔层表面与第一输送带之间出现打滑。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涂胶机构包括通过滑槽滑动配合在匚形板上表面的滑块,滑块上表面竖直滑动配合有升降杆,升降杆顶部水平固定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储胶盒。升降板上贯穿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袋料制作:将海绵片和铝箔片切割成形状大小相同的方形片,并将铝箔片粘贴到海绵片表面,得到耐高温保温包装袋的袋料;步骤二、折叠封边:对步骤一中制作得到的袋料进行折叠和封边处理,得到袋体;步骤三、粘贴胶带:在步骤二中制造得到的袋体开口处粘贴条形的胶带即可;其中,步骤二采用一种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装置配合完成,所述耐高温保温包装袋制作成型装置包括水平的底板(1),底板(1)上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两块相互平行的侧板(2);两块侧板(2)之间安装有输送机构(3);输送机构(3)包括水平转动安装在两块侧板(2)之间且垂直于两块侧板(2)的第一主动辊(31),两块侧板(2)之间转动安装有平行于第一主动辊(31)的第一被动辊(32);第一主动辊(31)和第一被动辊(32)直径大小相同且二者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一主动辊(31)和第一被动辊(32)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带(33)连接;两块侧板(2)之间转动安装有平行于第一主动辊(31)且位于第一主动辊(31)上方的第二主动辊(34);两块侧板(2)之间转动安装有平行于第二主动辊(34)的第二被动辊(35);第二主动辊(34)和第二被动辊(35)直径大小相同且二者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二主动辊(34)和第二被动辊(35)之间通过第二输送带(36)连接;第一输送带(33)外表面与第二输送带(36)外表面之间最小距离小于所述袋料的厚度;两块侧板(2)之间水平转动安装有平行于第一主动辊(31)的安装轴(37),安装轴(37)上固定安装有与其轴线重合的承压棍(38);承压棍(38)外表面最高点与第一输送带(33)外表面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承压棍(38)外表面与第一输送带(33)外表面之间最小距离小于所述袋料厚度的两倍;两块侧板(2)之间水平固定安装有条形板(39),条形板(39)上对应第一输送带(33)与第二输送带(36)之间的位置水平固定安装有匚形板(310);匚形板(310)靠上的端面与第二输送带(36)表面贴合且滑动配合;匚形板(310)靠下的端面与承压棍(38)外表面贴合且滑动配合;匚形板(310)内部高度与第一输送带(33)外表面与第二输送带(36)外表面之间距离大小相等;承压棍(38)和第一输送带(33)之间区域的中部与匚形板(310)内部端面之间距离为所述袋料长度的一半;匚形板(310)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槽(311);匚形板(310)上表面对应通槽(311)的位置开设有两个沿第一主动辊(31)轴向布置的滑槽(312);匚形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嫚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丹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