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斌斌专利>正文

一种手提式复合编织袋制作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191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提式复合编织袋制作加工方法,其使用了提手加固设备,该提手加固设备包括底座、进给辅助装置、开合夹持装置和热合加固装置,所述的底座后端设置有进给辅助装置,所述的开合夹持装置均匀设置在传动皮带外端,所述的热合加固装置设置在配合座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结构的设计使得驱动机构带动内支撑机构的运转,从而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机器往往需要多个驱动端才能避免干涉从而完成自动化的进给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先胶液粘合再热合加固的方式对手提型复合编织袋生产方法进行改良,从而在轻微降低其提手强度的的情况下,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其提手与编织袋的组装效率。度的提升了其提手与编织袋的组装效率。度的提升了其提手与编织袋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提式复合编织袋制作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织袋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手提式复合编织袋制作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编织袋主要来讲:塑料编织袋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而复合编织袋则是编织袋经流延法或缝制或粘合复合后制成的用于包装粉状或粒状固体物料及柔性物品的复合塑料编织袋。
[0003]在生产编织袋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复合塑料编织袋为柔性物品,并且只有一端开口,从而使得无论是支撑夹持还是各种处理均从这一端进入,从而在生产过程中机器往往需要多个驱动端才能避免干涉从而完成自动化的进给处理;二、现有编织袋附加提手往往通过卡扣和缝制的方式将其结合,但这一方式往往需要通过人工紧密操作进行,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在部分所需强度不高且需大量编织袋使用场景中,不能及时生产足够的编织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提式复合编织袋制作加工方法,具有一机多能和自动化生产等优点,解决了上述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一种手提式复合编织袋制作加工方法,其使用了提手加固设备,该提手加固设备包括底座、进给辅助装置、开合夹持装置和热合加固装置,采用该提手加固设备对手提式复合编织袋的制作加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编织成型:通过对复合编织布进行裁切、缝纫从而制成编复合织袋;
[0007]S2、提手贴和:通过胶液将提手贴在步骤S1中制成的复合编织袋的两面;
[0008]S3、热合作业:通过提手加固装置对提手与复合编织袋的连接处进行热合作业,从而制成手提式复合编织袋;
[0009]S4、下料码垛:将连接处冷却后的手提式复合编织袋降温的编织袋下料并折叠码垛;
[0010]所述的底座后端设置有进给辅助装置,进给辅助装置包括安置板、转动轴、传动皮带、配合座、匚型架、挡料转柱和驱动机构,安置板设置在底座后端,转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安置板前端左右两侧,传动皮带套设在转动轴外壁上,安置板前端设置有配合座,底座下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推动开合夹持装置,从而带动传动皮带运转,开合夹持装置进给过程中,挡料转杆转柱带动合夹持装置外扩运转,驱动机构推动开合夹持装置的同时还带动开合夹持装收缩运转而复位。
[0011]所述的开合夹持装置均匀设置在传动皮带外端,开合夹持装置包括长条板、连接架、夹持架、滑动斜槽、滑动柱、外伸板、顶料柱和传动机构,传动皮带外端均匀设置有长条板,连接架设置在长条板后端,连接架后端设置有夹持架,夹持架前端沿中心对称开设有滑
动斜槽,滑动柱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斜槽相连接,滑动柱前端设置有外伸板,外伸板前端设置有顶料柱,夹持架后端通过滑动方式与传动机构相连接;在上料位置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编织袋套设在顶料柱外端,当长条板带动夹持架进给时,挡料转柱与传动机构相配合,从而带动滑动柱沿滑动斜槽向外进给,从而在外撑位置通过顶料柱的张开将编织袋外撑,从而方便下一步的处理。
[0012]所述的热合加固装置设置在配合座前端,热合加固装置包括驱动气缸、进给架、配合压板、辅助板、导向柱、进给压板、辅助机构和加热板,配合座前端开设有进给槽,进给槽后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前端设置有进给架,进给架前端上下对称设置有配合压板,进给架前后两端内壁之间上下对称设置有辅助板,辅助板靠近配合压板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柱,进给压板通过滑动方式与导向柱相连接,辅助机构设置在两进给压板之间,进给压板和配合压板的相近端设置有加热板。当编织袋抵达热合位置时,驱动气缸带动进给架向前进给,通过辅助机构的运转带动,进给压板向配合压板进给,从而通过两加热板将提手和塑料袋进行热合加固。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柱、配合架和推进杆,底座下端内壁内开设有电机腔,电机腔下端内壁上通过电机座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上端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外壁上绕轴向均匀设置有配合架,配合架上下两端内壁之间架设有推进杆。驱动电机带动推进杆沿转动柱轴心转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配合座前端设置有匚型架,匚型架上下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挡料转柱。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滑动架、转动板、扭力弹簧、推料板和伸缩板,滑动架通过滑动方式设置在夹持架后端,转动板通过转动方式设置在滑动架上下两端内壁之间,转动板与滑动架之间通过扭力弹簧相连接,滑动架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推料板,左右相邻的两滑动柱之间设置有伸缩板。驱动电机通过推进杆带动转动板先复位,从而使得顶料柱在闭合位置向内闭合,推进杆继续推动转动板,从而带动开合夹持装置整体进给,从而带动传动皮带运转,扭力弹簧使得转动板始终保持于正中位置,在转动板接触挡料转柱时,转动板带动滑动架向左进给,从而带动左侧的两滑动柱沿滑动斜槽进给,左侧的两滑动柱通过伸缩板带动右侧两滑动柱同时进给固定距离,当滑动架无法进给时,转动板发生转动,从而通过挡料转柱。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辅助机构包括滑动推杆、复位弹簧和铰接杆,滑动推杆通过滑动方式与辅助板相连接,进给压板靠近配合压板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滑动推杆和从动压板之间通过铰接方式设置有铰接杆。滑动推杆接触夹持架,滑动推杆相对进给架向后进给,从而通过铰接杆带动进给压板向配合压板进给。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底座前端设置有支撑板,转动轴通过转动方式与支撑板相连接,支撑板用于对转动轴进行支撑。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的设计使得驱动机构带动内支撑机构的运转,从而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机器往往需要多个驱动端才能避免干涉从而完成自动化的进给处理;本专利技术通过先胶液粘合再热合加固的方式对手提型复合编织袋生产方法进行改良,从而在轻微降低其提手强度的的情况下,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其提手与编织袋的组装效率。
[0020]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扭力弹簧使得转动板始终保持于正中位置,在转动板接触挡料转柱时,转动板带动滑动架向左进给,从而带动左侧的两滑动柱沿滑动斜槽进给,左侧的两滑动柱通过伸缩板带动右侧两滑动柱同时进给固定距离,当滑动架无法进给时,转动板发生转动,从而通过挡料转柱。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生产手提式复合编织袋的工艺流程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进给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开合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对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热合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手提式复合编织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提式复合编织袋制作加工方法,其使用了提手加固设备,该提手加固设备包括底座(1)、进给辅助装置(2)、开合夹持装置(3)和热合加固装置(4),其特征在于:采用该提手加固设备对手提式复合编织袋的制作加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1、编织成型:通过对复合编织布进行裁切、缝纫从而制成编复合织袋;S2、提手贴和:通过胶液将提手贴在步骤S1中制成的复合编织袋的两面;S3、热合作业:通过提手加固装置对提手与复合编织袋的连接处进行热合作业,从而制成手提式复合编织袋;S4、下料码垛:将连接处冷却后的手提式复合编织袋降温的编织袋下料并折叠码垛;所述的底座(1)后端设置有进给辅助装置(2),进给辅助装置(2)包括安置板(21)、转动轴(22)、传动皮带(23)、配合座(24)、匚型架(25)、挡料转柱(26)和驱动机构(27),安置板(21)设置在底座(1)后端,转动轴(22)通过轴承设置在安置板(21)前端左右两侧,传动皮带(23)套设在转动轴(22)外壁上,安置板(21)前端设置有配合座(24),底座(1)下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27);所述的开合夹持装置(3)均匀设置在传动皮带(23)外端,开合夹持装置(3)包括长条板(31)、连接架(32)、夹持架(33)、滑动斜槽(34)、滑动柱(35)、外伸板(36)、顶料柱(37)和传动机构(38),传动皮带(23)外端均匀设置有长条板(31),连接架(32)设置在长条板(31)后端,连接架(32)后端设置有夹持架(33),夹持架(33)前端沿中心对称开设有滑动斜槽(34),滑动柱(35)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斜槽(34)相连接,滑动柱(35)前端设置有外伸板(36),外伸板(36)前端设置有顶料柱(37),夹持架(33)后端通过滑动方式与传动机构(38)相连接;所述的热合加固装置(4)设置在配合座(24)前端,热合加固装置(4)包括驱动气缸(41)、进给架(42)、配合压板(43)、辅助板(44)、导向柱(45)、进给压板(46)、辅助机构(47)和加热板(48),配合座(24)前端开设有进给槽,进给槽后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气缸(41),驱动气缸(41)前端设置有进给架(42),进给架(42)前端上下对称设置有配合压板(43),进给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汤斌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