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997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包括内套管,内套管的外壁设有若干卡槽,且卡槽与内套管的轴线平行,内套管外套有耐磨套管,耐磨套管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耐磨套管外套有外套管,外套管两端均套有环形防尘盖,内套管两端均插有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耐磨套管和内套管包敷而成包敷组件,包敷组件穿入外套管内,其沿圆周方向可以任意转动,不受恶劣路面对其的扭转力矩影响,极大的提高减振器衬套总成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径向不需过多的中间硫化层橡胶,故可对内套管的外径尺寸增大,进而增加其轴向的压变强度,提高了与车身螺栓的接触面积和强度,增强了紧固螺栓的防松性能进而保证了整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
本技术涉及减振器衬套总成
,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为内套管、外套管、中间硫化层(橡胶)三者硫化而成,压装于减振器吊环孔处,并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其随减振器一起吸收路面冲击,降低车身振动提升整车舒适性能。但重型卡车、军用越野车、民用改装车、大型商用车等,因其车身自重大、连接零件多,行驶路况恶劣等多种因素,其减振器衬套总成受的扭转力矩、螺栓拧紧力矩远大于常规减振器衬套总成的设计要求;常规减振器衬套总成各方向特性靠中间硫化层橡胶与内、外套管的粘接强度体现,其受扭转力矩作用一般最大能扭转±20°,若超出此限中间硫化层橡胶会脱胶失效,且为保证最大扭转力矩特性,中间硫化层橡胶径向尺寸需越大越好,但外安装吊环直径尺寸有限,致使内套管外径不能设计过大,即内套管与车身螺栓连接时接触面积较小出现螺栓拧紧力矩较小或后期螺栓松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因重型卡车、军用越野车、民用改装车、大型商用车装载较重,跑的路面恶劣,传统减振器衬套不能满足扭转力矩特性和螺栓拧紧力矩特性的要求,而提供一种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包括内套管,内套管的外壁设有若干卡槽,且卡槽与内套管的轴线平行,内套管外套有耐磨套管,耐磨套管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耐磨套管外套有外套管,外套管两端均套有环形防尘盖,内套管两端均插有垫圈。耐磨套管的外表面上涂有润滑脂。防尘盖为内部中空的防尘环,且防尘盖朝向外套管的一端设有开口,外套管的两端均通过防尘盖开口卡接到防尘盖内。耐磨套管顶面设有若干环形凹槽,若干环形凹槽等间距分布在耐磨套管上。垫圈包括两个内径相等外径不同的一号垫圈和二号垫圈,一号垫圈与二号垫圈连接,且一号垫圈与二号垫圈同轴,一号垫圈的外径小于二号垫圈的外径,一号垫圈位于内套管内,且内套管的内径与一号垫圈的外径相等。防尘盖上设有与外套管相匹配的台阶。若干卡槽圆周均布在内套管上。卡槽的个数为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耐磨套管和内套管包敷而成包敷组件,包敷组件穿入外套管内,其沿圆周方向可以任意转动,不受恶劣路面对其的扭转力矩影响,极大的提高减振器衬套总成使用寿命;本技术径向不需过多的中间硫化层橡胶,故可对内套管的外径尺寸增大,进而增加其轴向的压变强度,提高了与车身螺栓的接触面积和强度,增强了紧固螺栓的防松性能进而保证了整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套管;2-卡槽;3-耐磨套管;4-外套管;5-防尘盖;6-垫圈;61-一号垫圈;62-二号垫圈;7-环形凹槽;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包括内套管1,内套管1的外壁设有若干卡槽2,且卡槽2与内套管1的轴线平行,内套管1外套有耐磨套管3,耐磨套管3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槽2相匹配的卡块,耐磨套管3外套有外套管4,外套管4两端均套有环形防尘盖5,内套管1两端均插有垫圈6。耐磨套管3的外表面上涂有润滑脂,耐磨套管3由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防尘盖5为内部中空的防尘环,且防尘盖5朝向外套管4的一端设有开口,外套管4的两端均通过防尘盖5开口卡接到防尘盖5内。耐磨套管3顶面设有若干环形凹槽7,若干环形凹槽7等间距分布在耐磨套管3上。垫圈6包括两个内径相等外径不同的一号垫圈61和二号垫圈62,一号垫圈61与二号垫圈62连接,且一号垫圈61与二号垫圈62同轴,一号垫圈61的外径小于二号垫圈62的外径,一号垫圈61位于内套管1内,且内套管1的内径与一号垫圈61的外径相等。防尘盖5上设有与外套管4相匹配的台阶。若干卡槽2圆周均布在内套管1上。卡槽2的个数为3。本技术工作时,首先在内套管1外壁上加工出一定数量卡槽2,然后将耐磨套管3包敷于内套管1外壁的卡槽2处,其次在耐磨套管3外表面上均匀涂抹润滑脂,接着将耐磨套管3和内套管1组成的包敷组件穿入外套管4内孔中,接下来依次将防尘盖5安装在外套管4上,将垫圈6安装在内套管1上,整体装配完成后沿圆周方向转动外套管4应平滑顺畅,无任何卡滞现象;之后将减振器衬套总成用螺栓连接装于车身处,因其结构优化为可沿圆周方向任意转动的轴承结构,解决了扭转特性问题,本技术径向不需过多的中间硫化层橡胶,故可对内套管1的外径尺寸增大,进而增加其轴向的压变强度,提高了与车身螺栓的接触面积和强度,增强了紧固螺栓的防松性能进而保证了整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垫圈6的设计增大了整个组件与车身螺栓的接触面积和强度,提高了减振器衬套总成与螺栓的拧紧力矩,满足了极端路况下,不同重型车辆对衬套总成的使用要求。此外,内套管1表面进行碳氮共渗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其沿轴向的压变强度与防松性能;垫圈6表面做滚花处理,增加了与车身螺栓之间的摩擦力,固定效果好。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管(1),内套管(1)的外壁设有若干卡槽(2),且卡槽(2)与内套管(1)的轴线平行,内套管(1)外套有耐磨套管(3),耐磨套管(3)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槽(2)相匹配的卡块,耐磨套管(3)外套有外套管(4),外套管(4)两端均套有环形防尘盖(5),内套管(1)两端均插有垫圈(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管(1),内套管(1)的外壁设有若干卡槽(2),且卡槽(2)与内套管(1)的轴线平行,内套管(1)外套有耐磨套管(3),耐磨套管(3)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槽(2)相匹配的卡块,耐磨套管(3)外套有外套管(4),外套管(4)两端均套有环形防尘盖(5),内套管(1)两端均插有垫圈(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耐磨套管(3)的外表面上涂有润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防尘盖(5)为内部中空的防尘环,且防尘盖(5)朝向外套管(4)的一端设有开口,外套管(4)的两端均通过防尘盖(5)开口卡接到防尘盖(5)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衬套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耐磨套管(3)顶面设有若干环形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德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