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压力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74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拉压力加载装置,包括底板、上压板、下压板、液压千斤顶、拉压力传感器,底板顶部两端对称设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撑板,液压千斤顶安装在支撑板顶部中心,上压板和下压板相对面之间的四角处对称连有连接杆,拉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上压板底部中心并与液压千斤顶的行程杆连接,底板顶部中心可拆卸安装有下吊耳,下压板底部中心可拆卸安装有上吊耳,待检测的工件连接在上吊耳和下吊耳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测力准确,可在多用工况下使用。多用工况下使用。多用工况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压力加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材料拉压力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压力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针对材料进行拉压力实验的设备有很多成型的产品,但是外形尺寸基本确定,尤其是针对工件长度较长的则需要重新定制设备,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并且设备再进行实验时,提供加载力的机构大多为气缸加载机构或油缸加载机构,采用气缸加载,需要备有压缩气源,能耗较大,气源压力不稳定时会造成加载力值的不准确,进而造成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才有油缸加载,虽然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力值,但是需要一套液压加载系统的成本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拉压力加载装置。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压力加载装置,包括底板、上压板、下压板、液压千斤顶、拉压力传感器,底板顶部两端对称设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撑板,液压千斤顶安装在支撑板顶部中心,上压板和下压板相对面之间的四角处对称连有连接杆,拉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上压板底部中心并与液压千斤顶的行程杆连接,底板顶部中心可拆卸安装有下吊耳,下压板底部中心可拆卸安装有上吊耳,待检测的工件连接在上吊耳和下吊耳之间。
[0005]特别的,支撑板位于连接杆之间。
[0006]特别的,支撑板顶部两端设有导向孔,支撑板通过导向孔套设滑动在支撑柱上。
[0007]特别的,支撑板底部两端设有半圆环形的固定板,且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柱上。
[0008]特别的,固定板上设有圆孔,支撑柱外壁由上到下设有若干与圆孔对应的螺纹孔,固定板通过螺栓穿过圆孔旋进螺纹孔内固定在支撑柱上。
[0009]特别的,上吊耳呈倒U形,下吊耳呈U形,且上吊耳和下吊耳的侧板上均设有安装孔。
[0010]特别的,上吊耳、下吊耳的水平板上均设有连接柱,底板和下压板相对面上均设有与连接柱对应的安装槽,且连接柱螺纹连接在对应的安装槽内。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结构简单,采用手动加载的方式进行拉压力测试,不需要借助气源,油源等设备。
[0013]2、测力准确,装置整体结构左右对称,拉压力传感器及待检测工件中间布局,使得拉压力加载过程中始终保持力在一条直线上,使得力值准确。
[0014]3、降低试验成本,针对长度较大的工件采用本装置进行实验,在满足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可避免采购昂贵专业设备,节约成本。
[0015]4、可在多种工况下使用,上吊耳和下吊耳拆装方便,支撑板高度可调,可根据待检测工件的尺寸、结构调整支撑板高度及更换相应的吊耳构件,方便工件检测,且本装置可拆卸,体积小巧,便于移动,可在多种工作条件下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8]图中:1

上压板;2

拉压力传感器;3

连接杆;4

液压千斤顶;5

支撑板;6

下压板;7

支撑柱;8

底板;9

下吊耳;10

上吊耳;11

螺纹孔;12

固定板;
[0019]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拉压力加载装置,包括底板8、上压板1、下压板6、液压千斤顶4、拉压力传感器2,底板8顶部两端对称设有支撑柱7,支撑柱7顶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撑板5,支撑板5顶部两端设有导向孔,支撑板5通过导向孔套设滑动在支撑柱7上,支撑板5底部两端设有半圆环形的固定板12,且固定板12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柱7上,固定板12上设有圆孔,支撑柱7外壁由上到下设有若干与圆孔对应的螺纹孔11,固定板12通过螺栓穿过圆孔旋进螺纹孔11内固定在支撑柱7上。
[0022]液压千斤顶4安装在支撑板5顶部中心,上压板1和下压板6相对面之间的四角处对称连有连接杆3,支撑板5位于连接杆3之间,拉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上压板1底部中心并与液压千斤顶4的行程杆连接。
[0023]底板8顶部中心可拆卸安装有下吊耳9,下压板6底部中心可拆卸安装有上吊耳10,待检测的工件连接在上吊耳10和下吊耳9之间,上吊耳10呈倒U形,下吊耳9呈U形,且上吊耳10和下吊耳9的侧板上均设有安装孔,上吊耳10、下吊耳9的水平板上均设有连接柱,底板8和下压板6相对面上均设有与连接柱对应的安装槽,且连接柱螺纹连接在对应的安装槽内。
[0024]本技术装置整体结构左右对称,拉压力传感器2及待检测工件中间布局,使得拉压力加载过程中始终保持力在一条直线上,使得力值准确,检测效果好。
[0025]本技术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采用手动加载的方式进行拉压力测试,不需要借助气源,油源等设备;并且支撑板7高度调节方便,便于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拉压力检测,尤其是针对长度较大的工件采用本装置进行实验,在满足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可避免采购昂贵专业设备,节约成本。
[0026]本技术装置可在多种工况下使用,并且不局限于减震器使用,上吊耳10和下吊耳9拆装方便,可根据待检测工件的具体结构更换相应的吊耳构件,方便工件检测,且本装置可拆卸,体积小巧,便于移动,可在多种工作条件下使用。
[0027]本技术进行拉力实验时,在上吊耳10和下吊耳9之间安装被测减震器样件(或者其他检测件),拉压力传感器2示数在加载前清零,通过按压液压千斤顶4,其行程杆通过拉压力传感器2将上压板1顶起,上吊耳10带动减震器拉伸,继续按压液压千斤顶4观察拉压力传感器2的读数,当到达所需实验力值时停止实验,观察减震器状态,实验完成。
[0028]本技术进行压力实验时,可在下压板6与支撑板5之间放置所需要压的工件,按压液压千斤顶4将下压板6顶起,即可对实验件施加所需要的力值。到达所需实验力值时停止实验,观察工件状态,实验完成。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压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8)、上压板(1)、下压板(6)、液压千斤顶(4)、拉压力传感器(2),底板(8)顶部两端对称设有支撑柱(7),支撑柱(7)顶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撑板(5),液压千斤顶(4)安装在支撑板(5)顶部中心,上压板(1)和下压板(6)相对面之间的四角处对称连有连接杆(3),拉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上压板(1)底部中心并与液压千斤顶(4)的行程杆连接,底板(8)顶部中心可拆卸安装有下吊耳(9),下压板(6)底部中心可拆卸安装有上吊耳(10),待检测的工件连接在上吊耳(10)和下吊耳(9)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压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5)位于连接杆(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压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5)顶部两端设有导向孔,支撑板(5)通过导向孔套设滑动在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德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