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硫化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85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轮胎硫化胶囊,包括对应轮胎内表面的胶囊本体,胶囊本体上对应胎冠的区域设有耐磨无纹块,胶囊本体上对应胎面和胎肩的区域设有多个横凸起、左V形凸起和右V形凸起,左V形凸起和右V形凸起的两端均通过横凸起连接,横凸起、左V形凸起和右V形凸起的内部组成内六角凹槽,内六角凹槽的中心处设有十字形凸起,十字形凸起的端点处均设置为圆弧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表面花纹设计新颖,可以提高产品的美观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表面花纹设计能有效增强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表面花纹设计有利于轮胎硫化后胎里表面平整,并且防粘连、易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硫化胶囊
本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为一种轮胎硫化胶囊。
技术介绍
轮胎硫化胶囊是轮胎在硫化过程中,向硫化胶囊内部填充空气、氮气、过热水等撑起生胎,形成内压定型并传导热量,从内部对生胎进行硫化。轮胎硫化胶囊的使用环境极为苛刻,在大于180℃的高温环境下进行几百次的大幅度屈挠、共硫化,所以要求硫化胶囊的抗撕裂程度、伸长率、硬度、强度、弹性以及定伸应力等各项指标均需达到一定的标准。轮胎硫化胶囊作为轮胎生产过程中的必备工具,其使用寿命除了与配方、生产工艺有着重要关系以外,其表面花纹的设计对胶囊的使用寿命也有着重要影响。不合适的表面花纹设计可能使硫化胶囊在使用早期产生横向裂纹,影响硫化胶囊的使用寿命及轮胎硫化质量。硫化胶囊对应轮胎胎冠中心位置一般设计20-80mm宽的光滑无花纹部分,具体宽度根据硫化胶囊的规格型号来设计,因生产硫化胶囊的模具为两个半模,合模硫化后胶囊的中心会有不同程度的胶边,所以硫化后需将胶囊中心的胶边打磨平整,来保证轮胎硫化时对应轮胎胎冠部位平整,另一方面保证轮胎硫化时在高压作用下胶囊中心与轮胎中心紧密贴合,气体从两侧排出,保证轮胎胎里的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胎硫化胶囊,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一种轮胎硫化胶囊,包括对应轮胎内表面的胶囊本体,轮胎由胎冠、胎面、胎肩和胎侧组成,胎冠的两侧设有胎面,胎面通过胎肩与胎侧相连,本结构中胎冠、胎面和胎肩的内侧均与胶囊本体对应。胶囊本体上对应胎冠的区域设有耐磨无纹块,胶囊本体上对应胎面和胎肩的区域设有多个横凸起、左V形凸起和右V形凸起,左V形凸起和右V形凸起的两端均通过横凸起连接,横凸起、左V形凸起和右V形凸起的内部组成内六角凹槽,内六角凹槽的中心处设有十字形凸起,十字形凸起的端点处均设置为圆弧角,本结构中横凸起、左V形凸起、右V形凸起和十字形凸起的高度相同,可以减少起伏过多造成的轮胎内侧凹凸不平,十字形凸起的设计可以提升内六角凹槽的刚性。左V形凸起、右V形凸起的转折处设有圆形深槽,左V形凸起、右V形凸起与横凸起的连接处也设有圆形深槽,圆形深槽的截面为内缩式弧状,圆形深槽的深度为0.5mm,本结构中圆形深槽主要起到了散热的效果。内六角凹槽的内角处均设为钝化角,且钝化角为120°,内六角凹槽的截面为浅弧形,内六角凹槽的深度为0.1mm,本结构中内六角凹槽的浅弧形设计可以尽可能减少对轮胎的影响,同时可以减轻与轮胎的粘连,内六角凹槽内角处的钝化角设计可以增强本身的耐磨性。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表面花纹设计新颖,可以提高产品的美观性;2.本技术表面花纹设计能有效增强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磨性;3.本技术表面花纹设计有利于轮胎硫化后胎里表面平整,并且防粘连、易脱模。附图说明图1为轮胎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平铺结构示意图;图3为平铺结构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为轮胎硫化胶囊的侧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横凸起,2、左V形凸起,3、右V形凸起,4、十字形凸起,5、耐磨无纹块,6、圆形深槽,7、胎冠,8、胎面,9、胎肩,10、胎侧,11、内缩式弧状,12、钝化角,13、内六角凹槽,14、圆弧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结合图1对本技术一种轮胎硫化胶囊进行说明:一种轮胎硫化胶囊,包括对应轮胎内表面的胶囊本体,轮胎由胎冠7、胎面8、胎肩9和胎侧10组成,胎冠7的两侧设有胎面8,胎面8通过胎肩9与胎侧10相连,本结构中胎冠7、胎面8和胎肩9的内侧均与胶囊本体对应。结合图2至图4对本技术一种轮胎硫化胶囊进行说明:胶囊本体上对应胎冠7的区域设有耐磨无纹块5,胶囊本体上对应胎面8和胎肩9的区域设有多个横凸起1、左V形凸起2和右V形凸起3,左V形凸起2和右V形凸起3的两端均通过横凸起1连接,横凸起1、左V形凸起2和右V形凸起3的内部组成内六角凹槽13,内六角凹槽13的中心处设有十字形凸起4,十字形凸起4的端点处均设置为圆弧角14,本结构中横凸起1、左V形凸起2、右V形凸起3和十字形凸起4的高度相同,可以减少起伏过多造成的轮胎内侧凹凸不平,十字形凸起4的设计可以提升内六角凹槽13的刚性。左V形凸起2、右V形凸起3的转折处设有圆形深槽6,左V形凸起2、右V形凸起3与横凸起1的连接处也设有圆形深槽6,圆形深槽6的截面为内缩式弧状11,圆形深槽6的深度为0.5mm,本结构中圆形深槽6主要起到了散热的效果。内六角凹槽13的内角处均设为钝化角12,且钝化角12为120°,内六角凹槽13的截面为浅弧形,内六角凹槽13的深度为0.1mm,本结构中内六角凹槽13的浅弧形设计可以尽可能减少对轮胎的影响,同时可以减轻与轮胎的粘连,内六角凹槽13内角处的钝化角12设计可以增强本身的耐磨性。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硫化胶囊,包括对应轮胎内表面的胶囊本体,其特征在于,/n轮胎由胎冠(7)、胎面(8)、胎肩(9)和胎侧(10)组成,所述胎冠(7)的两侧设有胎面(8),胎面(8)通过胎肩(9)与胎侧(10)相连,胎冠(7)、胎面(8)和胎肩(9)的内侧均与胶囊本体对应,/n所述胶囊本体上对应胎冠(7)的区域设有耐磨无纹块(5),所述胶囊本体上对应胎面(8)和胎肩(9)的区域设有多个横凸起(1)、左V形凸起(2)和右V形凸起(3),左V形凸起(2)和右V形凸起(3)的两端均通过横凸起(1)连接,/n所述横凸起(1)、左V形凸起(2)和右V形凸起(3)的内部组成内六角凹槽(13),内六角凹槽(13)的中心处设有十字形凸起(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硫化胶囊,包括对应轮胎内表面的胶囊本体,其特征在于,
轮胎由胎冠(7)、胎面(8)、胎肩(9)和胎侧(10)组成,所述胎冠(7)的两侧设有胎面(8),胎面(8)通过胎肩(9)与胎侧(10)相连,胎冠(7)、胎面(8)和胎肩(9)的内侧均与胶囊本体对应,
所述胶囊本体上对应胎冠(7)的区域设有耐磨无纹块(5),所述胶囊本体上对应胎面(8)和胎肩(9)的区域设有多个横凸起(1)、左V形凸起(2)和右V形凸起(3),左V形凸起(2)和右V形凸起(3)的两端均通过横凸起(1)连接,
所述横凸起(1)、左V形凸起(2)和右V形凸起(3)的内部组成内六角凹槽(13),内六角凹槽(13)的中心处设有十字形凸起(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硫化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V形凸起(2)、右V形凸起(3)的转折处设有圆形深槽(6),左V形凸起(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会岩范屏赵海林张学永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永一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