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785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所述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箱,所述活动箱的正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杆,两个所述辅助杆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槽的两侧;所述活动箱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和所述活动箱的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套在两个辅助杆上的胶管进行挤压,使得胶管进行收缩,再将钢圈套在胶管的外表面,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便于使用,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胶管套圈,大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
本技术涉及胶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
技术介绍
胶管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浆状或粒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由内外胶层和骨架层组成,骨架层的材料可用棉纤维、各种合成纤维、碳纤维或石棉、钢丝等,胶管的种类很多,统一命名的方法是材料、结构、用途的不同而命名,产品全称为:材料+结构(工艺)+用途+胶管。例如:棉线编织耐油胶管;钢丝缠绕耐压胶管。目前,有部分胶管需要在管体外增加钢圈,以提高其爆破压力和耐负压性能,在套钢圈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员手动手动进行套圈,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操作效率较差,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容易造成工作人员手指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解决了通常采用人员手动手动进行套圈,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操作效率较差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箱,所述活动箱的正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杆,两个所述辅助杆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槽的两侧;所述活动箱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和所述活动箱的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箱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箱的正面,所述压杆与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通过液压伸缩杆的启动,可以带动滑动板向下运动,进而可以带动连接板和压杆向下运动,进而可以对套在两个辅助杆上的胶管进行挤压,使得胶管进行收缩,再将钢圈套在胶管的外表面,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便于使用,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胶管套圈,大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效率。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顶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伸缩板,两个所述伸缩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腿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脚踏开关。优选的,所述活动箱的内壁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活动箱的内壁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优选的,所述圆板的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凸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杆的启动,可以带动滑动板向下运动,进而可以带动连接板和压杆向下运动,进而可以对套在两个辅助杆上的胶管进行挤压,使得胶管进行收缩,再将钢圈套在胶管的外表面,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便于使用,降低工作人员手指的疼痛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胶管套圈,大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活动箱的截面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活动箱,3、滑动槽,4、辅助杆,5、滑动板,6、连接板,7、压杆,8、支撑腿,9、放置板,10、伸缩板,11、限位杆,12、防滑垫,13、脚踏开关,14、驱动组件,141、固定板,142、电机,143、转动轴,144、圆板,145、凸杆,146、转动套,147、连接杆,15、液压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箱2,所述活动箱2的正面开设有滑动槽3,所述活动箱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杆4,两个所述辅助杆4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槽3的两侧;所述活动箱2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和所述活动箱2的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15,所述滑动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压杆7,所述压杆7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箱2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箱2的正面,所述压杆7与所述滑动槽3的内部活动连接;通过液压伸缩杆15的启动,可以带动滑动板5向下运动,进而可以带动连接板6和压杆7向下运动,进而可以对套在两个辅助杆4上的胶管进行挤压,使得胶管进行收缩,再将钢圈套在胶管的外表面,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便于使用,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胶管套圈,大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效率。所述底座1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两个所述支撑腿8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9;放置板9的设置,用于钢圈的放置。所述放置板9的顶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伸缩板10,两个所述伸缩板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伸缩板10采用滑动连接,便于前后的伸缩运动,便于钢圈的拿取和存放。两个所述支撑腿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2,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腿8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脚踏开关13;防滑垫12的设置,保证了工作时,工作台的稳定性,而且脚踏开关13采用现有技术的通过脚踩的开关,踩一下液压伸缩杆15启动,再踩下液压伸缩杆15复位,便于进行胶管压紧工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钢圈套在两个辅助杆4和压杆7的外表面,再将需要套钢圈的胶管套在两个辅助杆4的外表面,再脚踩脚踏开关13,通过脚踏开关13控制液压伸缩杆15进行工作,通过液压伸缩杆15的启动,可以带动滑动板5向下运动,进而可以带动连接板6和压杆7向下运动,进而可以对套在两个辅助杆4上的胶管进行挤压,使得胶管进行收缩,再手动将钢圈套在胶管的外表面,最后脚踩脚踏开关13,使得液压伸缩杆15进行复位,间接使压杆7复位,最后将套钢圈的胶管取出即可。第二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3,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活动箱2的内壁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14,所述驱动组件14包括固定板141,所述固定板141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活动箱2的内壁的顶部,所述固定板1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42,所述电机1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43;电机142与外界的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用于带动转动轴143进行旋转,进而可以带动圆板144进行旋转,通过驱动组件14的设置,可以对液压伸缩杆15进行替换,提高操作的稳定性,便于更好的进行胶管加工。所述转动轴143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141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1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箱(2),所述活动箱(2)的正面开设有滑动槽(3),所述活动箱(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杆(4),两个所述辅助杆(4)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槽(3)的两侧;/n所述活动箱(2)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所述滑动板(5)的顶部和所述活动箱(2)的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15),所述滑动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压杆(7),所述压杆(7)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箱(2)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箱(2)的正面,所述压杆(7)与所述滑动槽(3)的内部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箱(2),所述活动箱(2)的正面开设有滑动槽(3),所述活动箱(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杆(4),两个所述辅助杆(4)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槽(3)的两侧;
所述活动箱(2)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所述滑动板(5)的顶部和所述活动箱(2)的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15),所述滑动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压杆(7),所述压杆(7)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箱(2)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箱(2)的正面,所述压杆(7)与所述滑动槽(3)的内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两个所述支撑腿(8)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胶管套钢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9)的顶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伸缩板(10),两个所述伸缩板(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刚张伟张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美晨十堰汽车流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