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脱模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73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管脱模工装。所述胶管脱模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洁套,所述U型架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夹紧组件可以对需要脱模的胶管进行夹紧,并且通过脚踏开关控制电机进行启动,而电机的启动,可以带动蜗轮和蜗杆进行旋转,进而可以带动转动轴和缠绕轮进行旋转,进而可以带动绳索进行收卷,而绳索的收卷运动,就会拉动胶管,使得胶管从模具上进行脱落,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拉扯,降低了操作工劳动强度,而且提升了特殊产品脱模效率和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管脱模工装
本技术涉及胶管脱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管脱模工装。
技术介绍
胶管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浆状或粒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由内外胶层和骨架层组成,骨架层的材料可用棉纤维、各种合成纤维、碳纤维或石棉、钢丝等。一般胶管的内外胶层材料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顺丁橡胶;耐油胶管采用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耐酸碱,耐高温胶管采用乙丙橡胶、氟橡胶或硅橡胶等。现实生活当中,胶管在制作时,需要相应的脱模装置对胶管进行脱模,然而现有的脱模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手动脱模,然而极大的消耗了工作人员的体力,且一些特殊产品,无法靠人力来脱模,必须依靠设备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胶管脱模工装,解决了通常采用人工手动脱模,然而极大的消耗了工作人员体力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洁套,所述U型架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轮,所述缠绕轮的外表面缠绕有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管脱模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2),所述U型架(2)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框(3),所述活动框(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洁套(4),所述U型架(2)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轮(6),所述缠绕轮(6)的外表面缠绕有绳索(7),所述绳索(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框(3)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3)的一侧,所述绳索(7)延伸至所述活动框(3)的一侧的一端设置有夹紧组件(8);/n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架(2)并延伸至所述U型架(2)的背面,所述转动轴(5)延伸至所述U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管脱模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2),所述U型架(2)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框(3),所述活动框(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洁套(4),所述U型架(2)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轮(6),所述缠绕轮(6)的外表面缠绕有绳索(7),所述绳索(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框(3)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3)的一侧,所述绳索(7)延伸至所述活动框(3)的一侧的一端设置有夹紧组件(8);
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架(2)并延伸至所述U型架(2)的背面,所述转动轴(5)延伸至所述U型架(2)的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9),所述U型架(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11),所述蜗杆(11)的外表面与所述蜗轮(9)的外表面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管脱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通过导线设置有脚踏开关(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管脱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8)包括连接块(81),所述连接块(81)的一侧铰链有两个弧形夹紧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刚张伟张树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美晨十堰汽车流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