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784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包括渔网线制作装置和编织装置;渔网线制作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基线的第一吐线机构,用于输出聚乙烯原料的第一吐料机构;第一吐料机构包括第一吐料体和第二吐料体;第一吐料机构还包括驱动第一吐料体以第一吐线机构为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驱动第二吐料体在第一吐料体转动轨道内外侧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其生产渔网线的效率高;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线表面缠绕互相交错的聚乙烯丝,形成渔网线;对渔网线进行编织,形成聚乙烯渔网,其制作出的渔网线高耐磨且抗拉性强。高耐磨且抗拉性强。高耐磨且抗拉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渔网制作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渔网是捕鱼用的网,古代人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渔网。这种渔网易腐烂,坚韧度差,而如今的渔网99%以上用合成纤维加工而成。
[0003]随着渔业的发展,对渔网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现有的合成纤维加工而成的渔网耐磨性差,抗拉强度不够,出远洋捕捞时经常会遇到体积较大的鱼类,在鱼的挣脱下经常出现渔网断裂,导致鱼逃走。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其一提供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其生产渔网线的效率高;
[0006]其二提供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方法,其制作出的渔网线高耐磨且抗拉性强。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包括渔网线制作装置和编织装置;所述渔网线制作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基线的第一吐线机构,用于输出聚乙烯原料的第一吐料机构;所述第一吐料机构包括第一吐料体和第二吐料体;所述第一吐料机构还包括驱动第一吐料体以第一吐线机构为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驱动第二吐料体在第一吐料体转动轨道内外侧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0009]进一步,所述渔网线制作装置还包括承载第一吐线机构和第一吐料机构的承载体。
[0010]进一步,所述承载体包括承载筒体;所述承载筒体中心形成有容置第一吐线机构的第一容置孔;所述承载筒体表面形成有容置第一吐料体且供第一吐料体转动的转动轨道槽;所述承载筒体表面形成有容置第二吐料体且供第二吐料体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转动轨道槽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吐料体包括第一出料头和伸入转动轨道槽内的第一伸入体;所述第一伸入体与所述第一出料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吐料体包括第二出料头和伸入第一滑槽内的第二伸入体;所述第二伸入体与所述第二出料头相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伸入体为第一弧形块。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吐料体还包括与第一伸入体连接的第一储料筒;所述第二吐料体还包括与第二伸入体连接的第二储料筒;所述承载筒体形成有容置第一储料筒和第二储料筒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转动轨道槽底部相连通;所述容置腔与第一滑槽底部相连通。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伸入体长度等于转动轨道槽的槽深;所述第二伸入体长度等于第一滑槽的槽深。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轮和驱动第一驱动轮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轮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料头朝向承载筒体外侧或者朝向圆心的一面。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方式为接触式供电。
[0017]进一步,所述第二出料头为铁制材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位于位于承载筒体表面且位于第一滑槽一端的第一通电磁板和位于位于承载筒体表面且位于第一滑槽另一端的第二通电磁板。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吐线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容置孔内的吐线筒体和供线筒体;所述供线筒体与吐线筒体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
[0019]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a)在基线表面缠绕互相交错的聚乙烯丝,形成渔网线;
[0021](b)对渔网线进行编织,形成聚乙烯渔网。
[0022]进一步,其步骤(a)中具体通过吐线筒体输出基线的时,第一出料头和第二出料头通过喷出聚乙烯原料,第一出料头边喷出聚乙烯原料边绕着转动轨道槽转动,当第一出料头每次经过转动轨道槽与第一滑槽的交点后,通过第一通电磁板通电第二通电磁板失电或者第一通电磁板失电第二通电磁板桶电使得第二出料头在转动轨道槽的内外侧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制作出渔网线;
[0023]进一步,其步骤(b)中具体通过编制装置对渔网线进行编织形成聚乙烯渔网。
[002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其一涉及的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聚乙烯丝在吐出的一瞬间会凝结成丝,当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吐料体绕着第一吐线机构边转动边涂料时,每转动一圈,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吐料体在第一吐料体转动轨道内外侧进行移动且连续进行吐料,从而使得两条聚乙烯丝交缠在一起后缠绕在基线的表面,制作出高强度的渔网线;通过上述结构进行制线,生产效率高。
[0026]2.第一伸入体长度等于转动轨道槽的槽深;第二伸入体长度等于第一滑槽的槽深,对第一伸入体和第二伸入体起到了轴向限位的作用。防止整个第一吐料体和第二吐料体在移动的时候发生抖动,从而影响出料。
[0027]其二涉及的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方法,其通过将两条聚乙烯丝相交错的缠绕在基线上形成渔网线,然后由该渔网线编织成的渔网,耐磨性高且抗拉扯能力强。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承载筒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吐料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吐料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渔网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第一吐线机构1;吐线筒体11;供线筒体12;第一吐料机构2;第一吐料体21;第一出料头211;第一伸入体212;第一储料筒213;第二吐料体22;第二出料头221;第二伸入
体222;第二储料筒223;第一驱动机构23;第一驱动轮231;第二驱动机构24;第一通电磁板241;第二通电磁板242;承载筒体3;转动轨道槽31;第一滑槽32;容置腔33;渔网线4;聚乙烯丝41;基线42。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5]如图1至图5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包括渔网线4制作装置和编织装置;渔网线4制作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基线42的第一吐线机构1,用于输出聚乙烯原料的第一吐料机构2;第一吐料机构2包括第一吐料体21和第二吐料体22;第一吐料机构2还包括驱动第一吐料体21以第一吐线机构1为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3,以及驱动第二吐料体22在第一吐料体21转动轨道内外侧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4。聚乙烯丝41在吐出的一瞬间会凝结成丝,当第一驱动机构23驱动第一吐料体21绕着第一吐线机构1边转动边吐料时,每转动一圈,第二驱动机构24驱动第二吐料体22在第一吐料体21转动轨道内外侧进行移动且连续进行吐料,从而使得两条聚乙烯丝41交缠在一起后缠绕在基线42的表面,制作出高强度的渔网线4;通过上述结构进行制线,生产效率高。
[0036]优选地,渔网线4制作装置还包括承载第一吐线机构1和第一吐料机构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渔网线制作装置和编织装置;所述渔网线制作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基线的第一吐线机构,以及用于输出聚乙烯原料的第一吐料机构;所述第一吐料机构包括第一吐料体和第二吐料体;所述第一吐料机构还包括驱动第一吐料体以第一吐线机构为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驱动第二吐料体在第一吐料体转动轨道内外侧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网线制作装置还包括承载第一吐线机构和第一吐料机构的承载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包括承载筒体;所述承载筒体中心形成有容置第一吐线机构的第一容置孔;所述承载筒体表面形成有容置第一吐料体且供第一吐料体转动的转动轨道槽;所述承载筒体表面形成有容置第二吐料体且供第二吐料体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转动轨道槽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耐磨聚乙烯渔网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吐料体包括第一出料头和伸入转动轨道槽内的第一伸入体;所述第一伸入体与所述第一出料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吐料体包括第二出料头和伸入第一滑槽内的第二伸入体;所述第二伸入体与所述第二出料头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山县盈晖网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