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厚板差厚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775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厚板差厚轧制方法,属于冶金行业中厚板生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差厚轧制的道次为偶数次,差厚轧制第一道次采用压下率逐渐加大的方式,差厚轧制第一道次轧出来的钢板长度方向厚度不同,上表面具有一定坡度,厚度较薄的一端咬入差厚轧制的第二道次,差厚轧制的第二道次同样也采用压下率逐渐加大的方式,将上表面具有一定坡度的钢板轧制成长度方向厚度一致的平板,依次类推,直到差厚轧制的最后一个道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差厚轧制可以实现低压下咬入,大压下抛钢,这样钢板压下量可以大幅度增大,从而增大了钢板芯部变形量,促进变形深入轧件芯部,提高钢板性能,而且能够减少轧制道次,提高了轧制效率。提高了轧制效率。提高了轧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厚板差厚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厚板差厚轧制方法,属于冶金行业中厚板生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对中厚板生产的厚板或高强度、高韧性钢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厚板和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板在常规轧制过程中存在压缩比不足、变形不均匀的问题。传统轧制工艺又受到电机电流和咬入条件的限制,道次压下量不能太大,因为咬钢时有冲击扭矩的存在,所以不能实现大压下量轧制钢板,从而无法获得心部组织性能良好的钢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厚板差厚轧制方法,能够避免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板在常规轧制过程中出现压缩比不足、变形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增大钢板芯部变形量,提高高强度、高韧性钢板的性能,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厚板差厚轧制方法,差厚轧制的道次为偶数次,差厚轧制第一道次采用压下率逐渐加大的方式,差厚轧制第一道次轧出来的钢板长度方向厚度不同,上表面具有一定坡度,厚度较薄的一端咬入差厚轧制的第二道次,差厚轧制的第二道次同样也采用压下率逐渐加大的方式,将上表面具有一定坡度的钢板轧制成长度方向厚度一致的平板,依次类推,直到差厚轧制的最后一个道次。
[0005]所述差厚轧制的道次为常规轧制中间的若干道次,所述常规轧制是指每道次的压下率相同,每道次轧出来的钢板长度方向均为厚度一致的平板。
[0006]所述差厚轧制的第一道次从常规轧制的第三道次开始,差厚轧制的最后一个道次为常规轧制成品道次之前的某一道次。
[0007]常规轧制中每道次的压下率是相同的,而差厚轧制中每道次的压下率是逐渐变化的,差厚轧制的奇数道次轧出来的不是一张平板,上表面是有坡度的,偶数道次咬入时就可以薄区域咬入,厚区域抛钢,以达到低压下咬入,大压下抛钢,从而增大钢板芯部变形量,提高高强度、高韧性钢板的性能。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差厚轧制可以实现低压下咬入,大压下抛钢,这样钢板压下量可以大幅度增大,从而增大了钢板芯部变形量,促进变形深入轧件芯部,提高钢板性能。(2)因为差厚轧制道次压下率增大,从而钢板大幅度减少轧制道次,提高了轧制效率,对产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差厚轧制第一道次轧制过程示意图;图2为差厚轧制第二道次轧制过程示意图;
图中:1、轧件;2、轧机;a1、差厚轧制第一道轧制前轧件厚度;b1、差厚轧制第一道轧制后轧件尾部厚度;c1、差厚轧制第一道轧制后轧件头部厚度;a2、差厚轧制第二道轧制后轧件厚度;b2、差厚轧制第二道轧制前轧件头部厚度;c2、差厚轧制第二道轧制前轧件尾部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1]参照附图1

2一种中厚板差厚轧制方法,差厚轧制的道次为偶数次,差厚轧制第一道次采用压下率逐渐加大的方式,差厚轧制第一道次轧出来的钢板长度方向厚度不同,上表面具有一定坡度,厚度较薄的一端咬入差厚轧制的第二道次,差厚轧制的第二道次同样也采用压下率逐渐加大的方式,将上表面具有一定坡度的钢板轧制成长度方向厚度一致的平板,依次类推,直到差厚轧制的最后一个道次。
[0012]在本实施例中,轧机采用单机架可逆式轧机,轧制钢种:Q550、Q690等以上级别钢板,采用差厚轧制和常规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轧制,常规轧制总道次为二十五道次,差厚轧制的第一道次从常规轧制的第三道次开始,差厚轧制的最后一个道次为常规轧制的第八道次,也就说将常规轧制的第三道次切换成差厚轧制,差厚轧制六道次后再切换成常规轧制。
[0013]参照附图1、箭头为轧制方向,操作人员在第三道次轧制前由当前的常规轧轧制切换到差厚轧制,并且输入常规轧制第三道次轧制完成时的钢板头尾的厚度值,例如常规轧制第三道次钢板头部厚度设定为216mm,尾部厚度设定为212mm,即差厚轧制第一道轧制前轧件厚度a1为223,差厚轧制第一道轧制后轧件尾部厚度b1为212mm,、差厚轧制第一道轧制后轧件头部厚度c1为212mm,整张钢板长度方向的厚度值是渐变的,尾部厚度要比头部厚度值小,以达到常规轧制第四道次即差厚轧制第而道次咬钢时是钢板薄区域,实现低压下咬入,大压下抛钢。
[0014]参照附图2,轧制第三道次后,要设定常规轧制第四道次轧制完成时的钢板厚度值,钢板头部厚度设定为207mm,尾部厚度设定为207mm,即差厚轧制第二道轧制后轧件厚度a2为207,b2=b1,c2=c1,因为常规轧制第三道次轧制出的是有坡度的板子,常规轧制第四道次要将钢板轧平,不能坡度越来越大。差厚轧制方法的后面道次设定以此类推,奇道次设定尾部厚度要比头部厚度小,偶道次设定头尾厚度要一致,差厚轧制方法的总道次数必须为偶数,保证最后出来的钢板是平的。最后在采用差厚轧制方法的最后一个道次前切换回常规轧,后面的道次就将按常规热轧方法轧制,最终轧成成品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厚板差厚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差厚轧制的道次为偶数次,差厚轧制第一道次采用压下率逐渐加大的方式,差厚轧制第一道次轧出来的钢板长度方向厚度不同,上表面具有一定坡度,厚度较薄的一端咬入差厚轧制的第二道次,差厚轧制的第二道次同样也采用压下率逐渐加大的方式,将上表面具有一定坡度的钢板轧制成长度方向厚度一致的平板,依次类推,直到差厚轧制的最后一个道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丽静卢锐乔汇龙张立超张帅赵裕健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