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树脂组成物、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以及含有所述彩色滤光片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764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着色树脂组成物及其应用。该着色树脂组成物包含着色剂(A)、碱可溶性树脂(B)、光聚合性单体(C)、光聚合起始剂(D)、以及溶剂(E)。上述着色树脂组成物的环氧当量数为1.0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着色树脂组成物、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以及含有所述彩色滤光片的显示装置


[0001]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着色树脂组成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多种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感测装置(如CCD、CMOS感测装置)中,为了显示或感测特定颜色的光,皆须仰赖装置中的彩色滤光片来达成。一般而言,可藉由调配彩色滤光片所需的着色树脂组成物,将所述树脂组成物于基板上形成层状后,经由曝光、显影得到所需的图案,形成彩色滤光片。
[0003]虽然现有的着色树脂组成物大致上已经符合多种需求,但并非在各方面皆令人满意,故目前对于着色树脂组成物仍有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着色树脂组成物,其包含着色剂(A)、碱可溶性树脂(B)、光聚合性单体(C)、光聚合起始剂(D)、以及溶剂(E)。其中该着色树脂组成物的环氧当量数为1.0E

02~2.0E

02,其中该环氧当量数定义为:
[0005]环氧当量数=Σ(具有环氧基的各成分的重量%
×
100/各成分的环氧当量)。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彩色滤光片,由上述着色树脂组成物的固化产物所形成。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上述彩色滤光片。
[0008]为让本揭露的特征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其他注意事项,请参照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针对本案所提供的着色剂树脂组成物、彩色滤光片、以及显示装置作详细说明。应了解的是,以下的叙述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以实施本揭露一些实施例的不同样态。以下所述特定的组件及排列方式仅为简单清楚描述本揭露一些实施例。当然,这些仅用以举例而非本揭露的限定。
[0010]于文中,「约」、「大约」、「实质上」的用语通常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5%内,较佳是3%内,更佳是1%内,或2%之内,或1%之内,或0.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亦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约」、「大约」、「实质上」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大约」、「实质上」的含义。
[0011]在本说明书中,由「一数值至另一数值」表示的范围,是一种避免在说明书中一一列举该范围中的所有数值的概要性表示方式。因此,除非有特别额外的说明或是明显违背本领域合理的通常知识,于本案中记载了某一特定数值范围,即等同于揭露了该数值范围内的任意数值以及由该数值范围内的任意数值(含整数与取至小数点下一位的数值)界定出的较小数值范围,如同在说明书中明文写出该任意数值和该较小数值范围一样。例如,记
载当仅记载「1至10」,其可等同于揭露了「3至5」、「2.5

6.8」的范围,无论说明书中是否列举其他数值。
[0012]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含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本揭露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与相关技术及本揭露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本揭露实施例有特别定义。
[0013]在彩色滤光片制造过程中,着色树脂组成物须经历多道制程,如形成色阻图案、保护膜(overcoat)、聚酰亚胺(Polyimide,PI)等等,其使用各种不同溶剂,如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rop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Acetate,PGMEA)、N

甲基吡咯烷酮(N

Methyl
‑2‑
Pyrrolidone,NMP)、丙酮等等,使得着色树脂组成物不断地接触到溶剂,进而容易使得着色树脂组成物的色彩表现,例如色度、辉度、或对比值等等产生偏移,而使色彩失真。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着色树脂组成物,其包含着色剂(A)、碱可溶性树脂(B)、光聚合性单体(C)、光聚合起始剂(D)、以及溶剂(E)。本专利技术的着色树脂组成物具有1.0E

02~2.0E

02的环氧当量数,可提升着色树脂组成物的耐溶剂性,而将性能优化,并抑制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降低。
[0015]其中着色树脂组成物的环氧当量数定义为:
[0016]环氧当量数=Σ(具有环氧基的各成分的重量%
×
100/各成分的环氧当量)。
[0017]在制作彩色滤光片的制程中,着色树脂组成物容易因为接触到各种有机溶剂,如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N

甲基吡咯烷酮(NMP)、丙酮等等,而使得着色性不佳而造成色彩表现不佳。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藉由环氧当量数作为耐溶剂性指标,以确保着色树脂组成物不会有色彩失真的现象。
[0018]具体而言,可使用具有环氧基的碱可溶性树脂(B)以助于提升耐溶剂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进一步使用具有环氧基的添加剂(F)以更加强耐溶剂性。
[0019]首先,针对环氧当量数做说明:
[0020][环氧当量数][0021]藉由量测本专利技术着色树脂组成物中具有环氧基的成分的重量%及环氧当量,以计算组成物的环氧当量数,藉此检视着色树脂组成物是否有色彩失真的现象。详细而言,将环氧当量数定义为Σ(具有环氧基的各成分的重量%
×
100/各成分的环氧当量)。
[0022]环氧当量的测定方法,可采用一般的方法,例如电位滴定法或光谱分析法来进行测定。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位滴定法,例如可以JISK7236的方法来测定环氧当量。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谱分析法,可藉由例如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或核磁共振光谱等等进行分析,量测各成分的环氧当量。举例来说,红外光谱吸收法为用一系列已知环氧当量的环氧树脂的红外光谱做出A910cm
‑1/A1610cm
‑1(其中910cm
‑1是环氧基的吸收峰,1610cm
‑1是苯环的吸收峰)基线,然后做出A910cm
‑1/A1610cm
‑1与环氧当量标准曲线。这样在测定某一环氧基试样的环氧当量时,只需知道该环氧树脂A910/M1610的比值,即可确定其环氧当量。
[0025]应注意的是,在此,环氧当量是指含有1克当量的环氧基的试样的克数(g/eq)。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着色树脂组成物的环氧当量数为1.0E

02~2.0E

02,较佳为
1.13E

02~1.95E

02,得以达到耐溶剂性。
[0027]根据专利技术人的研究显示:如环氧当量数大于上述范围的上限值,其可提供环氧基的数量越多,交联反应性越好,且耐溶剂性越好,然而因为在高温制程中的二次反应(环氧基在高温下的开环反应),使得光阻材料产生较大的膜缩(或光阻表面粗糙度变大),进而影响色彩表现。如环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着色树脂组成物,包括:(A)着色剂;(B)碱可溶性树脂;(C)光聚合性单体;(D)光聚合起始剂;以及(E)溶剂,其中该着色树脂组成物的环氧当量数为1.0E

02~2.0E

02,其中该环氧当量数定义为:环氧当量数=Σ(具有环氧基的各成分的重量%
×
100/各成分的环氧当量)。2.如权利要求1的着色树脂组成物,其中该碱可溶性树脂(B)包括含环氧基的重复单元,且其提供该环氧当量数。3.如权利要求2的着色树脂组成物,其中该含环氧基的重复单元占该碱可溶性树脂(B)的40

90重量%。4.如权利要求2的着色树脂组成物,其中该含环氧基的重复单元包括环氧二环戊烯基的重复单元。5.如权利要求4的着色树脂组成物,其中该环氧二环戊烯基的重复单元包括具有如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的第一重复单元、和具有如化学式2所示的结构的第二重复单元的至少其中一者:[化学式1]其中,R1表示氢原子或者是碳数1至4的烷基,所述烷基中的氢原子视需要地被羟基取代,X1表示单键、

R3



R3

O



R3

S

、或

R3

NH

,其中R3表示碳数1至6的烷撑基,n为1

20的正整数;[化学式2]
其中,R2表示氢原子或者是碳数1至4的烷基,所述烷基中的氢原子视需要地被羟基取代,X2表示单键、

R3



R3

O



R3

S

、或

R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浚贤吴唯齐李怡德
申请(专利权)人: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