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分度转位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中心附件头配件,具体是一种微分度转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的采用牙盘定位的附件头A轴转位机构,普遍存在转位负载大和定位不准的问题。虽然现有牙盘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
°
,但因A轴转位负载大,在转位时会出现卡顿、顶牙等现象,定位可靠性差,附件头主轴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得不到保证,在加工零件和模具等产品过程中,设备故障率高,产品的加工精度不理想。也有的设计采用增加驱动力扭矩的方法,增加驱动力扭矩虽然可以克服A轴转位时的摩擦损耗,使A轴转动平稳,但会带来驱动机构尺寸过大、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分度转位机构,该转位机构具备换挡功能,并采用转位齿盘、定齿盘、活塞齿盘组成的三联齿盘定位,其最小分度可以做到1分度或0.5分度,配合增力转位机构的“降速增力”的结构,起到了降速增力的作用,转位平稳、定位可靠,可用于附件头A轴设计,实现附件头A轴转位运动的降速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分度转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换挡机构和增力转位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所述的传动轴与机床主轴相连,所述的第一伞齿轮竖直架设在箱体内并同轴固定在所述的传动轴上,所述的第二伞齿轮横向架设在所述的箱体内,所述的第一伞齿轮与所述的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三伞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的第二伞齿轮的轴上,所述的第四伞齿轮竖直架设在附件头主轴箱内并同轴固定在附件头主轴上,所述的第三伞齿轮与所述的第四伞齿轮啮合,所述的附件头主轴箱设置在所述的箱体的前侧,所述的附件头主轴直立设置在所述的附件头主轴箱内;所述的换挡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转位内齿轮和转位外齿轮,所述的转位内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的传动轴的下端,所述的传动轴可上下移动,所述的传动轴带动所述的转位内齿轮向下运动到位时,所述的转位内齿轮与所述的转位外齿轮啮合;所述的传动轴带动所述的转位内齿轮向上运动到位时,所述的转位内齿轮与所述的转位外齿轮脱开;所述的增力转位机构包括第五伞齿轮、第六伞齿轮、增力轴、转位齿盘、定齿盘、活塞齿盘、拉环体和过渡盘,所述的第五伞齿轮竖直架设在所述的箱体内并位于所述的传动轴的下方,所述的第五伞齿轮与所述的第一伞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的转位外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的第五伞齿轮的上端,所述的第五伞齿轮与所述的第六伞齿轮啮合,所述的第六伞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的增力轴上,所述的增力轴横向架设在所述的箱体内并位于所述的第五伞齿轮的下方,所述的增力轴的前端一体设置有第一外齿轮,所述的增力轴的后端连接有编码器,所述的过渡盘固定在所述的附件头主轴箱的后端并套设在所述的第三伞齿轮的外侧,所述的拉环体固定在所述的过渡盘的后端,所述的转位齿盘固定在所述的拉环体的后端并位于所述的活塞齿盘的后侧,所述的活塞齿盘的后端设有第一齿部,所述的转位齿盘的前端设有第二齿部,所述的定齿盘的前端设有第三齿部,所述的第二齿部和所述的第三齿部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齿部相适配,所述的定齿盘设置在所述的转位齿盘的内侧并固定在所述的箱体内,所述的定齿盘与所述的活塞齿盘之间经若干轴向设置的直销连接,所述的活塞齿盘可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王焕卫,李世盛,刘医銞,陈英杰,张向良,舒小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