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24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该压装工具包括预压模块和调整模块,所述的预压模块包括预压上模和预压下模,所述的预压下模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从下往上包括外圈定位芯轴和中间芯轴,所述的外圈定位芯轴与中间芯轴同轴设置,且所述外圈定位芯轴的直径大于中间芯轴的直径;所述的调整模块包括调整上模和调整下模,所述的调整上模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压装轴,所述的压装轴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压装段和限位芯轴,所述压装段的直径大于限位芯轴的直径。以上所述的压装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极大的提高了轴承内衬套的压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
技术介绍
轴承是用于机械设备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主要功能是支撑旋转体,降低旋转体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回转精度。轴承通常与轴配合使用,常规状态下,轴承内圈与轴过渡配合或过瘾配合,工作时,轴承内圈与轴同步转动。但如果轴的长度较长或频繁在交变载荷下工作,轴承与轴之间就经常会出现对中性问题。长期在对中不佳状态下运行,不仅制约转速,机械效率低下,而且轴承的摩擦会加剧,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使用寿命降低。针对轴承摩擦较大的问题,申请人提交了一种在轴承内圈设置内衬套的方案,通过轴承内衬套的磨损保护轴承内圈。在进行维护时,可以更换内衬套,提高整体使用寿命。但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和拆卸过程均为复杂,需要设计专用工具加以辅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极大的提高了轴承内衬套的压装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包括预压模块和调整模块,所述的预压模块包括预压上模和预压下模,所述的预压下模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从下往上包括外圈定位芯轴和中间芯轴,所述的外圈定位芯轴与中间芯轴同轴设置,且所述外圈定位芯轴的直径大于中间芯轴的直径;所述的调整模块包括调整上模和调整下模,所述的调整上模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压装轴,所述的压装轴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压装段和限位芯轴,所述压装段的直径大于限位芯轴的直径。首先,将轴承套设在外圈定位芯轴上,然后将内衬套套设在中间芯轴上,预压上模向下运动将内衬套部分挤压入内圈,完成预压操作。然后将预压完成后的轴承从预压模块取下放入调整模块,调整上模向下运动调整内衬套相对于内圈的精确位置。在调整下模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压装段与内衬套的端部接触,且限位芯轴插入内衬套内,限制内衬套的运动范围,并控制内衬套的变形范围。作为优选,所述的预压下模上设有第一承压台,所述的定位轴设置在第一承压台上。承压台可以设置成圆形,且外径小于外圈内径,大于内圈内径,在承受压装载荷的前提下,减小对轴承自身的损坏。作为优选,所述的预压上模上设有与定位轴对应的压装槽,在预压的过程中,对内衬套起到限制运动和调整姿态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调整模块还包括精确定位组件,所述的精确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调整下模上的定位凸台,及设置在压装轴上的行程控制芯轴,所述的行程控制芯轴向下延伸,并与限位芯轴同轴设置;所述行程控制芯轴的直径小于限位芯轴的直径。在调整操作中,当行程控制芯轴与定位凸台接触时,调整上模向下运动停止,可以有效地控制调整上模的运动距离,进而保证压装精度。作为优选,所述的调整下模上设有第二承压台,所述的定位凸台设置在第二承压台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中预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中预压模块的工作流程图;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中调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中调整模块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包括预压模块和调整模块。如图1所示,所述的预压模块包括预压上模11和预压下模16,所述的预压下模16上设有第一承压台15,所述的第一承压台15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从下往上包括外圈定位芯轴13和中间芯轴14,所述的外圈定位芯轴13与中间芯轴14同轴设置,且所述外圈定位芯轴13的直径大于中间芯轴14的直径。所述的预压上模11上设有与定位轴对应的压装槽12,在预压的过程中,对内衬套起到限制运动和调整姿态的作用。如图3所示,所述的调整模块包括调整上模21和调整下模25,所述的调整下模25上设有第二承压台24。所述的调整上模21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压装轴,所述的压装轴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压装段22和限位芯轴27,所述压装段22的直径大于限位芯轴27的直径。如图3所示,所述的调整模块还包括精确定位组件,所述的精确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承压台24上的定位凸台26,及设置在压装轴上的行程控制芯轴23,所述的行程控制芯轴23向下延伸,并与限位芯轴27同轴设置;所述行程控制芯轴23的直径小于限位芯轴27的直径。在调整操作中,当行程控制芯轴23与定位凸台26接触时,调整上模21向下运动停止,可以有效地控制调整上模21的运动距离,进而保证压装精度。压装过程分为预压过程和调整过程,预压过程将内衬套3部分压入内圈,调整过程用于精确调整内衬套相对于内圈的位置精度,这样可以更好的兼顾工具寿命和压装精度。压装操作时,如图2所示,首先将轴承4套设在外圈定位芯轴13上,然后将内衬套3套设在中间芯轴14上,预压上模11向下运动将内衬套3部分挤压入内圈,完成预压操作。如图4所述,然后将预压完成后的轴承4从预压模块取下放入调整模块,调整上模21向下运动调整内衬套3相对于内圈的精确位置。在调整下模25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压装段22与内衬套的端部接触,且限位芯轴27插入内衬套内,限制内衬套3的运动范围,并控制内衬套3的变形范围。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压模块和调整模块,所述的预压模块包括预压上模和预压下模,所述的预压下模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从下往上包括外圈定位芯轴和中间芯轴,所述的外圈定位芯轴与中间芯轴同轴设置,且所述外圈定位芯轴的直径大于中间芯轴的直径;/n所述的调整模块包括调整上模和调整下模,所述的调整上模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压装轴,所述的压装轴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压装段和限位芯轴,所述压装段的直径大于限位芯轴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轴承内衬套的压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压模块和调整模块,所述的预压模块包括预压上模和预压下模,所述的预压下模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从下往上包括外圈定位芯轴和中间芯轴,所述的外圈定位芯轴与中间芯轴同轴设置,且所述外圈定位芯轴的直径大于中间芯轴的直径;
所述的调整模块包括调整上模和调整下模,所述的调整上模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压装轴,所述的压装轴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压装段和限位芯轴,所述压装段的直径大于限位芯轴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压下模上设有第一承压台,所述的定位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学利洪六辉平静艳马傲然文喜张强曹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八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