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制瓶盖表面外凸标识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06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瓶盖的冲压模具领域的一种铝制瓶盖表面外凸标识的冲压模具,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中包括车床架、加压装置和固定装置,加压装置贯穿车床架的顶端,固定装置设置于车床架的内侧,加压装置的底端设置有加压杆,固定装置中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与底板竖直设置,顶板和底板中通过固定螺栓进行活动固定,底板的底端中部两侧均设置有轴座,每组轴座上均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中部开设有空槽结构,且空槽结构的另一端内侧表面焊接固定有横柱,横柱的内侧焊接固定在活动板的一侧,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更换不同的卡接环和压台,可以对不同的铁片进行冲压,增加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制瓶盖表面外凸标识的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瓶盖的冲压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铝制瓶盖表面外凸标识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原有的铝制瓶盖标识是在瓶盖上印刷平面图案,印刷的平面图案的缺点是持久性差。目前,铝制瓶盖标识大多采用持久性好的外凸标识,对于铝制瓶盖表面的外凸标识,一般采用冲压成形。现有技术中的对酒瓶盖加工是通过将切割好的金属片放置到冲床的冲压模具上进行冲压成型。但是,一套冲压模具只匹配一种酒瓶盖,如果需要更换酒瓶盖生产的类型,需要将冲压模具更换掉,在更换冲压模具时需要多人配合用设备才能进行更换,而且间接的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制瓶盖表面外凸标识的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制瓶盖表面外凸标识的冲压模具,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中包括车床架、加压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加压装置贯穿车床架的顶端,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车床架的内侧,所述加压装置的底端设置有加压杆,所述固定装置中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与底板竖直设置,所述顶板和底板中通过固定螺栓进行活动固定,所述底板的底端中部两侧均设置有轴座,每组所述轴座上均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中部开设有空槽结构,且空槽结构的另一端内侧表面焊接固定有横柱,所述横柱的内侧焊接固定在活动板的一侧,每组所述活动板的内侧壁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接环,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杆,每组所述支杆的末端均活动固定有滚轮,每组所述滚轮均活动设置于载板顶端的凹槽中,所述载板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底台顶端表面开设有的槽体结构卡设固定,所述底台与车床架的内侧顶端表面焊接固定,两组所述卡接环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通过顶端外侧表面开设有的螺纹结构与压台活动固定,所述压台的顶端设置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顶端焊接固定在底板的底端表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座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柱,每组所述定位柱的顶端焊接固定在底板的底端表面,所述底台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每组所述固定槽与定位柱的位置相对,多组所述定位柱配合固定槽卡设,可以预先对底板的固定位置进行确认,避免所述挤压杆出现偏差,降低成品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环的高度与支撑台的高度相适配,所述卡接环向内部移动,两侧的卡接环进行收缩,包裹中部的所述压台,方便使用者将铁片放置在所述卡接环的顶端,最后通过所述挤压杆进行加压成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台的顶端面积大于挤压杆的底端面积,所述支撑台可以承托铁片进行加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的滚动距离与挤压杆的下压距离相同,两侧所述卡接环可以旋下,将不同半径的所述卡接环固定在载板上,使用者可以进行不同尺寸模具的挤压工作。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卡接环为面积相等的半圆结构,且在每组所述卡接环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辅助定位柱和辅助定位槽,所述卡接环可以通过辅助定位柱和辅助定位槽进行固定,避免偏转和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固定装置,使用者可以将铁件放置在压台的顶端,再启动加压装置,加压杆带动两侧的活动杆驱动活动板向中部移动,与中部的压台进行卡设固定,而其中设置的定位柱和辅助定位柱可以对冲压的过程保证位置准确,加压装置将挤压杆下压移动,对压台顶端的铁片进行挤压成型,方便后续工序的操作,而卡接环与活动板为螺纹固定,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更换不同的卡接环和压台,可以对不同的铁片进行冲压,增加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载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车床架;3、加压装置;31、加压杆;4、固定装置;41、顶板;42、固定螺栓;43、底板;431、定位柱;432、轴座;433、活动杆;434、横柱;435、固定槽;436、挤压杆;437、活动板;4371、支杆;4372、滚轮;438、卡接环;4381、辅助定位柱;4382、辅助定位槽;439、载板;4391、凹槽;44、固定柱;45、底台;46、支撑台;47、压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铝制瓶盖表面外凸标识的冲压模具,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中包括车床架2、加压装置3和固定装置4,加压装置3贯穿车床架2的顶端,固定装置4设置于车床架2的内侧,加压装置3的底端设置有加压杆31,固定装置4中包括顶板41和底板43,顶板41与底板43竖直设置,顶板41和底板43中通过固定螺栓42进行活动固定,底板43的底端中部两侧均设置有轴座432,每组轴座432上均活动设置有活动杆433,活动杆433的中部开设有空槽结构,且空槽结构的另一端内侧表面焊接固定有横柱434,横柱434的内侧焊接固定在活动板437的一侧,每组活动板437的内侧壁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接环438,活动板437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杆4371,每组支杆4371的末端均活动固定有滚轮4372,每组滚轮4372均活动设置于载板439顶端的凹槽4391中,载板439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柱44,固定柱44与底台45顶端表面开设有的槽体结构卡设固定,底台45与车床架2的内侧顶端表面焊接固定,两组卡接环438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台46,支撑台46通过顶端外侧表面开设有的螺纹结构与压台47活动固定,压台47的顶端设置有挤压杆436,挤压杆436的顶端焊接固定在底板43的底端表面。其中,轴座432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柱431,每组定位柱431的顶端焊接固定在底板43的底端表面,底台45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固定槽435,每组固定槽435与定位柱431的位置相对,多组定位柱431配合固定槽435卡设,可以预先对底板43的固定位置进行确认,避免挤压杆436出现偏差,降低成品率;卡接环438的高度与支撑台46的高度相适配,卡接环438向内部移动,两侧的卡接环438进行收缩,包裹中部的压台47,方便使用者将铁片放置在卡接环438的顶端,最后通过挤压杆436进行加压成型;支撑台46的顶端面积大于挤压杆436的底端面积,支撑台46可以承托铁片进行加压;滚轮4372的滚动距离与挤压杆436的下压距离相同,两侧卡接环438可以旋下,将不同半径的卡接环438固定在载板439上,使用者可以进行不同尺寸模具的挤压工作;两组卡接环438为面积相等的半圆结构,且在每组卡接环438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辅助定位柱4381和辅助定位槽4382,卡接环438可以通过辅助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制瓶盖表面外凸标识的冲压模具,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中包括车床架(2)、加压装置(3)和固定装置(4),所述加压装置(3)贯穿车床架(2)的顶端,所述固定装置(4)设置于车床架(2)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3)的底端设置有加压杆(31),所述固定装置(4)中包括顶板(41)和底板(43),所述顶板(41)与底板(43)竖直设置,所述顶板(41)和底板(43)中通过固定螺栓(42)进行活动固定,所述底板(43)的底端中部两侧均设置有轴座(432),每组所述轴座(432)上均活动设置有活动杆(433),所述活动杆(433)的中部开设有空槽结构,且空槽结构的另一端内侧表面焊接固定有横柱(434),所述横柱(434)的内侧焊接固定在活动板(437)的一侧,每组所述活动板(437)的内侧壁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接环(438),所述活动板(437)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杆(4371),每组所述支杆(4371)的末端均活动固定有滚轮(4372),每组所述滚轮(4372)均活动设置于载板(439)顶端的凹槽(4391)中,所述载板(439)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柱(44),所述固定柱(44)与底台(45)顶端表面开设有的槽体结构卡设固定,所述底台(45)与车床架(2)的内侧顶端表面焊接固定,两组所述卡接环(438)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台(46),所述支撑台(46)通过顶端外侧表面开设有的螺纹结构与压台(47)活动固定,所述压台(47)的顶端设置有挤压杆(436),所述挤压杆(436)的顶端焊接固定在底板(43)的底端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制瓶盖表面外凸标识的冲压模具,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中包括车床架(2)、加压装置(3)和固定装置(4),所述加压装置(3)贯穿车床架(2)的顶端,所述固定装置(4)设置于车床架(2)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3)的底端设置有加压杆(31),所述固定装置(4)中包括顶板(41)和底板(43),所述顶板(41)与底板(43)竖直设置,所述顶板(41)和底板(43)中通过固定螺栓(42)进行活动固定,所述底板(43)的底端中部两侧均设置有轴座(432),每组所述轴座(432)上均活动设置有活动杆(433),所述活动杆(433)的中部开设有空槽结构,且空槽结构的另一端内侧表面焊接固定有横柱(434),所述横柱(434)的内侧焊接固定在活动板(437)的一侧,每组所述活动板(437)的内侧壁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接环(438),所述活动板(437)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杆(4371),每组所述支杆(4371)的末端均活动固定有滚轮(4372),每组所述滚轮(4372)均活动设置于载板(439)顶端的凹槽(4391)中,所述载板(439)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柱(44),所述固定柱(44)与底台(45)顶端表面开设有的槽体结构卡设固定,所述底台(45)与车床架(2)的内侧顶端表面焊接固定,两组所述卡接环(438)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台(46),所述支撑台(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慧郭绪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泷友制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