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娅专利>正文

一种疼痛科临床腰椎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32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疼痛科临床腰椎按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等距开设有三个卡槽,所述底板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底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铰链,且按摩板底部一侧通过铰链与壳体顶部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卡槽中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利用第一电机能够通过第一连接臂和T型架推动第一平台上的第一按摩指做间歇的往复运动,利用第二电机能够通过转动杆和转动臂使得第一推块和第二按摩指进行间歇运动,这样能够同时对腰椎的不同部位进行按摩,且能够利用第一按摩指、第一推块和第二按摩指交替按摩,提升装置对腰椎的按摩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疼痛科临床腰椎按摩装置
本技术涉及按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疼痛科临床腰椎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疼痛科的部分病人可能因为腰椎损伤、腰肌劳损等原因而腰椎部痛苦不堪,长时间卧床不利于血液的流通和肌肉的伸展,在中医治疗腰椎疼痛的过程中,通常伴随采用推拿按摩的方式来舒展腰椎部位紧张过度的肌肉和神经。在实际治疗中,针对长时间推拿按摩的费用高昂问题,市场逐渐出现各种自动和半自动的按摩设备,但是这些设备中采用平直的按摩板贴靠不规则的腰背,用于按摩的部分装置对腰椎位置的穴位施力不足,达不到人工按摩的精准度;同一个设备单一频率的振动或按压也容易让病人对按摩的舒适度不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疼痛科临床腰椎按摩装置,通过在卡槽中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利用第一电机能够通过第一连接臂和T型架推动第一平台上的第一按摩指做间歇的往复运动,利用第二电机能够通过转动杆和转动臂使得第一推块和第二按摩指进行间歇运动,这样能够同时对腰椎的不同部位进行按摩,且能够利用第一按摩指、第一推块和第二按摩指交替按摩,提升装置对腰椎的按摩舒适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疼痛科临床腰椎按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等距开设有三个卡槽,所述底板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底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铰链,且按摩板底部一侧通过铰链与壳体顶部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按摩板顶部对应三个卡槽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的方向对应需要按摩的身体部位;所述底板顶部对应位于中间位置的一个卡槽内侧设置有第二挡板,且底板的顶部对应位于两侧的两个卡槽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挡板,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卡槽的内底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机,且两个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电机一侧设置有T型架,所述T型架一端与对应位置处第一连接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T型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臂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臂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顶部,所述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于相邻卡槽的内底面,所述第一挡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平台,所述T型架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且转动块的顶部与相邻第一平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平台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按摩指,所述第一挡板沿其中线开设有第二贯穿孔,第一按摩指的顶部处于对应的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之间移动,对按摩板外侧的皮肤进行按压;所述第二挡板底部设置有两个立柱,且两个立柱顶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均与相邻卡槽的内底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传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两个所述第一推块的一侧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转动臂,且转动臂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推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块背离转动杆一端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一端,两个所述第二推块的端部均活动套接有第二按摩指,且第二按摩指的内侧壁与相邻两个限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上开设有第三贯穿孔,第二按摩指的顶部处于对应的第一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之间移动,对按摩板外侧的皮肤进行推揉。进一步在于:所述按摩板的四个拐角上均开设有固定孔,将有弹性的细绳穿过固定孔,将装置固定。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按摩指和第二按摩指的端部均套接固定有橡胶套。进一步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深度等于第二按摩指的深度,所述限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弹簧的长度小于限位槽深度的2倍。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二贯穿孔与第三贯穿孔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宽度大于第二贯穿孔的宽度。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尺寸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卡槽中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利用第一电机能够通过第一连接臂和T型架推动第一平台上的第一按摩指做间歇的往复运动,利用第二电机能够通过转动杆和转动臂使得第一推块和第二按摩指进行间歇运动,这样能够同时对腰椎的不同部位进行按摩,且能够利用第一按摩指、第一推块和第二按摩指交替按摩,提升装置对腰椎的按摩舒适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壳体、底板和按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二挡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限位槽与第二按摩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底板;110、卡槽;120、壳体;121、铰链;130、按摩板;1301、固定孔;140、第一贯穿孔;200、第一挡板;210、第一电机;211、第一连接臂;220、T型架;221、第二连接臂;222、支撑柱;230、转动块;240、第一平台;241、第一按摩指;250、第二贯穿孔;300、第二挡板;310、立柱;311、第二电机;320、转动杆;321、第一推块;3211、转动臂;322、第二推块;323、限位槽;324、限位弹簧;330、第二按摩指;340、第三贯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疼痛科临床腰椎按摩装置,包括底板100,底板100顶部等距开设有三个卡槽110,底板100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有壳体120,壳体120顶部设置有按摩板130,按摩板130底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铰链121,且按摩板130底部一侧通过铰链121与壳体120顶部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按摩板130顶部对应三个卡槽110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贯穿孔140,第一贯穿孔140的方向对应需要按摩的身体部位;底板100顶部对应位于中间位置的一个卡槽110内侧设置有第二挡板300,且底板100的顶部对应位于两侧的两个卡槽110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挡板200,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卡槽110的内底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机210,且两个第一电机210的输出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臂211,第一电机210一侧设置有T型架220,T型架220一端与对应位置处第一连接臂211的一端转动连接,T型架22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臂221一端,第二连接臂22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222顶部,支撑柱222底部固定连接于相邻卡槽110的内底面,第一挡板20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平台240,T型架220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30,且转动块230的顶部与相邻第一平台240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平台240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按摩指241,第一挡板200沿其中线开设有第二贯穿孔250,第一按摩指241的顶部处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疼痛科临床腰椎按摩装置,包括底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顶部等距开设有三个卡槽(110),所述底板(100)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有壳体(120),所述壳体(120)顶部设置有按摩板(130),所述按摩板(130)底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铰链(121),且按摩板(130)底部一侧通过铰链(121)与壳体(120)顶部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按摩板(130)顶部对应三个卡槽(110)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贯穿孔(140);/n所述底板(100)顶部对应位于中间位置的一个卡槽(110)内侧设置有第二挡板(300),且底板(100)的顶部对应位于两侧的两个卡槽(110)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挡板(200),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卡槽(110)的内底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机(210),且两个第一电机(210)的输出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臂(211),所述第一电机(210)一侧设置有T型架(220),所述T型架(220)一端与对应位置处第一连接臂(21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T型架(22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臂(221)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臂(22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222)顶部,所述支撑柱(222)底部固定连接于相邻卡槽(110)的内底面,所述第一挡板(20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平台(240),所述T型架(220)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30),且转动块(230)的顶部与相邻第一平台(24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平台(240)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按摩指(241),所述第一挡板(200)沿其中线开设有第二贯穿孔(250);/n所述第二挡板(300)底部设置有两个立柱(310),且两个立柱(310)顶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11),两个所述第二电机(311)的底部均与相邻卡槽(110)的内底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电机(311)的输出端均传动连接有转动杆(320),所述转动杆(320)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321)和第二推块(322),两个所述第一推块(321)的一侧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转动臂(3211),且转动臂(3211)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推块(32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块(322)背离转动杆(320)一端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323),两个所述限位槽(323)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324)一端,两个所述第二推块(322)的端部均活动套接有第二按摩指(330),且第二按摩指(330)的内侧壁与相邻两个限位弹簧(324)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300)上开设有第三贯穿孔(3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疼痛科临床腰椎按摩装置,包括底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顶部等距开设有三个卡槽(110),所述底板(100)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有壳体(120),所述壳体(120)顶部设置有按摩板(130),所述按摩板(130)底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铰链(121),且按摩板(130)底部一侧通过铰链(121)与壳体(120)顶部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按摩板(130)顶部对应三个卡槽(110)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贯穿孔(140);
所述底板(100)顶部对应位于中间位置的一个卡槽(110)内侧设置有第二挡板(300),且底板(100)的顶部对应位于两侧的两个卡槽(110)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挡板(200),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卡槽(110)的内底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机(210),且两个第一电机(210)的输出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臂(211),所述第一电机(210)一侧设置有T型架(220),所述T型架(220)一端与对应位置处第一连接臂(21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T型架(22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臂(221)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臂(22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222)顶部,所述支撑柱(222)底部固定连接于相邻卡槽(110)的内底面,所述第一挡板(20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平台(240),所述T型架(220)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30),且转动块(230)的顶部与相邻第一平台(24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平台(240)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按摩指(241),所述第一挡板(200)沿其中线开设有第二贯穿孔(250);
所述第二挡板(300)底部设置有两个立柱(310),且两个立柱(310)顶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11),两个所述第二电机(311)的底部均与相邻卡槽(110)的内底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娅王少明刘兆凤
申请(专利权)人:郭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