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防震专利>正文

一种蔬菜栽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26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蔬菜栽种机,具有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经济实用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秧苗放置供应系统、秧苗导向系统、坑穴形成系统和秧苗钩取系统。工作过程为:调整钩爪及配套系统的间距,实现行间距的调整,调整前轮轴链轮和钩爪驱动链轮的配比,实现株距的调整,调整入土深度调节杆的升降,实现栽种深度的调整,调整后轮轴链轮与秧苗放置斜板摇摆链轮的配比,实现秧苗供应流畅的调整,将秧苗放置于秧苗放置斜板上,拖动拖杆前进,前轮驱动驱动的钩爪钩取秧苗,秧苗通过导向系统后根部朝下进入下漏导管,通过下漏导管进入底部坑穴形成装置形成的坑穴中,坑穴在形成装置前进离开后会坍塌对秧苗掩埋,从而形成栽种。从而形成栽种。从而形成栽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栽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蔬菜种植机械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蔬菜可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种植方式,直播不仅用种量大,而且苗期暂用土地导致土地利用率比较低,育苗移栽就解决了直播的这种缺陷,但是传统的育苗移栽需要大量的人力一穴一穴的移栽,人力工作量非常大,目前存在的一些移栽机械加快了这种移栽效率,但是基本上还是需要人一棵一棵的丢进栽种穴里,人力劳动量还是比较大,为此专利技术一款像插秧机一样的蔬菜栽种机,可以随着工作前进自动将秧苗板上的秧苗按设定的行株距栽进泥土里,可以实现单人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专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蔬菜栽种机。本蔬菜栽种机具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得以实现:

利用秧苗自重和放秧苗斜板抖动实现秧苗自动移动到钩爪取秧苗位置,其特征为将秧苗放置在倾斜的秧苗板上,根据秧苗有无苗钵,秧苗放置斜板上设置的左右侧栏板分为无苗钵的两平行侧栏板和有苗钵的漏斗状侧栏板,其中无苗钵平行侧栏板稍大于秧苗高度即可,秧苗放置斜板底部有挡住秧苗移动的特制门,近乎竖直方向,与秧苗放置斜板呈一小于90
°
夹角,门里面秧苗被钩爪拖出,后面的秧苗在自重和后轮驱动的曲柄摇摆机构的作用下自动补位,秧苗放置斜板为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部分,并且秧苗放置斜板绕底部前挡门下部横梁轴转动,后轮轴通过链轮链条带动曲柄连接的转轴转动,进而通过连杆带动秧苗放置斜板绕前挡门下部横梁轴摇动,形成对其上的秧苗抖动作用,促使秧苗下滑,调节后轮轴上的链轮组(即变速自行车变速链轮)和曲柄连接的转轴上链轮组(即变速自行车变速轮)大小的配合,可以调节秧苗放置斜板抖动的频率,通过调节曲柄和连杆的长度可以调节秧苗放置斜板抖动的幅度;

利用特制的挡栏门和钩爪配合将每穴栽种的秧苗从秧苗板上分离出来,其特征为根据蔬菜秧苗有无钵体设置不同类型的挡栏门和相应的钩爪,像韭菜、洋葱类无钵体秧苗,是平躺在秧苗板上,挡栏门为两根竖立的平行立柱或立板,两个立柱(板)将秧苗根部和叶梢挡住,其中挡住根部的立柱(板)距离秧苗放置斜板上的侧拦挡板不用太大,使得根部稍微挡住即可,钩爪为一个倒v形钩爪,钩爪大小由每穴需要栽种秧苗的多少决定,钩爪由运动机构带动按一定的路径深入秧苗放置斜板和竖直门形成的夹角处,钩取位置靠近秧苗根部,钩住秧苗后沿着向下倾斜的滑移板后移,秧苗在被钩爪勾住往后拖动过程中会发生韧性的弯曲变形,这个变形使得秧苗根部从拦挡立柱(立板)后面逃出来,然后v型钩爪将根部逃出的秧苗卡在滑移板上向后拖动,使得秧苗被拦挡住的叶鞘部分从拦挡立柱(立板)后面拉出来;对于辣椒、茄子之类的有钵体的秧苗,挡栏门结构为两根平行的立柱和可绕立柱旋
转朝外开的两扇门,两扇门由弹簧控制保持常闭状态,两立柱间距为大于1倍、小于1.5倍钵体直径,门高度挡住苗钵底部土体即可,门后秧苗放置斜板上的侧挡板呈漏斗状,在靠近拦挡门的秧苗侧挡板的间距等于拦挡立柱间距,门上间隔一定间距设置一横板挡住秧苗的叶部,钩爪为两个并列的角度稍大于90的钩,两钩之间的间距约等于0.7倍两立柱间距,两钩爪间距中心在两立柱中心线上,并列两钩爪沿着运动路径通过门上方空隙深入门后,钩住门后的苗钵沿着轨迹路径向后拖拉,门被拖拉的苗钵挤压逐渐打开,当拖拉的苗钵通过弹簧控制门后,由于没有了钩爪拖动产生的挤压,门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挡住后面的苗钵,从而实现了钩爪将苗钵秧苗从秧苗放置斜板上勾取分离出来,沿着轨迹在向下倾斜的滑移板移动;

利用钩爪卡住秧苗沿着轨迹路径紧贴着一段向下倾斜的滑移板移动,秧苗在自重或脱钩栏挡后落入导向漏斗,在导向漏斗作用下形成根部朝下进入下漏导管,其特征在于滑移板表面光滑、向下倾斜,导向漏斗根据有无苗钵分为无苗钵式和有苗钵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滑移板上的左右拦挡导向板、钩爪出口豁口和漏斗放置中心位置的不同,两种漏洞的共同特点都是底部是圆形开口,上部也是相同直径的半圆,漏斗的前半个侧面为圆柱形,后半个侧面为斜坡到滑移板的下面,漏斗尺寸大小由每穴秧苗尺寸决定,在漏斗前面钩爪运动轨迹经过处开豁口,豁口大小尽量小些,无苗钵的导向漏斗在滑移板上的左右导向挡板为平行的两个平板,一块平档板连接二次拦挡立柱,另一块挡板与秧苗放置斜板秧苗根部侧的侧挡板在同一平面上,两个导向挡板都是底部固定在滑移板上,有苗钵秧苗的导向漏洞在滑移板上的导向板为倒八字型两块,倒八字形左右挡板中心与弹簧控制开合的门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倒八字的两块导向挡板底部固定在滑移板上,在钩爪进入挡栏门最高处稍高些位置设置一横栏,在钩爪左右两侧设置两根脱钩栏,脱钩栏上端连接于挡栏门上方设置的横栏上,下端连接于导向漏斗开的豁口下两侧,脱钩栏近似平行于钩爪移动轨迹,钩爪在钩取无钵体秧苗后贴着水平滑移板后退,进入导向漏斗正上方,在秧苗自重或脱钩栏拦挡作用下秧苗掉入导向漏斗,在导向漏斗倾斜面的作用下形成根部朝下的状态进入下漏导管;
④ꢀ
利用下漏导管使根部朝下的秧苗掉入漏管底部的坑穴,其特征在于漏管为两段套接,上漏管内径比导向漏斗底部漏孔稍大,并连接于导向漏斗,下漏管内径稍大于上漏管外径,上漏管下部套入下漏管,套接长度大于坑穴形成装置深度调节所需长度,下漏管底部连接于坑穴形成装置,对于锄铲式开沟装置,下漏管底部与开沟三角锥内部用螺栓或者钢丝等固定在一起,对于轮锥式坑穴形成装置,锥轮在连接驱动转轴的一侧是封闭的,在另一侧是敞开的,下漏导管从这个敞开的一侧伸进锥轮内部的凹槽中,并且接近凹槽底面,下漏导管固定在机架上,下漏导管不与锥轮连接,固定在机架上的下漏导管不影响锥轮的转动,下漏管底部一定范围内从中间剖开并取直,利于秧苗掉入坑穴后从漏管脱离,漏管整体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得秧苗在栽种机前进过程中掉入坑穴一瞬间形成比较接近竖直状态;

利用坑穴形成装置形成坑穴,使得漏管导下的秧苗落入其中形成栽种,其特征为根据有无地膜分为两种坑穴形成装置,无地膜的情况下使用播种机的锄铲式开沟器和后面配套八字形覆土斜板或者使用轮锥式坑穴形成装置,有地膜情况下采用轮锥式坑穴形成装置,轮锥式坑穴形成装置具有比较宽的金属轮缘,金属轮一侧固定连接传动轴,金属轮另一侧为开口的,在开口侧轮缘内表面一圈焊接成一个V字形平底沟槽,在平底沟槽底部开一定
大小的孔洞,用于秧苗从这个孔洞漏入坑穴,在金属轮外缘孔洞上安装可控开合的锥壳体,锥壳体为两个可对接在一起的半椎壳体组成,一个半椎体壳焊接于金属轮轮缘外侧孔洞前半个周圈,两半椎体的对接面平行于金属轮轴,另一个半个椎体壳放置于金属轮轮缘外侧孔洞后半部分,并且该半锥壳体后部焊接平行于轮轴的一轴,该半椎体壳可以绕该轴旋转,转轴安装于孔洞后边紧靠近孔洞,轴上焊接一横臂深入金属轮轮缘内部,金属轮轮缘开部分狭长孔洞为该横臂摆动提供空间,在金属轮轮缘内部设置一弹簧拉住该横臂,使得椎体壳呈保持闭合状态,在金属轮缘内该横臂附近另设一摇臂,摇臂底部铰接一滑块,该滑块在控制半锥壳开合的横臂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栽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秧苗放置供应系统,用于待栽种秧苗放置和将放置的秧苗移动到钩取秧苗的位置,位于栽种机的后部;秧苗导向系统,用于从秧苗放置系统中钩取的秧苗姿态调整,使得秧苗落入泥土中时根部朝下,所述系统位于栽种机中部,上端固定连接在秧苗放置供应系统前端底部;坑穴形成系统,用于秧苗栽种坑穴的形成,所述系统位于栽种机中部下方,上部连接秧苗导向系统底端;秧苗钩取系统,用于将秧苗从秧苗放置供应系统中勾出来,并沿着部分秧苗导向系统移动,使得秧苗在移动过程中受秧苗导向系统作用姿态调整,所述秧苗钩取系统位于栽种机中前部分,并且系统中的钩取钩爪(4)可以深入秧苗放置供应系统前部和沿着秧苗导向系统上部移动。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蔬菜栽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放置供应系统包括秧苗拦挡(2、26、28)、秧苗放置斜板(1)、机架(39)和驱动秧苗放置斜板(1)绕底部前沿转轴摇动系统;秧苗拦挡包括固定于秧苗放置斜板(1)上的侧拦挡板(2)和固定于秧苗放置斜板(1)底部前沿转轴上的拦挡门(26、28)两部分,秧苗拦挡两部分根据秧苗有无钵体分为韭菜类无钵体式和辣椒类有钵式,无钵体式为秧苗平躺在秧苗放置斜板(1)上,侧拦挡(2)板为两块平行的挡板,一块紧贴秧苗根部,一块靠近叶梢,两侧挡板的间距要稍大于秧苗最大高度,固定于转轴上的两立柱(板)(26),一根立柱(板)将根部挡住,另一根立柱(板)将叶部挡住,在两立柱(板)一定高度处设置一横栏(横板),该高度要大于钩爪(4)进入两立柱(板)的最大高度;有钵体式拦挡结构的秧苗竖向放置于秧苗放置斜板(1)上,拦挡门为两个立柱(26)和可以绕立柱(26)转动的两扇门(28),两立柱(26)间距大于1倍但小于1.5倍钵直径,两扇门(28)由弹簧控制保持常闭状态,秧苗放置斜板(1)上的侧栏板(2)呈漏斗状,漏斗底部两侧板间距等于两立柱(26)间距,并且各侧挡板底部贴近相应侧的立柱;秧苗放置斜板(1)底部前沿铰接于机架(39)的一横轴上,可以绕横轴转动,秧苗放置斜板(1)斜向上放置,后端部通过弹簧(29)固定连接在机架(39)上;后轮(3)驱动的秧苗放置斜板(1)绕底部前沿转轴摇动系统由秧苗放置斜板(1)与其后端部铰接的连杆(33)、固定转轴末端的曲柄(32)、固定于机架(39)上转轴(30)、固定于转轴另一端的链轮组(即变速自行车变速链轮)(12)、机架(39)、链条(41)、后轮(3)、后轮轴(38)及其上的链轮组(即变速自行车变速链轮)(1)组成,后轮(3)的转动通过链轮(12)和链条(41)带动曲柄(32)转动,进而通过连杆(33)带动秧苗放置斜板(1)绕其底部前沿转轴摇动。3.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蔬菜栽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导向系统包括滑移板(6)、导向漏斗(7)和卸苗栏(5)、下漏导管(8或9),当秧苗为韭菜类无苗钵秧苗时还包括二次拦挡立柱(31);滑移板(6)一端与秧苗放置斜板(1)底部前沿的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漏斗(7)后壁连接,导向漏斗(7)靠近滑移板(6)的后壁为斜面、其余三侧为近似垂直的结构,导向漏斗(7)前壁、两侧壁比与滑移板(6)连接的后壁稍高一些,两侧壁高出部分贴着滑移板(6)一定延伸,无苗钵导向漏斗的侧壁延伸为两侧壁平行延伸,其中一侧壁延伸到并与二次拦挡立柱(31)固定在一起,另一侧壁延伸对齐秧苗侧挡板(2)靠近秧苗根部的一侧板,并延伸到滑移板(6)端部,前壁在钩爪(4)经过的地方开豁口,卸苗栏(5)为两根平行于钩爪(4)运动轨迹平面的栏杆,卸苗栏(5)一端连接于挡栏门立柱(26)的横栏上,一端连接导向
漏斗(7)前壁豁口的外下侧角附近;下漏导管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防震
申请(专利权)人:常防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