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23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属于医疗用品领域,该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包括头带(1)和固定带(2),所述头带(1)与固定带(2)之间为可拆卸相连,使用时,将所述头带(1)绕在患者额头至后脑处,将固定带(2)绕在头部,两端与头带(1)固定。该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对头部敷料的固定效果好,而且没有整个覆盖头部,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头部由于其特殊形状,因而在进行敷料包扎时难于固定,头发也使药物难于粘贴,因此对于头部外伤的包扎方式有其特殊性。采用绷带包扎方式操作复杂,耗时长,而且较难压住;采用网兜帽具有加压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对于头发较长者常出现网套收缩、敷料在头发发生滑移等固定失效的情况,对于血迹污染者,需整体替换,且无法对逸出血液起到阻挡吸收作用;采用固定帽对于较小面积的敷料存在固定不稳的问题,而且较为浪费固定帽面料,患者头部长期被完全覆盖也会有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该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对头部敷料的固定效果好,而且没有整个覆盖头部,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包括头带和固定带,所述头带与固定带之间为可拆卸相连,使用时,将所述头带绕在患者额头至后脑处,将固定带绕在头部,两端与头带固定。固定带可对头部敷料处按压,通过头带来固定,既可以增强对药物的固定效果,又可以避免对患者头部整个覆盖,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进一步地,所述头带内侧设有一组由硅胶组成的防滑层。防滑层可增强头带与额头间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头带为环形闭合状。使用时,可直接套在额头上。进一步地,所述头带为长条带状,所述头带一端外侧设有第一毛绒层,另一端内侧设有第一粘连层。使用时,可将头带贴在额头,将第一毛绒层与第一粘连层粘合固定,可适用于不同头围的患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由一对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第二固定部两端,并且与第二固定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部与头带可拆卸相连。第一固定部与头带固定,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头部敷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由网状织布组成。网状织布透气,而且对于渗出的血水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二毛绒层和第二粘连层,所述第二毛绒层设于固定带端部外侧,所述第二粘连层设于固定带外侧靠近第二毛绒层处;所述头带侧面设有一对相对的开口,使用时,将第二毛绒层穿过开口与第二粘连层粘合即可。使用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头带与固定带之间可由夹子固定。使用灵活。进一步地,所述头带由吸水透气的棉质材料组成。可对患者头部包裹处的汗水或血水进行吸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该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对头部敷料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患者头部的包裹面积,对于患者的汗水或血水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本技术所述的头带也可单独使用,适用于额头边缘部位需要敷料的患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头带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头带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使用方法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使用方法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头带使用方法示意图。图中:1头带、11第一毛绒层、12第一粘连层、13防滑层、14开口、2固定带、21第一固定部、211第二毛绒层、212第二粘连层、22第二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包括头带1和固定带2,所述头带1由吸水透气的棉质材料组成,所述头带1为环形闭合状,如图2所示,所述头带1内侧设有一组由硅胶组成的防滑层13;所述固定带2由一对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21设于第二固定部22两端,并且与第二固定部2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部21包括第二毛绒层211和第二粘连层212,所述第二毛绒层211设于固定带2端部外侧,所述第二粘连层212设于固定带2外侧靠近第二毛绒层211处;所述头带1侧面设有一对相对的开口14,使用时,将所述头带1绕在患者额头至后脑处,将固定带2绕在头部敷料处,将固定带2两端的第二毛绒层211均穿过开口14与第二粘连层212粘合即可,如图4-5所示。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包括头带1和固定带2,所述头带1由吸水透气的棉质材料组成,所述头带1内侧设有一组由硅胶组成的防滑层13,所述头带1为长条带状,所述头带1一端外侧设有第一毛绒层11,另一端内侧设有第一粘连层12,如图3所示,所述头带1侧面设有一对相对的开口14;所述固定带2由一对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21设于第二固定部22两端,并且与第二固定部2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部21与头带1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固定部22由网状织布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21包括第二毛绒层211和第二粘连层212,所述第二毛绒层211设于固定带2端部外侧,所述第二粘连层212设于固定带2外侧靠近第二毛绒层211处;使用时,将所述头带1绕在患者额头至后脑处,第一毛绒层11与第一粘连层12粘连固定,将第二固定部22绕在头部敷料处,固定带2两端的第二毛绒层211穿过开口14与第二粘连层212粘合即可,如图4-5所示。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包括头带1和固定带2,所述头带1由吸水透气的棉质材料组成,所述头带1为环形闭合状,如图2所示,所述头带1内侧设有一组由硅胶组成的防滑层13,所述固定带2由一对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21设于第二固定部22两端,并且与第二固定部2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部22由网状织布组成,所述头带1与固定带2之间可由夹子固定,使用时,将所述头带1绕在患者额头至后脑处,将固定带2的第二固定部22绕在头部敷料处,两端与头带1由夹子固定。夹子为普通的市售夹子即可。实施例4如图1所示,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包括头带1和固定带2,所述头带1由吸水透气的棉质材料组成,所述头带1为长条带状,所述头带1一端外侧设有第一毛绒层11,另一端内侧设有第一粘连层12,如图3所示,所述头带1内侧设有一组由硅胶组成的防滑层13,所述固定带2由一对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21设于第二固定部22两端,并且与第二固定部2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部22由网状织布组成,所述头带1与固定带2之间可由夹子固定,使用时,将所述头带1绕在患者额头至后脑处,使第一毛绒层11与第一粘连层12粘连,将固定带2的第二固定部22绕在头部敷料处,两端与头带1由夹子固定。夹子为普通的市售夹子即可。实施例5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更改例,本实施例中不包含固定带2,仅有头带1,适用于额头边缘需要敷料的患者使用,所述头带1由吸水透气的棉质材料组成,所述头带1为环形闭合状,如图2所示,所述头带1内侧设有一组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带(1)和固定带(2),所述头带(1)与固定带(2)之间为可拆卸相连,使用时,将所述头带(1)绕在患者额头至后脑处,将固定带(2)绕在头部,两端与头带(1)固定;所述头带(1)内侧设有一组由硅胶组成的防滑层(13);所述固定带(2)由一对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21)设于第二固定部(22)两端,并且与第二固定部(2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部(21)与头带(1)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固定部(21)包括第二毛绒层(211)和第二粘连层(212),所述第二毛绒层(211)设于固定带(2)端部外侧,所述第二粘连层(212)设于固定带(2)外侧靠近第二毛绒层(211)处;所述头带(1)侧面设有一对相对的开口(14),使用时,将第二毛绒层(211)穿过开口(14)与第二粘连层(212)粘合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敷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带(1)和固定带(2),所述头带(1)与固定带(2)之间为可拆卸相连,使用时,将所述头带(1)绕在患者额头至后脑处,将固定带(2)绕在头部,两端与头带(1)固定;所述头带(1)内侧设有一组由硅胶组成的防滑层(13);所述固定带(2)由一对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21)设于第二固定部(22)两端,并且与第二固定部(2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部(21)与头带(1)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固定部(21)包括第二毛绒层(211)和第二粘连层(212),所述第二毛绒层(211)设于固定带(2)端部外侧,所述第二粘连层(212)设于固定带(2)外侧靠近第二毛绒层(211)处;所述头带(1)侧面设有一对相对的开口(14),使用时,将第二毛绒层(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