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
技术介绍
1、创伤救治物资车是一种整合储物工具,用于急诊救治或紧急抢救时提供各种医疗物资和清创平台,能够解决现在大部分医院使用储物柜、储物架,物资分散的问题,大大节约了获取医疗物资的时间。
2、然而,现在的创伤救治物资车储物方法为货架式、抽屉式和柜式,前者容易积灰,且不能移动,后二者打开时经常碰撞周围医护人员或器材,狭小空间进出难,使用不便。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创伤救治物资车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3、现在的创伤救治物资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现在的创伤救治物资车大多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现在的储物方法为货架式、抽屉式和柜式,前者容易积灰,且不能移动,后二者打开时经常碰撞周围医护人员或器材,狭小空间进出难,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采用封闭储物和上拉式开门结构,形态为长方体,很好的保存医疗物资,同时开门位置高,空间过窄时可以占用病床上方空间开门,不会因空间过窄而无法开门,不占据下层空间,不会碰撞隔壁病床或者附近仪器,医护人员也不会因为没注意而磕碰,使用方便。
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包括:
3、车架,包括并列布置的储物柜和清创部,所述清创部顶部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底部设置有污物桶;
4、翻板,其设置于储物柜顶部;
5、置物架
6、滑动盖板,其覆盖布置于漏斗顶部,所述滑动盖板与车架滑动接触。
7、本技术中所述创伤救治物资车的设置,其采用封闭储物和上拉式开门结构,很好的保存医疗物资,同时开门位置高,空间过窄时可以占用病床上方空间开门,不会因空间过窄而无法开门,不占据下层空间,不会碰撞隔壁病床或者附近仪器,医护人员也不会因为没注意而磕碰,使用方便。
8、本技术中所述的车架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9、本技术中所述万向轮的设置,方便移动。
10、本技术中所述的车架底部设置有配重。
11、本技术中配重的设置,避免病人或医护人员意外碰撞置物架导致倾侧。
12、本技术中所述的漏斗包括漏斗主体和导流板,所述漏斗主体设置于所述清创部顶部,所述漏斗主体顶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覆盖漏斗主体,所述导流板中心高度小于导流板边缘高度,所述导流板中心开设有槽口。
13、本技术中所述漏斗的设置,采用导流板缓解冲击,避免血液飞溅造成伤口二次感染或感染医护人员。
14、本技术中所述的滑动盖板一侧设置有拉手。
15、本技术中所述的滑动盖板两侧设置有限位块。
16、本技术中所述清创部的工作方法包括:
17、步骤一:将物资车拖至抢救室床旁;
18、步骤二:抽拉开所述滑动盖板,显露漏斗,将患者肢体置于漏斗上部进行清创操作,清创所致污物由导流板流入下方已套好垃圾袋的污物桶内,其中,清创包置于盖板上,使用过的利器临时置于利器格;
19、步骤三:清创并抢救结束后,由专人收取污物桶内污物并收取临时利器格内利器;
20、步骤四:如进行深静脉置管、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穿刺等操作时也可以利用滑动盖板作为操作台面。
21、本技术中所述拉手的设置,方便拉开,同时滑动盖板不脱离清创部,为病人提供趴伏或部分身体的支撑点,方便清创动作。
22、本技术中所述的翻板包括翻板主体、临时利器格和限位链,所述翻板主体一侧铰接设置于储物柜上,所述翻板主体上铺设有临时利器格;所述翻板主体上设置有限位链,所述限位链一端固定于储物柜内侧,所述限位链另一端固定于翻板主体上,所述翻板主体开合角度为90°-270°。
23、本技术中所述的翻板主体也可以使用铰链连接储物柜,所述铰链开合角度为90°-270°。
24、本技术中所述翻板的设置,将翻板改成成临时利器格,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临时平台,方便医护人员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缝针、安瓿瓶等利器,或者铺设无菌布后放置未使用的器械方便随时取用。
25、本技术中所述的临时利器格为多个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呈阵列布置。
26、本技术中所述的矩形凹槽尺寸根据常用器械大小加工。
27、本技术中所述临时利器格的设置,采用凹凸结构,使器械不易掉落。
28、本技术中所述的置物架包括限位滑轨、升降杆、置物架主体和止动机构,所述储物柜内表面一侧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固定设置有置物架主体;所述升降杆内部设置有止动机构,所述止动机构输出端与限位滑轨配合。
29、本技术中所述的置物架主体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
30、本技术中所述置物架的设置,通过止动机构随升随停,一方面利用机械结构和人工施力,抬升速度快,另一方面利用棘齿可以停止在任意高度,不需要医护人员控制力度,不需要完全抬升,也不用担心置物架掉落,可以多次抬升,很好的符合急救的快节奏,并解决了不同医护人员身高不同、力量不同的问题,使用方便。
31、本技术中所述的止动机构包括止动杆、握持杆、棘齿条和握持开槽,所述升降杆包括升降部和门条,所述升降部与限位滑轨,所述止动杆设置于所述升降部内,所述止动杆与所述升降部水平滑动配合,所述门条连接所述升降部,所述握持杆设置于所述门条内,所述握持杆与所述门条垂直滑动配合,所述握持杆与止动杆之间通过斜楔面接触;所述门条中段设置有握持开槽;
32、所述止动杆一侧设置有棘齿条,所述棘齿条穿出升降杆,所述限位滑轨上设置有与棘齿条配合的凹陷;所述止动杆另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压迫止动杆和升降杆。
33、本技术中所述的升降方法包括:打开翻板,向上抬起握持杆,所述握持杆受力抬起,并通过止动杆收起棘齿条,使置物架主体可以移动,当置物架主体移动至合适位置,或者力竭时,放开握持杆,棘齿条弹出,与限位滑轨卡死;当需要收回置物架时,再次抬起握持杆。
34、本技术中所述的门条采用多个,所述握持杆采用多个,所述握持杆相互连接。
35、本技术中所述握持杆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施力。
36、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7、1、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采用封闭储物和上拉式开门结构,很好的保存医疗物资,同时开门位置高,空间过窄时可以占用病床上方空间开门,不会因空间过窄而无法开门,不占据下层空间,不会碰撞隔壁病床或者附近仪器,医护人员也不会因为没注意而磕碰,使用方便。
38、2、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底部设置有配重(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3)包括漏斗主体(31)和导流板(32),所述漏斗主体(31)设置于所述清创部顶部,所述漏斗主体(31)顶部设置有导流板(32),所述导流板(32)覆盖漏斗主体(31),所述导流板(32)中心高度小于导流板(32)边缘高度,所述导流板(32)中心开设有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盖板(8)一侧设置有拉手(8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板(5)包括翻板主体(51)、临时利器格(52)和限位链(53),所述翻板主体(51)一侧铰接设置于储物柜(2)上,所述翻板主体(51)上铺设有临时利器格(52);所述翻板主体(51)上设置有限位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临时利器格(52)为多个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呈阵列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架(6)包括限位滑轨(61)、升降杆(62)、置物架主体(63)和止动机构(64),所述储物柜(2)内表面一侧设置有限位滑轨(61),所述限位滑轨(61)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杆(62),所述升降杆(62)上固定设置有置物架主体(63);所述升降杆(62)内部设置有止动机构(64),所述止动机构(64)输出端与限位滑轨(61)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动机构(64)包括止动杆(641)、握持杆(642)、棘齿条(643)和握持开槽(644),所述升降杆(62)包括升降部和门条,所述升降部与限位滑轨(61),所述止动杆(641)设置于所述升降部内,所述止动杆(641)与所述升降部水平滑动配合,所述门条连接所述升降部,所述握持杆(642)设置于所述门条内,所述握持杆(642)与所述门条垂直滑动配合,所述握持杆(642)与止动杆(641)之间通过斜楔面接触;所述门条中段设置有握持开槽(64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条采用多个,所述握持杆(642)采用多个,所述握持杆(642)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底部设置有配重(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3)包括漏斗主体(31)和导流板(32),所述漏斗主体(31)设置于所述清创部顶部,所述漏斗主体(31)顶部设置有导流板(32),所述导流板(32)覆盖漏斗主体(31),所述导流板(32)中心高度小于导流板(32)边缘高度,所述导流板(32)中心开设有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盖板(8)一侧设置有拉手(8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救治物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板(5)包括翻板主体(51)、临时利器格(52)和限位链(53),所述翻板主体(51)一侧铰接设置于储物柜(2)上,所述翻板主体(51)上铺设有临时利器格(52);所述翻板主体(51)上设置有限位链(53),所述限位链(53)一端固定于储物柜(2)内侧,所述限位链(53)另一端固定于翻板主体(51)上,所述翻板主体(51)开合角度为90°-27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