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纯碱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设备和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90623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6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检测纯碱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纯碱企业产生的排放气体进行检测,生成排放气体光谱;提取该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确定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将该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分类算法网络中;基于该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检测该排放气体中是否含有上述一氧化碳;响应于检测到该排放气体中含有该一氧化碳,确定该一氧化碳的排放量。该实施方式实现了对纯碱企业中一氧化碳排放量有效的检测,对一氧化碳的处理与回收有着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了环境质量。提高了环境质量。提高了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纯碱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设备和介质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检测纯碱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纯碱工业排放的废气也日趋增多。其中一氧化碳的排放尤为明显。对于纯碱企业排放的一氧化碳,一般人们对一氧化碳进行处理或提纯重利用。这需要确定纯碱工业生产一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人们想要一种更为方便、有效的方法来检测纯碱企业中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0004]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检测纯碱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5]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纯碱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纯碱企业产生的排放气体进行检测,生成排放气体光谱;提取上述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确定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将上述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分类算法网络中;基于上述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检测上述排放气体中是否含有上述一氧化碳;响应于检测到上述排放气体中含有上述一氧化碳,确定上述一氧化碳的排放量。
[0006]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纯碱企业产生的排放气体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生成排放气体光谱,为确定上述排放气体组成成分做准备。提取上述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目的为通过各个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来判断上述排放气体的组成成分。确定上述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目的是提供上述一氧化碳时域特征作为分类算法网络的标签,为检测上述排放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做准备。将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输入预先训练好的上述分类算法网络中,通过上述分类算法网络来检测出是否排放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加入上述分类算法网络大大提升了一氧化碳的检测速度和提高了检测精度。最后响应于检测到上述排放气体中含有上述一氧化碳,确定上述一氧化碳的排放量。
附图说明
[0007]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0008]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检测纯碱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0009]图2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0011]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2]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0013]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0014]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001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0016]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检测纯碱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100。该检测纯碱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101,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排放气体检测,生成排放气体光谱。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纯碱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计算设备)利用上述红外光谱技术对纯碱企业产生的上述排放气体进行检测,生成与上述排放气体相对应的排放气体光谱。其中,上述纯碱企业可以是任意生产纯碱的企业。
[0019]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纯碱企业产生的上述排放气体收到波数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上述排放气体吸收了特征波数的光能,则此波数区域的透过光强度会衰弱,将上述红外光的百分透射比与波数绘制成曲线,则可得到上述排放气体的红外光谱图。其中,上述波数是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光谱学中的频率单位。波数等于真实频率除以光速,即波长的倒数,或在光的传播方向上每单位长度内的光波数。在波传播的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波周数目称为波数,其倒数称为波长。除此之外,波数表示排放气体光谱吸收峰的位置。上述特征波数为气体吸收上述红外光最强的波数。上述红外光的百分透射比即透过率,表示吸收红外光的强度。
[0020]步骤102,提取上述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步骤101得到的上述排放气体光谱,通过分析上述排放气体光谱的波峰特征、波谷特征和拐点特征来提取上述排放气体的时域特征。提取手段可以是观察上述排放气体光谱并记录时域特征信息。其中,波峰特征是指波在一个波长的范围内,波幅的最大值,与之相对的最小值则被称为波谷特征。拐点特征为图像中连续曲线的凹弧与凸弧的分界点。其中,以横波为例,突起的最高点就是波峰,陷下的最低点就是波谷。提取到的上述时域特征包含排放气体组成成分信息,可以通过分析上述排放气体组成成分信息来判断上述排放气体的组成成分。
[0022]步骤103,确定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步骤102得到的上述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可以判断出
上述排放气体组成成分。在其基础上,需要获取至少两种气体的时域特征信息才能对比出排放气体的组成。所以纯碱企业中排放气体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就需要得到上述一氧化碳的波峰特征、波谷特征和拐点特征。其中,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的确定方式可以通过网上检索、图书馆查阅的方式来确定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
[0024]步骤104,将上述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分类算法网络中。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步骤102得到的上述排放气体的时域特征和基于步骤103得到的上述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将上述排放气体的时域特征作为上述预先训练好的分类算法网络的输入。将上述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作为标签。
[0026]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训练上述分类算法网络。例如分类算法网络为支持向量机网络,包括:获取至少两种气体的时域特征,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纯碱企业一氧化碳气体排放量的方法,包括: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纯碱企业产生的排放气体进行检测,生成排放气体光谱;提取所述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确定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将所述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分类算法网络中;基于所述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检测所述排放气体中是否含有所述一氧化碳;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排放气体中含有所述一氧化碳,确定所述一氧化碳的排放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纯碱企业产生的排放气体进行检测,生成排放气体光谱,包括:响应于所述纯碱企业生产的所述排放气体受到波数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所述排放气体吸收特征波数的光能,波数区域的透过光强度会衰弱;将所述红外光的百分投射比与波数绘制成曲线,得到所述排放气体的光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所述排放气体光谱的时域特征,包括:提取所述排放气体光谱的以下特征的至少一项:波峰特征,波谷特征,拐点特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类算法网络是通过如下步骤训练得到的:获取至少两种气体的时域特征,其中,所述至少两种气体包括一氧化碳;将所述至少两种气体的时域特征转化为向量形式的数据,对转化后数据进项标准化处理,转化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数据集;将经过数据处理后的所述至少两种气体的时域特征输入至所述分类算法网络中,其中,所述分类算法网络的标签采用所述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对所述分类算法网络进行训练,直到得到训练完成的所述分类算法网络,其中,当排放气体为一氧化碳时,所述训练完成的所述分类算法网络的输出1,当排放气体不是一氧化碳时,所述训练完成的所述分类算法网络的输出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类算法网络包括以下之一: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网络,逻辑回归,神经网络。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所述排放气体中是否含有所述一氧化碳,包括:基于所述一氧化碳的时域特征,通过所述分类算法网络输出结果为0或1来检测是否含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涵郭玥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