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检测方法、控制器和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290586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检测方法、控制器和车辆,温度检测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上拉电阻,其第一端用于输入基准电压;下拉电阻,其第一端与上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其第二端接地;热敏电阻,热敏电阻与下拉电阻并联;至少一个上拉辅助电阻模块,上拉辅助电阻模块与上拉电阻并联,上拉辅助电阻模块包括串联的上拉辅助开关和上拉辅助电阻;至少一个下拉辅助电阻模块,下拉辅助电阻模块与下拉电阻并联,下拉辅助电阻模块包括串联的下拉辅助开关和下拉辅助电阻;采集模块,采集模块与下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电压值确定对应的温度值。该电路能够有效地确保NTC全温度范围的精度达到最大。地确保NTC全温度范围的精度达到最大。地确保NTC全温度范围的精度达到最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检测方法、控制器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检测电路、一种温度检测方法、一种控制器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三电(包括电驱动、电池和电控系统)的整车控制器中,用于进行温度的检测。NTC的特点是随着温度的上升,其阻值逐渐减小,阻值范围从几百Ω到几百KΩ变化。
[0003]目前,NTC温度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是将基准电压U、上拉电压R1、下拉电阻R2与NTC通过串并联连接,通过AD采集芯片的AD端口进行检测,因NTC阻值随着温度变化,造成AD端口采集到不同的分压,通过NTC的R-T(阻值-温度对应表)得到AD端口采集到的分压对应的阻值,最终确认温度。在采样过程中,温度采集的精度与AD采样芯片的位数、NTC本体误差、上下拉电阻的误差等部分造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温度检测电路,能够有效地确保NTC全温度范围的精度达到最大。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温度检测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输入基准电压;下拉电阻,所述下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下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下拉电阻并联;至少一个上拉辅助电阻模块,所述上拉辅助电阻模块与所述上拉电阻并联,所述上拉辅助电阻模块包括串联的上拉辅助开关和上拉辅助电阻;至少一个下拉辅助电阻模块,所述下拉辅助电阻模块与所述下拉电阻并联,所述下拉辅助电阻模块包括串联的下拉辅助开关和下拉辅助电阻;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下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电压值确定对应的温度值。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温度检测电路,通过增设包括串联的上拉辅助开关和上拉辅助电阻的至少一个上拉辅助电阻模块,包括串联的下拉辅助开关和下拉辅助电阻的至少一个下拉辅助电阻模块,上拉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输入基准电压,下拉电阻的第一端与上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下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热敏电阻与下拉电阻并联,至少一个上拉辅助电阻模块均与上拉电阻并联,至少一个下拉辅助电阻模块均与下拉电阻并联,采集模块与下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电压值确定对应的温度值。由此,该电路能够有效地确保NTC全温度范围的精度达到最大。
[0011]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温度检测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上拉辅助电阻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下拉辅助电阻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温度检测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上拉辅助开关和所述下拉辅助开关均断开时所述采集模块确定的第一温度值,若所述第一温度值位于预设的第一温度范围内,则将所述第一温度值作为目标温度值输出,所述第一温度范围为所述上拉辅助开关和所述下拉辅助开关均断开时,所述采集模块确定的温度值的误差小于第一误差阈值对应的温度范围。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温度值位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外,则获取所述上拉辅助开关和所述下拉辅助开关均闭合时所述采集模块确定的第二温度值,若所述第二温度值位于预设的第二温度范围内,则将所述第二温度值作为目标温度值输出,所述第二温度范围为所述上拉辅助开关和所述下拉辅助开关均闭合时,所述采集模块确定的温度值的误差小于第二误差阈值对应的温度范围。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温度值位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外,则将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平均值作为目标温度值输出。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采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采集到的电压值确定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确定对应的温度值。
[001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度检测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温度检测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中上拉辅助电阻模块的数量为一个,下拉辅助电阻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温度检测方法包括:获取上拉辅助开关和下拉辅助开关均断开时采集模块确定的第一温度值;若所述第一温度值位于预设的第一温度范围内,则将所述第一温度值作为目标温度值输出,所述第一温度范围为所述上拉辅助开关和所述下拉辅助开关均断开时,所述采集模块确定的温度值的误差小于第一误差阈值对应的温度范围。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温度检测方法,获取上拉辅助开关和下拉辅助开关均断开时采集模块确定的第一温度值,若第一温度值位于预设的第一温度范围内,则将第一温度值作为目标温度值输出,第一温度范围为上拉辅助开关和下拉辅助开关均断开时,采集模块确定的温度值的误差小于第一误差阈值对应的温度范围。由此,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确保NTC全温度范围的精度达到最大。
[0018]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温度检测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温度检测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温度值位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外,则获取所述上拉辅助开关和所述下拉辅助开关均闭合时所述采集模块确定的第二温度值;若所述第二温度值位于预设的第二温度范围内,则将所述第二温度值作为目标温度值输出,所述第二温度范围为所述上拉辅助开关和所述下拉辅助开关均闭合时,所述采集模块确定的温度值的误差小于第二误差阈值对应的温度范围。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温度检测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二温度值位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外,则将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平均值作为目标温度值输出。
[002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控制器,其包括上述的温度
检测电路。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上述的温度检测电路,能够有效地确保NTC全温度范围的精度达到最大。
[002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控制器。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上述的控制器,能够有效地确保NTC全温度范围的精度达到最大。
[0025]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6]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7]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NTC温度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0028]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NTC温度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输入基准电压;下拉电阻,所述下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下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下拉电阻并联;至少一个上拉辅助电阻模块,所述上拉辅助电阻模块与所述上拉电阻并联,所述上拉辅助电阻模块包括串联的上拉辅助开关和上拉辅助电阻;至少一个下拉辅助电阻模块,所述下拉辅助电阻模块与所述下拉电阻并联,所述下拉辅助电阻模块包括串联的下拉辅助开关和下拉辅助电阻;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下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电压值确定对应的温度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辅助电阻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下拉辅助电阻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温度检测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上拉辅助开关和所述下拉辅助开关均断开时所述采集模块确定的第一温度值,若所述第一温度值位于预设的第一温度范围内,则将所述第一温度值作为目标温度值输出,所述第一温度范围为所述上拉辅助开关和所述下拉辅助开关均断开时,所述采集模块确定的温度值的误差小于第一误差阈值对应的温度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温度值位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外,则获取所述上拉辅助开关和所述下拉辅助开关均闭合时所述采集模块确定的第二温度值,若所述第二温度值位于预设的第二温度范围内,则将所述第二温度值作为目标温度值输出,所述第二温度范围为所述上拉辅助开关和所述下拉辅助开关均闭合时,所述采集模块确定的温度值的误差小于第二误差阈值对应的温度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
申请(专利权)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