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加热机构的烟气脱硫系统尾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49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加热机构的烟气脱硫系统尾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液槽、弹性集风袋、三通管道和检测液槽加热机构,检测液槽内装有检测反应液,检测反应液的液位下设有气流导入管出风口,气流导入管的进风口与吸收塔的洁净空气排出口相连,检测液槽的排气口则通过连接管道与三通管道的进气头相连,弹性集风袋设置在连接管道中部,三通管道的还包括了回气头和排气头,回气头与吸收塔的烟气输入管道相连,排气头则与工厂干净气体排放通道连通,三通管道的每一个头处均设有电磁阀,所述检测液槽加热机构为加热管排,加热管排设置在检测液槽的底部。解决现有脱硫塔脱硫后普遍不对脱硫后的气体进行检测以及在天气冷时存在检测结果不准确情况的问题。准确情况的问题。准确情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加热机构的烟气脱硫系统尾气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硫系统领域,具体涉及带加热机构的烟气脱硫系统尾气检测装置。
[0002]
技术介绍

[0003]干燥塔炉烟气脱硫系统是一种常用的烟气处理系统,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碱性物质(通常是碱溶液,更多情况是碱的浆液)与烟道气在喷雾塔中相遇,烟道气中SO2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种稀酸溶液,然后与溶解在水中的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从水溶液中析出,析出情况取决于溶液中存在的不同盐的相对溶解性。
[0004]但是现有的干燥塔炉烟气脱硫系统普遍存在脱硫效率不高,以及脱硫不彻底的问题,这样脱硫后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对环境是极其不好的,而在加入检测机构后,由于是要检测烟气中的化学成分,所以会用到检测液,而部分化学反应在温度过低的时不易发生,所以在冬天或者天气冷时使用往往会存在不灵敏的情况。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加热机构的烟气脱硫系统尾气检测装置,解决现有脱硫塔脱硫后普遍不对脱硫后的气体进行检测便直接排入大气以及现有检测机构在天气冷时存在检测结果不准确情况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加热机构的烟气脱硫系统尾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液槽、弹性集风袋、三通管道和检测液槽加热机构,所述检测液槽内装有检测反应液,检测反应液的液位下设有气流导入管出风口,气流导入管的进风口与吸收塔的洁净空气排出口相连,所述检测液槽的排气口则通过连接管道与三通管道的进气头相连,弹性集风袋设置在连接管道中部,所述三通管道的还包括了回气头和排气头,其中回气头与吸收塔的烟气输入管道相连,排气头则与工厂干净气体排放通道连通,三通管道的每一个头处均设有电磁阀,所述检测液槽加热机构为加热管排,所述加热管排设置在检测液槽的底部,加热管排与烟气脱硫系统吸收塔的余热回收烟气管相连通,所述加热管排的内壁上设有内壁突刺排,内壁突刺排环绕加热管排的管壁均匀设置,相邻的内壁突刺排之间交错设置。
[0008]能通过检测液槽对脱硫后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达标,便打开排气头处的电磁阀,脱硫后的较为干净的气体便能顺利的排入大气,而检测如果不达标,则关闭排气头处的电磁阀,同时打开回气头处的电磁阀,将不达标的气体重新引入脱硫塔进行二次脱硫,这样就能保证排入大气的气体更干净,更环保,由于用试剂检测脱硫后的气体是需要一定时间来判定其是否达标的,但是脱硫后的气体会不断的进入检测液槽然后进入连接管道,所以为了缓解气体压力,设置了弹性集风袋,该弹性集风袋可以用弹性很好的橡胶制成,在天气冷时,能利用脱硫系统中有余热的烟气通过加热管排对检测液槽进行加热,保证了其检测的
灵敏性,而且是对其系统本身的余热进行利用,不会浪费能源,而设置在加热管排内壁的内壁突刺排能增加热接触面,使加热管排的外壁快速热起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检测液槽的加液口设置在槽顶,检测液槽的排液排渣口则设置在检测液槽侧面的底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弹性集风带为双层结构。
[0011]这样弹性集风袋更为耐用,不易因为压力而破碎。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弹性集风袋的外部还罩设有防爆裂箱。
[0013]这样能在发生破裂后,起到防护的作用,提高了安全性,还能防止烟气外泄。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回气头与吸收塔的烟气输入管道相连的管道中部设有气泵。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检测液槽的下部均匀的设有水平挡板,水平挡板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交错设置,左挡板与检测液槽右侧之间留有气体通过开口,右挡板与检测液槽左侧之间留有气体通过开口,在检测液槽的下部形成纵截面为“S”形的气体通路,所述气流导入管出风口位于最低一块水平挡板的下方。
[0016]这样能减缓气流通过检测液槽内试剂的时间,使检测效果更准确,同时也能减少弹性集风带承受压力的时间,使其更耐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气流导入管的中部设有除尘器。
[0018]能对进入检测液槽内的气体进行事先的除尘。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1.能对吸收塔出来的气体进行检测,然后再根据检测情况,选择是否重新脱硫。
[0020]2.结构简单,不用单心气体压力过大导致连接管道炸裂。
[0021]3.增加了气体进入检测液槽后的反应时间,结果更准确,还能减少弹性集风带承受压力的时间,使其更耐用。
[0022]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具体实施例1:图1示出了一种带加热机构的烟气脱硫系统尾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液槽1、弹性集风袋2、三通管道3和检测液槽加热机构10,所述检测液槽1内装有检测反应液,检测反应液的液位下设有气流导入管出风口,气流导入管4的进风口与吸收塔的洁净空气排出口相连,所述检测液槽1的排气口则通过连接管道5与三通管道3的进气头相连,弹性集风袋2设置在连接管道5中部,所述三通管道3的还包括了回气头和排气头,其中回气头与吸收塔的
烟气输入管道相连,排气头则与工厂干净气体排放通道连通,三通管道3的每一个头处均设有电磁阀6,所述检测液槽加热机构10为加热管排,所述加热管排设置在检测液槽1的底部,加热管排与烟气脱硫系统吸收塔的余热回收烟气管相连通。
[0027]能通过检测液槽对脱硫后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达标,便打开排气头处的电磁阀,脱硫后的较为干净的气体便能顺利的排入大气,而检测如果不达标,则关闭排气头处的电磁阀,同时打开回气头处的电磁阀,将不达标的气体重新引入脱硫塔进行二次脱硫,这样就能保证排入大气的气体更干净,更环保,由于用试剂检测脱硫后的气体是需要一定时间来判定其是否达标的,但是脱硫后的气体会不断的进入检测液槽然后进入连接管道,所以为了缓解气体压力,设置了弹性集风袋,该弹性集风袋可以用弹性很好的橡胶制成,在天气冷时,能利用脱硫系统中有余热的烟气通过加热管排对检测液槽进行加热,保证了其检测的灵敏性,而且是对其系统本身的余热进行利用,不会浪费能源,而设置在加热管排内壁的内壁突刺排能增加热接触面,使加热管排的外壁快速热起来。
[0028]具体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检测液槽1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检测液槽1的加液口设置在槽顶,检测液槽1的排液排渣口则设置在检测液槽侧面的底部。
[0029]具体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弹性风袋2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弹性集风带2为双层结构。
[0030]这样弹性集风袋更为耐用,不易因为压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加热机构的烟气脱硫系统尾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液槽(1)、弹性集风袋(2)、三通管道(3)和检测液槽加热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液槽(1)内装有检测反应液,检测反应液的液位下设有气流导入管出风口,气流导入管(4)的进风口与吸收塔的洁净空气排出口相连,所述检测液槽(1)的排气口则通过连接管道(5)与三通管道(3)的进气头相连,弹性集风袋(2)设置在连接管道(5)中部,所述三通管道(3)的还包括了回气头和排气头,其中回气头与吸收塔的烟气输入管道相连,排气头则与工厂干净气体排放通道连通,三通管道(3)的每一个头处均设有电磁阀(6),所述检测液槽加热机构(10)为加热管排,所述加热管排设置在检测液槽(1)的底部,加热管排与烟气脱硫系统吸收塔的余热回收烟气管相连通,所述加热管排的内壁上设有内壁突刺排,内壁突刺排环绕加热管排的管壁均匀设置,相邻的内壁突刺排之间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热机构的烟气脱硫系统尾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液槽(1)的加液口设置在槽顶,检测液槽(1)的排液排渣口则设置在检测液槽侧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利弘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