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44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3
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方的半密封筒、设于半密封筒开口侧的盖子,所述半密封筒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盖子上设有进泥管、用于添加絮凝剂的添加管、用于对半密封筒进行充气加压的进气管以及排水观测装置,所述排水观测装置包括:用于使半密封筒内泥浆受压进入的充泥管、排水管,所述充泥管一端插入盖子后伸入半密封筒内,另一端部设有一密封壁,该密封壁内侧设有一透水石,且该密封壁上设有一用于使水透过的圆孔,所述排水管通过该圆孔与充泥管连通。该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通过观察排水管侧的液面高度,即可快速准确的选择出所需要的絮凝剂,在节约工时的同时节约了人力。的同时节约了人力。的同时节约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进程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港口航道的新建、拓宽、湖泊清淤等工程项目也随之陆续开展,每年因此而产生的疏浚淤泥达数十亿立方米之巨,同时因工程建设也会有大量的工程泥浆无处安置(以下将疏浚泥浆以及工程泥浆统称为超高含水率淤泥浆),巨量超高含水率淤泥浆的末端处置难题一直困扰着工程界。目前,对于超高含水率淤泥浆的处理方式有通过板框式压缩机实现对超高含水率淤泥浆的脱水减量化处理,为了提高淤泥浆的脱水效率,寻求资源化利用途径,往往会在淤泥浆中加入其它试剂,如絮凝剂。絮凝剂的种类及掺量选择对处理的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0003]目前工程现场用于快速确定絮凝剂的种类及掺量方法有烧杯试验等。烧杯试验中将同一种絮凝剂的不同掺量或者不同种的絮凝剂的相同掺量加入若干个装有相同体积的泥浆的烧杯中,搅拌后静置一定时间观察上清液来判断絮凝剂效果,从而确定絮凝剂的种类与掺量。烧杯试验存在以下两大不足之处:(1)不精确,当泥浆中含水量较小是泥水分界面是不明显的,难以区分效果好坏;(2)烧杯试验中泥浆处于自重状态,这与板框式压滤机的荷载状态截然不同。因此急需一种在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快速精确选择絮凝剂的选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通过将工程泥浆和絮凝剂进行充分搅拌后,通过压力泵充气使半密封筒内泥浆受压,从而使受压的泥浆进入充泥管内,沿着透水石排出至排水管内,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越多,排水管液面相对较高,说明此絮凝剂的效果越好,因此可快速准确选择出絮凝剂,节约了时间。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方的半密封筒、设于半密封筒开口侧的盖子,所述半密封筒的底部设有通过电机控制的转轴,该转轴侧壁均匀设有至少三个搅拌棒,所述盖子上设有用于使工程泥浆进入半密封筒内的进泥管、用于添加絮凝剂的添加管、用于对半密封筒进行充气加压的进气管以及排水观测装置,所述进泥管、添加管、进气管上均设有阀门,且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连接一压力泵,所述排水观测装置包括:用于使半密封筒内泥浆受压进入的充泥管、外壁设有刻度的排水管,所述充泥管一端插入盖子后伸入半密封筒内,另一端部设有一密封壁,该密封壁内侧设有一透水石,且该密封壁上开设有一用于使水透过的圆孔,所述排水管通过该圆孔与充泥管连通。
[0006]特别的,所述半密封筒、排水管均采用有机玻璃制作而成,其为圆柱形,所述盖子、
充泥管均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该盖子与半密封筒采用螺栓连接为一体。
[0007]特别的,所述半密封筒体的开口侧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壁,该连接壁与盖子相接触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容纳槽,该容纳槽内设有密封圈。
[0008]特别的,所述半密封筒的外壁直径为400mm,壁厚为10

15mm,高为400mm,所述充泥管的内径为50mm,长度为200mm,其插入半密封筒深度为150mm,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5mm。
[0009]特别的,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支脚。
[0010]特别的,所述搅拌棒顶部与充泥管最低端不接触。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通过将浓缩泥浆、絮凝剂先后加入容器之中并搅拌,再通过压力泵充气使得半密封筒内搅拌后的泥浆受压,泥浆受压后,进入充泥管内的水通过透水石排出至排水管,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越多,排水管液面越高,说明絮凝剂的效果越好。该选择装置充气加压后能够提供与板框式压滤机工作时相同的荷载状况,并且提供的观测指标更加直观、精确,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种类工程泥浆快速优选出絮凝剂的种类以及其掺量,以帮助提高压滤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中排水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请参阅图1

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方的半密封筒2、设于半密封筒开口侧的盖子3,所述半密封筒2的底部设有通过电机(图中未绘示)控制的转轴(图中未标示),该转轴侧壁均匀设有至少三个搅拌棒4,所述盖子3上设有用于使工程泥浆进入半密封筒2内的进泥管5、用于添加絮凝剂的添加管6、用于对半密封筒2进行充气加压的进气管7以及排水观测装置,所述进泥管5、添加管6、进气管7上均设有阀门,且所述进气管7的端部连接一压力泵,所述排水观测装置包括:用于使半密封筒2内泥浆受压进入的充泥管8、外壁设有刻度的排水管9,所述充泥管8一端插入盖子3后伸入半密封筒2内,另一端部设有一密封壁,该密封壁内侧设有一透水石10,且该密封壁上开设有一用于使水透过的圆孔(图中未绘示),所述排水管9通过该圆孔与充泥管8连通。
[0016]特别的,所述半密封筒2、排水管9均采用有机玻璃制作而成,其为圆柱形,所述盖子3、充泥管8均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该盖子3与半密封筒2采用螺栓连接为一体;如此设计,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絮凝剂和工程泥浆的搅拌情况及脱水情况,同时圆柱形的半封闭筒在后期便于清洗,而铝合金的充泥管,可以避免泥浆对充泥管造成摩擦而产生划痕,而不便于后期清洗。
[0017]特别的,所述半密封筒2体的开口侧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壁,该连接壁与盖子3相接触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容纳槽(图中未绘示),该容纳槽内设有密封圈(图中未绘示);如此
设计,便于半密封筒与盖子紧密连接,同时密封圈的设计可以保证半密封筒和盖子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为后期充压提供保障。
[0018]特别的,所述半密封筒2的外壁直径为400mm,壁厚为10

15mm,高为400mm,所述充泥管8的内径为50mm,长度为200mm,其插入半密封筒2深度为150mm,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5mm;如此设计,便于操作,同时可以确保充泥管端部可以充分与泥浆和絮凝剂的混合物完全接触,方便混合物进入充泥管。
[0019]特别的,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支脚11。
[0020]特别的,所述搅拌棒4顶部与充泥管8最低端不接触;如此设计,可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搅拌棒与充泥管产生触碰而使充泥管产生晃动而使影响选择结果或增加工作时长。
[0021]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进泥管5、添加管6、进气管7、充泥管8与盖子的连接位置采用焊接技术,以保证该半密封筒和盖子之间的密封性,为后期充压提供保障。在使用前,选取多个装置,首先打开每个装置的进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方的半密封筒(2)、设于半密封筒开口侧的盖子(3),所述半密封筒(2)的底部设有通过电机控制的转轴,该转轴侧壁均匀设有至少三个搅拌棒(4),所述盖子(3)上设有用于使工程泥浆进入半密封筒(2)内的进泥管(5)、用于添加絮凝剂的添加管(6)、用于对半密封筒(2)进行充气加压的进气管(7)以及排水观测装置,所述进泥管(5)、添加管(6)、进气管(7)上均设有阀门,且所述进气管(7)的端部连接一压力泵,所述排水观测装置包括:用于使半密封筒(2)内泥浆受压进入的充泥管(8)、外壁设有刻度的排水管(9),所述充泥管(8)一端插入盖子(3)后伸入半密封筒(2)内,另一端部设有一密封壁,该密封壁内侧设有一透水石(10),且该密封壁上开设有一用于使水透过的圆孔,所述排水管(9)通过该圆孔与充泥管(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压滤脱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密封筒(2)、排水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越中韩超柏彬杜长青陈勇刘巍许奇刘寅莹文国南黄云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