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41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包括施工前准备、导向桩打入施工、钢板桩插打施工、钢板桩合拢施工、安装内支撑、防渗堵漏处理、封底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钢板桩围堰的方式减少了堰内土体对钢板桩的侧压力,使桩长适当缩短,与传统的围堰结构相比,钢板桩用量大大减少;由于钢板桩位于围堰临水侧,水上打拔方便,有效降低围堰工程的施工难度,提高围堰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且钢板桩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及抗冲刷性能,与传统的土石围堰相比,可大大减少围堰迎水面防护及防渗工作量,这种钢板桩围堰结构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的适应性和可行性。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桩围堰,具体为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临水修建的水利水电、水运港口工程以及市政工民建等工程,施工前均需设置用于挡水的施工围堰,形成基坑,进行干地施工。目前常用的围堰结构有土石围堰结构、袋装土围堰结构、袋装砂围堰结构和双排钢板桩框格围堰结构。现有的采用袋装砂围堰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点:围堰断面较大,占用河道,影响泄流;水下填土无法压实,可靠性较低;围堰临水体侧抗冲刷能力差。钢板桩围堰结构,与袋装砂围堰结构比较,围堰断面较小,且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及抗冲刷性能,但常规的钢板桩围堰结构均为双排连续布置,钢板桩用量大;钢板桩需要设置钢拉杆,钢拉杆一般需船上人工对拉,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施工前准备,对钢板桩进行检查、整修:钢板桩经过装卸、运输,往往出现创伤、弯扭及锁口变形,钢板桩必须进行检查;检查振动锤;
[0006]步骤二、导向桩打入施工,在插打前先打钢围堰定位桩,在定位桩上焊接牛腿,安置导梁,组成框架式的围笼作为插桩时的导向设备,导向架设置上下2层,在导向架上用粉笔标注出各片桩的界线,以便在打桩过程中边打边纠,防止出现大的偏差;
[0007]步骤三、钢板桩插打施工,钢板桩插打应从一角开始,先打入角桩,角桩的位置要准、要垂直,倾斜度要小于1%,然后以第一根角桩为基准,再向两边对称插打钢板桩;
[0008]步骤四、钢板桩合拢施工,钢板桩合拢应选择在角桩附近(一般离角桩 4-5片),如果距离有差距,可调整合拢边相邻一边离导向架的距离。插打至合拢面时,应精确丈量尺寸,考虑到钢板桩锁口的间隙和钢板桩本身的性能,合拢面尺寸应大于理论尺寸15—20cm为宜,避免合拢口尺寸过小;再根据钢板桩的宽度,计算出所需钢板桩的片数,按此确定下一步钢板材如何插打;
[0009]步骤五、安装内支撑;当围堰合拢后,边抽水、边逐层安装内支撑,内支撑自上而下设置,一边抽水,一边安装
[0010]步骤六、防渗堵漏处理,围堰在抽排水时必须及时实施堵漏处理,一般的做法是在钢板桩施打过程中用黄油掺加锯末填充物填塞接缝,或者在两钢板桩接缝处灌注石英砂与碳粉混合物;也可在抽水时在围堰外侧水中漏缝处撒大量木屑与炉渣混合物,利用水压带至漏缝进行堵漏;
[0011]步骤七、封底混凝土,钢支撑体系安装完毕后,采用长臂挖掘机配合抓斗、吸泥机
对坑底进行挖土、吸泥、清基,开挖至封底混凝土设计标高后,根据坑底具体情况,采取干封或者水下封底,进行水下封底前对已施工的桩基周围进一步清理,以保证封底混凝土与桩基之间结合紧密。
[0012]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一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0013](1)、桩身是否有变形,两端是否破裂或卷曲;
[0014](2)、锁口是否破裂、扭曲、缺损、局部弯曲及电焊瘤渣;
[0015](3)、钢板桩的型号宽度是否一致;
[0016](4)、不同程度的弯扭现象是否存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钢板桩插打施工时,板桩在插打前应进行检验整修,使其无锁口开裂、扭曲、局部变形及焊瘤等,锁口缝内涂抹黄油,钢板桩上所有洞眼均须用钢板电焊补牢,并做到锁口内外光洁,并成一直线,插打时注意焊缝必须错开。转角桩可根据围堰形状将一片钢板桩沿长度方向中线剖开采用机械手段连接在另一钢板桩上,现场加工成任意角度的异形桩。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钢板桩插打要随时以导梁为准检查所打的钢板桩的位置是否准确,垂直度是否合格,及时实施纠偏。在整个钢板桩围堰施打过程中,开始时插一根打一根,即将每一片钢板桩打到设计位置,到剩下最后5片时,要先插后打,若合拢有误,用倒链或滑车组对拉使之合拢,合拢后,再逐根打到设计深度。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四中,钢板桩合拢施工时,为了便于合拢,与合拢口相邻的10—15片钢板桩采取先插至桩的稳定高度(保证钢板桩自身稳定即可),主要有利于钢板桩的调整。并且合拢处的两片桩应一高一低,便于插桩,待合拢后,再将桩打至设计标高。方形钢围堰有4 个面,打完的每一片钢板桩都要沿导向架的法线和切线方向垂直。为了防止合拢处两片桩不在一个平面内,一定要调整好角桩方向,让其一面锁口与对面的钢板桩锁口尽量保持平行。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六中,防渗堵漏处理时,在钢板桩桩脚处漏水处采用局部混凝土封底措施;漏水严重堵漏困难时,在两钢板桩接缝外侧粘贴带有磁性的止水条;或者沿钢板桩外侧铺设彩条布。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七中,封底混凝土时,当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如果围堰没有出现大量涌水、海水可以抽完,则可以进行干法封底;如果出现大量涌水、海水抽不完,则马上停止施工,向围堰内放水,采取水下混凝土封底;如果在抽水、安装内支撑过程中,发现涌水量很大、内支撑轴力实测值超过设计警戒值,则停止施工,向围堰内回水,采取水下混凝土封底。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设计合理,钢板桩围堰的方式减少了堰内土体对钢板桩的侧压力,使桩长适当缩短,与传统的围堰结构相比,钢板桩用量大大减少;由于钢板桩位于围堰临水侧,水上打拔方便,有效降低围堰工程的施工难度,提高围堰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且钢板桩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及抗冲刷性能,与传统的土石围堰相比,可大大减少围堰迎水面防护及防渗工作量,这种钢板桩围堰结构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施工前准备,对钢板桩进行检查、整修:钢板桩经过装卸、运输,往往出现创伤、弯扭及锁口变形,钢板桩必须进行检查;检查振动锤;
[0027]步骤二、导向桩打入施工,在插打前先打钢围堰定位桩,在定位桩上焊接牛腿,安置导梁,组成框架式的围笼作为插桩时的导向设备,导向架设置上下2层,在导向架上用粉笔标注出各片桩的界线,以便在打桩过程中边打边纠,防止出现大的偏差;
[0028]步骤三、钢板桩插打施工,钢板桩插打应从一角开始,先打入角桩,角桩的位置要准、要垂直,倾斜度要小于1%,然后以第一根角桩为基准,再向两边对称插打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前准备,对钢板桩进行检查、整修:钢板桩经过装卸、运输,往往出现创伤、弯扭及锁口变形,钢板桩必须进行检查;检查振动锤;步骤二、导向桩打入施工,在插打前先打钢围堰定位桩,在定位桩上焊接牛腿,安置导梁,组成框架式的围笼作为插桩时的导向设备,导向架设置上下2层,在导向架上用粉笔标注出各片桩的界线,以便在打桩过程中边打边纠,防止出现大的偏差;步骤三、钢板桩插打施工,钢板桩插打应从一角开始,先打入角桩,角桩的位置要准、要垂直,倾斜度要小于1%,然后以第一根角桩为基准,再向两边对称插打钢板桩;步骤四、钢板桩合拢施工,钢板桩合拢应选择在角桩附近,如果距离有差距,可调整合拢边相邻一边离导向架的距离。插打至合拢面时,应精确丈量尺寸,考虑到钢板桩锁口的间隙和钢板桩本身的性能,合拢面尺寸应大于理论尺寸15—20cm为宜,避免合拢口尺寸过小;再根据钢板桩的宽度,计算出所需钢板桩的片数,按此确定下一步钢板材如何插打;步骤五、安装内支撑;当围堰合拢后,边抽水、边逐层安装内支撑,内支撑自上而下设置,一边抽水,一边安装;步骤六、防渗堵漏处理,围堰在抽排水时必须及时实施堵漏处理,一般的做法是在钢板桩施打过程中用黄油掺加锯末填充物填塞接缝,或者在两钢板桩接缝处灌注石英砂与碳粉混合物;也可在抽水时在围堰外侧水中漏缝处撒大量木屑与炉渣混合物,利用水压带至漏缝进行堵漏;步骤七、封底混凝土,钢支撑体系安装完毕后,采用长臂挖掘机配合抓斗、吸泥机对坑底进行挖土、吸泥、清基,开挖至封底混凝土设计标高后,根据坑底具体情况,采取干封或者水下封底,进行水下封底前对已施工的桩基周围进一步清理,以保证封底混凝土与桩基之间结合紧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1)、桩身是否有变形,两端是否破裂或卷曲;(2)、锁口是否破裂、扭曲、缺损、局部弯曲及电焊瘤渣;(3)、钢板桩的型号宽度是否一致;(4)、不同程度的弯扭现象是否存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刘博丁传峰孙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