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用柱箍及应用通用柱箍现浇异形框架柱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通用柱箍及应用通用柱箍现浇异形框架柱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441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柱箍及应用通用柱箍现浇异形框架柱的施工方法,属于现浇混凝土构件模板安装技术领域,包括:矩形围框和多组阴角支撑;阴角支撑包括:横向槽钢和纵向槽钢,横向槽钢滑动设置在纵向槽钢的顶端,横向槽钢与纵向槽钢的一端均焊接有长螺帽,另一端均开设有腰形孔,矩形围框包括:第一平行组件和第二平行组件,第一平行组件、第二平行组件分别与横向槽钢、纵向槽钢等高设置并通过固定件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异型柱模板的加固系统分解为矩形围框和阴角支撑两项体系,分别承担整体、阴角处异型柱模板的侧压力,克服了异形柱阴角无法设置柱箍的难题,将混凝土浇筑对异型柱模板的侧压力分散于柱箍体系,牢固定位所有部位的异型柱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现浇混凝土构件模板安装,特别是涉及一种通用柱箍及应用通用柱箍现浇异形框架柱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异形柱是指在满足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等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及设计布局要求而采取不同的几何形状截面、且截面各肢的肢高肢厚比不大于4的柱,常见的截面形状分为l型、t型、十字型、z型等形式。随着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17)的颁布实施,异形柱框架结构作为一种新型住宅构造,在国内多个省市的住宅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2、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将建筑美观性及使用功能的灵活性与合理的受力性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柱截面厚度与填充墙厚度一致,有效避免了传统的矩形框架柱凸出墙面、影响美观、占用建筑空间的弊端,提高了房间的利用率,具有可改造性好、用料省、造价低、空间充分利用、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与矩形柱框架结构相比,增加使用面积0.6%~1.2%以上,为用户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环境,是节约能源消耗、减轻建筑物自重、适应功能变化需求的新型结构技术。

3、目前现浇异型柱的模板安装工艺中,由于异形柱阴角处无法设置柱箍,完全靠穿模对拉螺栓或斜支撑加固的方式。对拉螺栓对模板重复钻孔及封堵螺栓孔洞既增加了人工成本,又破坏了模板的完整性及严密性,影响构件成型后的观感效果,且模板钻孔产生的木屑残渣遗留在模板内部不易清除干净,影响结构质量;异形柱截面较小,现场操作空间有限,对拉螺栓及斜支撑配置数量往往不足,模板系统缺乏足够的强度及稳定性;另外由于异型柱模板阴阳角较多,通常存在拼缝不严、刚度不足、固定困难等不利因素,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在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下,异型柱模板极易产生位移或开裂,进而导致变形扭曲、涨模漏浆、夹渣咬肉、棱角错台等一系列质量缺陷,直接影响后续抹灰及面层装饰施工,造成结构剔凿返工处理。不仅影响结构质量及构件成型后的观感效果,而且产生大量剔凿处理的费用,形成效益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柱箍及应用通用柱箍现浇异形框架柱的施工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通用柱箍,包括:矩形围框和多组阴角支撑;所述阴角支撑包括:横向槽钢和纵向槽钢,所述横向槽钢滑动设置在纵向槽钢的顶端,所述横向槽钢与纵向槽钢的一端均焊接有长螺帽,另一端均开设有腰形孔,所述矩形围框包括:第一平行组件和第二平行组件,所述第一平行组件、第二平行组件分别与横向槽钢、纵向槽钢等高设置并通过固定件相连。

4、优选的,所述第一平行组件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双钢管龙骨,两组双钢管龙骨之间安装有调距机构。

5、优选的,所述调距机构包括: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穿设在横向槽钢的腰形孔中,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均套设有山型扣,两山型扣分别与两组双钢管龙骨的外侧扣接。

6、优选的,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及靠近横向槽钢的腰形孔处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

7、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长螺杆,所述长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横向槽钢的长螺帽内,另一端套设有重型加厚山型卡及双螺帽夹紧并锁定双钢管龙骨。

8、优选的,所述第二平行组件与第一平行组件的结构相同,且第二平行组件的调距方式及第二平行组件与竖向槽钢的固定方式均与第一平行组件相同。

9、一种应用通用柱箍现浇异形框架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模板配制

11、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及现场施工条件,设计确定异型柱模板组配方案,明确通用柱箍和次龙骨的规格数量、通用柱箍间距及排布尺寸,验算模板及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配模图;

12、s2:测量弹线

13、在基层上按照设计位置测放柱边线及模板控制线,用墨斗弹出墨线,以红油漆标识;

14、s3:基层处理

15、基层接茬处剔除软弱层并冲洗干净,异型柱模板根部100mm宽范围内用水泥砂浆严格找平,以防异型柱模板下口混凝土漏浆形成烂根;

16、s4:绑扎柱筋

17、计算好所需的箍筋数量,将箍筋套入柱纵筋后逐根接长柱纵筋,将接头处上、下柱纵筋对正轴线拧入连接套筒,用力矩扳手拧紧;

18、s5:支模

19、按照柱边线位置,在柱内事先预埋在楼板中的短钢筋上焊接横向支撑筋,从底部周边顶住异型柱模板防止位移,异型柱模板按各部位不同分片安装,阳角处异型柱模板采用单面为一片,阴角处异型柱模板采用相邻两面预拼成一片安装;

20、s6:安装通用柱箍

21、先将横向槽钢与纵向槽钢紧靠异型柱模板阴角处的次龙骨进行调节,用铅丝临时固定在次龙骨上,然后围绕异型柱模板四边采用调距机构对应横向槽钢与纵向槽钢位置安装第一平行组件与第二平行组件,形成矩形围框初步加固异型柱模板;利用固定件将横向槽钢与第一平行组件、纵向槽钢与第二平行组件位置固定,再通过调距机构同步调整,形成阴角支撑、矩形围框与异型柱模板之间的交叉互锁构造;

22、s7:设置拉杆或斜撑

23、利用花篮螺栓或可调丝杠作为异型柱模板的拉杆或斜撑,分别固定在柱箍筋及预埋在楼板的短钢筋上,与地面呈45°,以便调正异型柱模板垂直度;

24、s8:校正及验收

25、异型柱模板安装完成后,必须确保异形柱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准确,并能可靠承受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施工荷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26、s9:浇筑混凝土;

27、s10:拆除柱箍、清理备用。

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通用柱箍及应用通用柱箍现浇异形框架柱的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9、1.本专利技术具有受力合理、坚固耐用、装拆方便、通用性强、周转率高等优点,消除目前现浇异型框架柱施工普遍存在的变形扭曲、涨模漏浆、夹渣咬肉、棱角错台等一系列质量缺陷,有效防止结构剔凿导致的返工浪费,确保异型框架柱截面尺寸准确,边角垂直方正,提高了异型柱模板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及现浇结构观感效果;

30、2.本专利技术将异型柱模板的加固系统分解为矩形围框和阴角支撑两项体系,分别承担整体异型柱模板及阴角处异型柱模板的侧压力,克服了异形柱阴角无法设置柱箍的难题,将混凝土浇筑对异型柱模板的侧压力分散于柱箍体系,牢固定位所有部位的异型柱模板;

31、3.本专利技术构造简单,制作方便,现场装卸简易快捷,稳固可靠,简化了施工工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能够多次重复使用,节省大量的辅助材料及人工投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围框和多组阴角支撑;所述阴角支撑包括:横向槽钢(1)和纵向槽钢(2),所述横向槽钢(1)滑动设置在纵向槽钢(2)的顶端,所述横向槽钢(1)与纵向槽钢(2)的一端均焊接有长螺帽(3),另一端均开设有腰形孔(4),所述矩形围框包括:第一平行组件和第二平行组件,所述第一平行组件、第二平行组件分别与横向槽钢(1)、纵向槽钢(2)等高设置并通过固定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组件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双钢管龙骨(5),两组双钢管龙骨(5)之间安装有调距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机构包括:对拉螺杆(6),所述对拉螺杆(6)穿设在横向槽钢(1)的腰形孔(4)中,所述对拉螺杆(6)的两端均套设有山型扣(7),两山型扣(7)分别与两组双钢管龙骨(5)的外侧扣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用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6)的两端及靠近横向槽钢(1)的腰形孔(4)处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长螺杆(9),所述长螺杆(9)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横向槽钢(1)的长螺帽(3)内,另一端套设有重型加厚山型卡(10)及双螺帽夹紧并锁定双钢管龙骨(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行组件与第一平行组件的结构相同,且第二平行组件的调距方式及第二平行组件与竖向槽钢(2)的固定方式均与第一平行组件相同。

7.一种应用通用柱箍现浇异形框架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围框和多组阴角支撑;所述阴角支撑包括:横向槽钢(1)和纵向槽钢(2),所述横向槽钢(1)滑动设置在纵向槽钢(2)的顶端,所述横向槽钢(1)与纵向槽钢(2)的一端均焊接有长螺帽(3),另一端均开设有腰形孔(4),所述矩形围框包括:第一平行组件和第二平行组件,所述第一平行组件、第二平行组件分别与横向槽钢(1)、纵向槽钢(2)等高设置并通过固定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组件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双钢管龙骨(5),两组双钢管龙骨(5)之间安装有调距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机构包括:对拉螺杆(6),所述对拉螺杆(6)穿设在横向槽钢(1)的腰形孔(4)中,所述对拉螺杆(6)的两端均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光华刘强张开久盛中松樊建伟郑重远王根营黄鑫黄云龙王军黄政倪爱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