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图像传感器(CIS)电路中,多晶硅(Poly)是制作栅极的常用材料。然而,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晶体管尺寸的不断缩小,多晶硅栅极刻蚀的工艺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多晶硅刻蚀工艺通常包括预刻蚀、主刻蚀和过刻蚀三个步骤,其中,所述预刻蚀用于去除多晶硅层表面的自然氧化层、硬掩蔽层(即SiON层)和表面污染物;所述主刻蚀用于刻蚀大部分的所述多晶硅层,并刻蚀出多晶硅栅极的剖面轮廓;所述过刻蚀用于刻蚀剩余的所述多晶硅层以形成所述多晶硅栅极。
[0003]然而,传统的多晶硅刻蚀工艺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主刻蚀过程中,所述多晶硅层的剖面轮廓难以控制,且主刻蚀对介电抗反射层(即SiON)和多晶硅层(Poly)的选择比存在差异,使得所述多晶硅层的侧壁发生钻蚀现象。为了解决所述钻蚀现象,可以使主蚀刻过程中产生的聚合物在多晶硅层的侧壁上发生钝化反应,以保护侧壁,但所述侧壁上堆积的聚合物过多会形成横向刻蚀缺陷(fo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上依次形成有栅氧化层及栅极材料层;进行具有第一偏置电压和第一工艺时间的主刻蚀,刻蚀部分厚度的所述栅极材料层;以及进行具有第二偏置电压和第二工艺时间的着陆刻蚀,刻蚀剩余的所述栅极材料层以形成栅极;其中,所述主刻蚀的过程中所述栅极材料层对所述栅氧化层的第一选择比小于所述着陆刻蚀的过程中所述栅极材料层对所述栅氧化层的第二选择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材料层为多晶硅层,所述主刻蚀和所述着陆刻蚀均为干法刻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艺时间为40s~60s,所述第二工艺时间为15s~25s。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置电压的范围为150V~250V,所述第二偏置电压的范围为100V~150V。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择比的范围为100~150,所述第二选择比的范围为150~200。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刻蚀和所述着陆刻蚀的工艺气体均包括刻蚀气体和聚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林,赵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