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式上料的换位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位结构
,具体为一种间歇式上料的换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多数物品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印刷,在印刷完成后需要将其换位至包装机构的运输带上,将其换位至包装机构处进行包装物品,大部分仍是人工方式,需要人工将物品推到工作台上才能加工,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影响了物品在加工印刷的效率。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间歇式上料的换位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式上料的换位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木制物品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印刷,在印刷完成后需要将其换位至包装机构的运输带上,将其换位至包装机构处进行包装物品,大部分仍是人工方式,需要人工将物品推到工作台上才能加工,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影响了物品在加工印刷的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歇式上料的换位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间歇上料机构,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式上料的换位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间歇上料机构(2),所述底座(1)右侧顶部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底座(1)上部通过支撑柱(4)设置有操作台(5),所述操作台(5)上开设有出料孔(6),所述支撑板(3)左侧壁上设置有换位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上料的换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机构(7)包括条形滑筒(8),所述条形滑筒(8)内部设置有滑块(9),所述滑块(9)上设置有弧形块(10),所述弧形块(10)上开设有弧形滑槽(11),所述弧形滑槽(11)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2)设置在凸形转杆(13)上,所述凸形转杆(13)通过第一转杆(14)设置在从动轮(15)左侧壁上,所述从动轮(15)右侧壁设置在支撑板(3)左侧壁上,所述弧形块(10)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顶杆(16),所述第一顶杆(16)尾端通过转轴(17)设置有滑柱(18),所述条形滑筒(8)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柱形滑筒(19),所述柱形滑筒(19)外周围活动设置有辊轮(20),所述辊轮(20)尾端与滑柱(18)固定连接,所述辊轮(20)上下两端开设有一组左缺口(21)和右缺口(22),所述左缺口(21)和右缺口(22)之间交叉开设有正导向槽(23)和反导向槽(24),所述滑柱(18)底端设置有吸盘机构(25),所述从动轮(15)通过皮带(26)连接主动轮(27),所述主动轮(27)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8),所述主动轮(27)左侧壁上设置有转柱(29),所述转柱(29)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弧形条(30)、第二限位弧形条(31)、第一导杆(32)、第二导杆(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式上料的换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转杆(13)的转动带动第一滑块(12)在弧形滑槽(11)内部进行运动,从而带动滑块(9)在条形滑筒(8)内部上下运动,从而使得吸盘机构(25)进行上下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式上料的换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27)的转动带动第一限位弧形条(30)、第二限位弧形条(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礼奇,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暴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