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470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气颗粒性毒性评价技术领域,为衡量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损伤的影响,公开一种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价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型生物,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评价指标;(2)将受试剂量的大气颗粒物以溶剂的形式注射到斑马鱼体内,测试斑马鱼的各评价指标;(3)在统计学上分析斑马鱼受试组相比对照组的各评价指标的变化的显著性水平,并就不同的显著性水平赋予分值,然后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总分,确定毒害等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评价方法实现对大气颗粒物就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损伤等级的判定,还可实现不同大气颗粒物的毒性程度的比较,而且周期短、成本低、准确性高。准确性高。准确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气颗粒性毒性评价
,具体涉及一种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及神经 系统损伤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气颗粒物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其大小、形态和组成与健康密切相关。目前大气颗 粒物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肺部等。但是大部分的颗粒物在经呼吸沉积到 肺泡后可以经肺换气后通过血液输送到达其他器官,尤其是这些颗粒的表面还吸附大量的有 毒有害物质,从而对其他器官带来有害影响,比如雾霾天气下容易出现头疼、头晕等神经方 面的症状。所以势必需要开展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神经方面的损伤影响研究。
[0003]利用动物模型研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等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和手 段。如目前以小鼠等为模型动物研究大气颗粒物对于肺部、呼吸系统的影响,并建立评价体 系。但是采用小鼠等动物的成本较高、时间周期长,而且不能直观的表征器官的毒性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衡量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损伤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斑马鱼为模型生物,测试大气颗粒物不同受试剂量下对斑马鱼的心血管、神经系统不同评价指标的毒害影响,并将结果量化后确定受试剂量下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的毒害等级和神经系统的毒害等级,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评价指标;(2)将受试剂量的大气颗粒物以注射或水溶的方式暴露给斑马鱼,测试斑马鱼各评价指标;(3)在统计学上分析斑马鱼受试组相比对照组的各评价指标的变化的显著性水平,并就不同的显著性水平赋予分值,然后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总分,确定毒害等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心血管的评价指标包括:心率减慢、心律不齐、心包水肿、血流异常、血流缺少、血栓和出血;神经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外周神经损伤、脑变性、中枢神经细胞凋亡、轴索损伤、髓鞘和行为毒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受试剂量以大气颗粒物对斑马鱼的最大非致死剂量或最大无可见毒害反应剂量为基准设置,其中所述最大无可见毒害反应剂量为受试组斑马鱼相对于对照组斑马鱼的心脏、循环系统、身体水肿、出血、脑部、下颚、眼、肝脏、肠、躯干/尾/脊索、肌肉、身体着色、尾鳍、鳔均未出现任何毒性表型的剂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依据评价指标的不同选用不同品系和/或者不同阶段的斑马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依据显著性水平赋分的方法为,就心血管而言:p>0.05,各评价指标为0分;p<0.05,各评价指标为1~3分;p<0.01,各评价指标为2~4分;p<0.001,各评价指标为3~5分;就神经系统而言:p>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军超孙志伟周显青李阳陈月月郭杰戴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