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巡线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巡检
,具体为一种巡线机器人,为用于四分裂导线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19世纪80年代首先成功地实现了直流输电,但由于直流输电的电压在当时技术条件下难于继续提高,以致输电能力和效益受到限制,19世纪末,直流输电逐步为交流输电所代替,交流输电的成功,迎来了20世纪电气化社会的新时代,广泛应用三相交流输电,频率为50赫(或60赫),20世纪60年代以来直流输电又有新发展,与交流输电相配合,组成交直流混合的电力系统,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19世纪80年代首先成功地实现了直流输电,但由于直流输电的电压在当时技术条件下难于继续提高,以致输电能力和效益受到限制,19世纪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巡线机器人,用于四分裂导线的巡线作业,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并且顶板(2)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顶箱(3),所述顶箱(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贯穿顶箱(3)并延伸至顶箱(3)的顶部,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延伸至顶箱(3)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5),并且固定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7),并且两个竖板(7)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8),所述双向螺纹杆(8)表面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所述第二滑块(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马达(11),并且马达(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二滑块(10)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横杆(13),所述横杆(13)的一端贯穿第二滑块(10)并延伸至第二滑块(10)的外部,所述横杆(13)延伸至第二滑块(10)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轮(14),并且横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2)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一滑块(9)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所述活动杆(16)的一端贯穿驱动轮(14)并延伸至驱动轮(14)的内部,所述驱动轮(14)的一侧开设有与活动杆(16)相适配的通孔(17);所述固定箱(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板(18),并且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滑板(18)相适配的滑槽(19);所述固定箱(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所述第一电机(20)的输出端贯穿固定箱(5)和固定板(6)并延伸至固定板(6)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20)输出端延伸至固定板(6)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1),并且双向螺纹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锥齿轮(21)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2);所述箱体(1)正面与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3),并且连接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24);所述电机箱(2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贯穿电机箱(24)并延伸至电机箱(24)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25)输出端延伸至电机箱(24)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6),所述连接杆(26)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叶片(27);所述箱体(1)前端设有探路装置(29),所述探路装置(29)包括第三电机(30)、齿轮(31)、固定杆(32)、齿牙板(33)、多向摄像头(34),箱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30),第三电机(3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31),所述箱体(1)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2),并且固定杆(3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与齿轮(31)相啮合的齿牙板(33),所述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瑞匣,司慧玲,许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