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49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方法,S1、检测范围确定:以套筒为中心,沿连通腔向套筒两侧覆盖规定的长度范围;S2、打开连通腔:在靠近套筒连接钢筋的一侧打开连通腔;S3、检测判定:通过施力于插入套筒内的钢筋进行判断,如果插入套筒内的钢筋是活动的,则直接判定钢筋被截断;如果插入套筒内的钢筋不能活动,则在打开的连通腔内,借助内窥镜或手电筒观察套筒连接钢筋两侧范围内是否有截断痕迹,发现截断痕迹可判定钢筋被截断;S4、修复处理。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针对灌浆后的检测与处理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检测比较隐蔽的套筒连接钢筋截断情况,并提供了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对于保证钢筋接头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保证钢筋接头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保证钢筋接头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方法,通过检测可以发现钢筋截断位置,通过处理可以恢复钢筋接头的受力性能。属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2]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其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采用的主要结构型式,该结构型式的竖向构件主要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套筒分为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两种。全灌浆套筒内上段钢筋和下段钢筋均通过灌浆料连接;半灌浆套筒内上段钢筋通过螺纹连接,下段钢筋通过灌浆料连接。无论是全灌浆套筒还是半灌浆套筒,套筒内上段钢筋都是在构件厂完成安装,施工精度容易保证,但下段钢筋均在施工现场完成安装,由于存在施工偏差,下段钢筋容易偏离套筒位置,无法插入套筒内部,这种情况下,工人有时会把钢筋截断,这在工程上是不允许的。如果钢筋截断后,工人将截断的钢筋扔掉,套筒内不存在下段钢筋,灌浆前可通过套筒灌浆孔伸入内窥镜探头进行检测;灌浆后可在套筒出浆孔通过钻孔内窥镜法进行检测,或者用X射线数字成像法进行检测。但实际工程中还会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工人把钢筋截断后,仍会把钢筋放在套筒内,产生钢筋未被截断的“假象”。可能的放置方式包括两种:

偏离原来钢筋的位置,钢筋下端不做固定,上端直接插入套筒,此时钢筋在套筒内的位置可能是偏置的;

偏离原来钢筋的位置,在套筒正下方楼板内打一个浅孔,然后将钢筋下端插入浅孔,上端插入套筒内部,此时钢筋在套筒内可保持直立状态。针对以上两种情况,灌浆前和灌浆后,如果只是通过内窥镜法或X射线法检测,发现钢筋存在即认为钢筋是正常的,就会引起误判。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更为精确的检测方法,确保找到钢筋截断的位置,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目前有两种处理方法公开:公开号为CN108952018A的“预制剪力墙构件内部套筒灌浆连接钢筋被截断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不针对截断钢筋的套筒接头,而是采用间接加固方法,加固范围太大;公开号为CN111350311A的“一种针对套筒内连接钢筋被截断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聚焦截断钢筋的套筒接头,采用直接修复方法,附加连接钢筋一端焊在截断的钢筋上,另一端焊在套筒外侧,但对于应用量大面广的全灌浆套筒,往往采用铸铁锻造,可焊性较差,如果焊接工艺不当,对接头反而会造成进一步损伤。因此,针对被截断钢筋的套筒接头,迫切需要寻找更为可行的检测与修复处理方法。
[0003]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方法。当发现套筒内下段钢筋仍旧存在但实际套筒位置与图纸明显不符,或者发现套筒内下段钢筋仍旧存在但实际钢筋明显变短或倾斜,就可以启动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工作。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方法,针对灌浆前的检测与处理步骤:
[0007]S1、检测范围确定:以套筒为中心,沿连通腔向套筒两侧覆盖规定的长度范围;
[0008]S2、打开连通腔:根据确定的检测长度范围,在靠近套筒连接钢筋的一侧打开连通腔,并把连通腔封堵料清理干净;
[0009]S3、检测判定:通过施力于插入套筒内的钢筋进行判断,如果插入套筒内的钢筋是活动的,则直接判定钢筋被截断;如果插入套筒内的钢筋不能活动,则在打开的连通腔内,借助内窥镜或手电筒观察套筒连接钢筋两侧范围内是否有截断痕迹,一旦发现截断痕迹可判定钢筋被截断;
[0010]S4、修复处理。
[0011]优选的,步骤S4中,采用开槽插入的方法:所述开槽插入的修复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2]S41、在套筒底部正下方打孔穿过楼板,然后沿下部墙体向下开槽;
[0013]S42、取出原截断钢筋,在下部墙体开槽内放入与截断钢筋相同强度等级和相同直径的钢筋,该钢筋穿过楼板开孔处并插入套筒内;
[0014]S43、下部墙体开槽处和楼板开孔处用高强砂浆材料处理,进行补强加固;
[0015]S44、用原封堵料封堵打开处的连通腔,为后续灌浆做准备。
[001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范围中,沿连通腔向套筒两侧覆盖的长度范围,覆盖套筒每侧不少于100mm。
[0017]一种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方法,针对灌浆后的检测与处理步骤:
[0018]A1、检测范围确定:以套筒为中心,沿连通腔向套筒两侧覆盖规定的长度范围;
[0019]A2、打开连通腔:根据规定的检测长度范围,在靠近套筒连接钢筋的一侧打开连通腔,并把连通腔封堵料和覆盖钢筋所在位置范围内的灌浆料全部清理干净;
[0020]A3、检测判定:在打开的连通腔内,借助内窥镜或手电筒仔细观察套筒连接钢筋两侧范围内是否有截断痕迹,一旦发现截断痕迹可判定钢筋被截断;若未发现截断痕迹,则用冲击钻冲击钢筋根部混凝土,如果冲击后通过观察发现钢筋不连续,可判定钢筋被截断;
[0021]A4、修复处理。
[0022]优选的,步骤A4中,采用下植上焊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3]A41、从套筒底部向上沿上部墙体开槽,露出整个套筒;
[0024]A42、将位于套筒顶部部位的钢筋截断,取出该钢筋上、下截断位置范围内的套筒;
[0025]A43、沿套筒底部钢筋截断处向下打孔一定深度,沿套筒顶部钢筋截断处向上继续开槽一定长度,进一步露出套筒上部墙体内的钢筋;
[0026]A44、采用与被截断钢筋相同强度等级和相同直径的钢筋,沿打孔处向下植筋,沿开槽处向上与上部墙体内钢筋焊接;
[0027]A45、用高强砂浆材料封闭整个所述开槽,进行补强加固,同时用原灌浆料和封堵料封闭打开处的连通腔。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检测实际工程中比较隐蔽的套筒连接钢筋截断情况,并提供了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对于保证钢筋接头质量,促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29]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方法流程图;
[0030]附图2是套筒连接钢筋截断后不做固定直接插入套筒的示意图;
[0031]附图3是套筒连接钢筋截断后通过浅孔固定后插入套筒的示意图;
[0032]附图4是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在灌浆前的开槽插入修复方法示意图;
[0033]附图5是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在灌浆后的下植上焊修复方法示意图。
[0034]1—上部墙体,2—连通腔,3—楼板,4—下部墙体,5—套筒,6—上部墙体插入套筒内的钢筋,71—不做固定直接插入套筒的钢筋,72—通过浅孔固定后插入套筒的钢筋,73—开槽插入的钢筋,74—下植上焊的钢筋,8—下部墙体内钢筋,9—在套筒底部正下方楼板内打的浅孔,10——在套筒底部正下方楼板的开孔,11—在套筒底部正下方开孔穿过楼板后沿下部墙体向下的开槽,12—在套筒底部正下方楼板和下部墙体内打的深孔,13—在上部墙体沿套筒向上的开槽。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灌浆前的检测与处理步骤:S1、检测范围确定:以套筒为中心,沿连通腔向套筒两侧覆盖规定的长度范围;S2、打开连通腔:根据确定的检测长度范围,在靠近套筒连接钢筋的一侧打开连通腔,并把连通腔封堵料清理干净;S3、检测判定:通过施力于插入套筒内的钢筋进行判断,如果插入套筒内的钢筋是活动的,则直接判定钢筋被截断;如果插入套筒内的钢筋不能活动,则在打开的连通腔内,借助内窥镜或手电筒观察套筒连接钢筋两侧范围内是否有截断痕迹,一旦发现截断痕迹可判定钢筋被截断;S4、修复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采用开槽插入的方法:所述开槽插入的修复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41、在套筒底部正下方打孔穿过楼板,然后沿下部墙体向下开槽;S42、取出原截断钢筋,在下部墙体开槽内放入与截断钢筋相同强度等级和相同直径的钢筋,该钢筋穿过楼板开孔处并插入套筒内;S43、下部墙体开槽处和楼板开孔处用高强砂浆材料处理,进行补强加固;S44、用原封堵料封堵打开处的连通腔,为后续灌浆做准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连接钢筋截断的检测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范围中,沿连通腔向套筒两侧覆盖的长度范围,覆盖套筒每侧不少于100mm。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润东李向民王卓琳许清风肖顺张富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