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及其柔性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38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及其柔性生产方法,该相强化钢按金相组织包括双相钢和复相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强化钢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组成:C:0.0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及其柔性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高强钢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及其柔性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需要,提高整车的安全性并且降低车身重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密度较轻的铝合金和碳纤维材料价格昂贵,并不适合家用经济型轿车使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相强化钢被应用于车身制造,以实现提高安全性并且减轻整车重量。
[0003]在相同的强度级别,根据相组成的不同,相强化钢分为双相钢、复相钢的等多个钢种分类,分别对应着不同零件的个性化需求,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两个钢种一般对应着不同的成分体系,对于订单量较小的钢种,炼钢过程中会产生短浇次,造成生产组织较为困难,因此常常影响交货周期,如何利用生产工艺的配合,达到采用一种成分生产不同性能要求的相强化钢产品的目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柔性化生产的方法对减少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短浇次,保证订单兑现率,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
[0004]现有公开的技术文献中,专利CN201710124503,公布了一种一钢多级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及其生产方法,该产品屈服强度覆盖420~500MPa,抗拉强度覆盖550~622MPa,尽管该方法也实现了柔性生产,但是所生产的低合金高强钢抗拉强度偏低,无法满足轻量化的需求。
[0005]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及其柔性生产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相强化钢在柔性生产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及其柔性生产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所述相强化钢按金相组织包括双相钢和复相钢;
[0008]所述相强化钢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组成:C:0.07

0.09%,Si:0.05

0.1%,Mn:1.8

2.0%,P:≤0.01%,S:≤0.005%,AI:0.5

0.7%,Nb:0.01

0.03%,Ti:0.01

0.03%,Cr:0.1

0.3%,Mo:0.1

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9]所述相强化钢屈服强度为420

760MPa,
[0010]抗拉强度为780

930MPa,延伸率为11%

23%,屈强比为0.54

0.84,其扩孔率为20%

45%;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双相钢由如下体积分数的金相组织组成:72

86%的铁素体、12

22%的马氏体和1%

6%的贝氏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复相钢由如下体积分数的金相组织组成:所述复相钢由如下体积
分数的金相组织组成:50

73%的铁素体、16

25%的马氏体和9

28%的贝氏体;
[0013]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的生产方法.
[0014]所述方法包括板坯加热、热轧、层流冷却、卷取,酸轧、连退和平整工序;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退工序包括有加热段、均热段、缓冷段、快冷段和过时效段;所述加热段和所述均热段的温度为770

850℃,且连退速度为60

150m/min,所述快冷段和所述过时效段的温度为260

300℃;
[0016]若生产420MPa≤屈服强度≤550MPa级别双相钢产品,所述加热段和所述均热段的温度为770

810℃,且连退速度为100

150m/min,所述快冷段和所述过时效段的温度为260

280℃;
[0017]若生产500MPa≤屈服强度≤650MPa级别双相钢产品,所述加热段和所述均热段的温度为800

830℃,且连退速度为70

150m/min,所述快冷段和所述过时效段的温度为270

300℃;
[0018]若生产570MPa≤屈服强度≤650MPa级别复相钢产品,所述加热段和所述均热段的温度为815

840℃,且连退速度为60

95m/min,所述快冷段和所述过时效段的温度为270

300℃;
[0019]若生产60MPa≤屈服强度≤760MPa级别复相钢产品,所述加热段和所述均热段的温度为830

850℃,且连退速度为60

65m/min,所述快冷段和所述过时效段的温度为260

275℃;
[0020]进一步地,所述板坯加热工序中,加热时间为80

240min,板坯出炉温度为1195

1285℃;
[0021]进一步地,所述热轧工序中,开轧温度为1000

1100℃,终轧温度为870

920℃,中间坯厚度为30

48mm;
[0022]进一步地,所述层流冷却的前段冷却速度为60

80℃/s,所述卷取的温度为500

670℃;
[0023]进一步地,所述酸轧工序中,酸轧压下率43

69%;
[0024]进一步地,所述平整工序中,平整延伸率为0.3

0.8%;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相强化钢,采用一种成分生产不同力学性能要求的相强化钢产品,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覆盖420

760MPa,抗拉强度780

920MPa,延伸率大于等于11%

23%,屈强比0.54

0.84,其扩孔率20%

55%;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相强化钢,采用微合金化的思路,并匹配不同的热轧、冷轧、退火工艺,优化工艺控制参数,在保证较低的成本的同时实现了一种成分生产不同性能要求的相强化钢产品;
[0028]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所述相强化钢按金相组织包括双相钢和复相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强化钢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组成:C:0.07

0.09%,Si:0.05

0.1%,Mn:1.8

2.0%,P:≤0.01%,S:≤0.005%,Al:0.5

0.7%,Nb:0.01

0.03%,Ti:0.01

0.03%,Cr:0.1

0.3%,Mo:0.1

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钢由如下体积分数的金相组织组成:72

86%的铁素体、12

22%的马氏体和1%

6%的贝氏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相钢由如下体积分数的金相组织组成:所述复相钢由如下体积分数的金相组织组成:50

73%的铁素体、16

25%的马氏体和9

28%的贝氏体。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的柔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板坯加热、热轧、层流冷却、卷取,酸轧、连退和平整工序;所述连退工序包括有加热段、均热段、缓冷段、快冷段和过时效段;所述加热段和所述均热段的温度为770

850℃,且连退速度为60

150m/min,所述快冷段和所述过时效段的温度为260

3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柔性生产的相强化钢的柔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生产420MPa≤屈服强度≤550MPa级别双相钢产品,所述加热段和所述均热段的温度为770

810℃,且连退速度为100

150m/min,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赛韩赟邱木生王崇学谢春乾姜英花阳锋刘广会李翔宇滕华湘李飞章军朱国森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