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岩体的高水压加载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38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岩体的高水压加载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压加载装置,包括轴心线呈水平状的围压筒,所述围压筒固定在支座上,围压筒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端盖,端盖与围压筒间设置有橡胶圈;端盖的轴心线上布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中配有大端朝里的T型堵头,T型堵头上依次套有压盖、密封圈,压盖紧固在端盖的里侧,压盖将密封圈压紧在端盖阶梯通孔的台阶上;所述围压筒的顶部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上配有螺纹堵头;围压筒的底部设有进水孔,进水孔连接一个手动试压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围压筒对岩石试样施加水压,在室内实现了岩石在高水压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定,围压筒内水压最高可达50MPa,且能维持12—24小时水压不变。维持12—24小时水压不变。维持12—24小时水压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岩体的高水压加载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标准岩石试样(岩体)的水压加载技术,特别是一种模拟岩体的高水压加载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是影响地下工程中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岩之间复杂的物理、化学以及力学作用会对岩石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渗透特性和破坏特征等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岩石的力学特性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弱化现象。由于水对岩石具有软化、溶蚀和水楔作用,当水分子进入岩石颗粒间隙后,会削弱颗粒之间的凝聚力,使得岩石强度降低。从而使岩石得以软化,表现为强度和变形参数有所降低。水同时是一种溶剂,可以溶解岩石中的一些矿物成分,使得岩石内部产生不均匀应力或部分胶结物被溶解,对岩石起到了溶蚀作用。除此之外,岩石在压缩时其孔隙体积的减少会引起孔隙水压增加,使得裂纹附近产生了附加应力,进一步导致裂纹扩展,最终表现为岩石屈服和峰值极限降低。因此,研究岩石和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一项具有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重要课题。
[0003]在研究水压对岩石力学性能影响方面,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装置及方法经常被采用。然而此类试验装置及方法不容易模拟高水压环境,且很难保证其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岩体的高水压加载装置及方法,其围压筒内水压最高可达50MPa,且能维持12—24小时水压不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模拟岩体的高水压加载装置,包括轴心线呈水平状的围压筒,所述围压筒固定在支座上,围压筒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端盖,端盖与围压筒间设置有橡胶圈;端盖的轴心线上布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中配有大端朝里的T型堵头,T型堵头上依次套有压盖、密封圈,压盖紧固在端盖的里侧,压盖将密封圈压紧在端盖阶梯通孔的台阶上;所述围压筒的顶部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上配有螺纹堵头;围压筒的底部设有进水孔,进水孔连接一个手动试压泵。
[0007]所述围压筒内水压最高可达50MPa,且能维持12—24小时水压不变。
[0008]在端盖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盲螺孔。
[0009]一种模拟岩体的高水压加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首先准备好岩石试样和支撑岩石试样的半圆环垫块,并对岩石试样进行烘干,称得其烘干质量为m1,然后将其放入水中浸泡18—23天,直到其质量不再变化为止,称得其饱和质量为m2;其次将压盖、三个密封圈依次套在T型堵头上,并将T型堵头插入端盖的阶梯通孔中,压盖紧固在端盖的里侧;然后将半圆环垫块、岩石试样放入围压筒内,分别将端盖紧固在围压筒的两端,端盖与围压筒间垫有橡胶圈;再后下压手动试压泵,逐渐往围压筒内注水,待围压筒内的水从顶部排气孔溢出时,用螺纹堵头封堵排气孔;继续注水,并观察手动
试压泵的压力表,待水压稳定在设定的压力值P时,停止注水,让岩石试样在围压筒内待4—6小时;最后打开手动试压泵的阀门,待围压筒内的水流出后,拆下围压筒上的端盖,取出岩石试样称得质量为m3。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围压筒对岩石试样施加水压,在室内实现了岩石在高水压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定。与现有常规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更好的提升整体的密封性能,围压筒内水压最高可达50MPa,且能维持12—24小时水压不变。本专利技术的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易操作,简化了试验过程,成本较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压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左侧部分的局剖示意图(省略支座)。
[0014]其中:1—围压筒,2—端盖,3—T型堵头,4—螺钉,5—支座,6—排气孔,7—岩石试样,8—进水孔,9—压盖,10—橡胶圈,11—密封圈;
[0015]图中箭头为岩石试样所受到的水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岩石试样7施加高水压,来模拟地下或海平面下几千米深处岩石的地下高水压赋存环境。
[0017]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水压加载装置,包括轴心线呈水平状的围压筒1,所述围压筒1固定在支座5上,围压筒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4固定有端盖2,端盖2与围压筒1间设置有橡胶圈10;端盖2的轴心线上布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中配有大端朝里的T型堵头3,T型堵头3上依次套有压盖9、密封圈11,压盖9通过螺钉紧固在端盖2的里侧,压盖9将密封圈11压紧在端盖2阶梯通孔的台阶上;所述围压筒1的顶部设有排气孔6,排气孔6上配有螺纹堵头;围压筒1的底部设有进水孔8,进水孔8连接一个手动试压泵。
[0018]所述围压筒1是一个带支座5的空心圆筒。在围压筒1的两端各分布着八个螺钉孔,螺钉孔中配上螺钉4用于固定两端的端盖2。在围压筒1的顶部和底部各开一个孔,底部进水孔8用于连接手动试压泵,可往围压筒1内注水。而顶部的排气孔6则可在围压筒1进水时,排出围压筒1内的空气。当围压筒1内的水充满并从顶部排气孔6溢出时,用一个螺纹堵头将排气孔6封住。此时,围压筒1内处于充水状态,继续往围压筒1内加水,水压逐渐加大,最大可达50MPa。
[0019]所述端盖2上开有一个阶梯通孔,T型堵头3置于阶梯通孔内,T型堵头3大端朝着围压筒1内。同时端盖2的四周开了八个通孔,加上螺钉4后,可以将端盖2固定在围压筒1两端的螺钉孔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气密效果,在围压筒1两端的端面各开了一条圆弧槽,可以放置一个橡胶圈10。待端盖2分别固定在围压筒1的两端后,此时处于两者之间的橡胶圈10将会被挤压,可更好地提高整体的密封性,防止漏水。同时,为了便于卸下两端的端盖2,特地在端盖2外侧开了两个对称的盲螺孔。在卸下时,可将螺钉拧进盲螺孔内,两手握住两个螺钉,左右转动端盖2,即可将其取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气密性,置于端盖2的阶梯通孔中的T型堵头3上套有三个密封圈11,压盖9将密封圈11顶紧在端盖2阶梯通孔的台阶上,压盖9通过四个螺钉紧固在端盖2的里侧。
[0020]所述试压泵为市面上常见的手动试压泵,可通过下压压杆,往围压筒1内注水。手动试压泵带有一个压力表和一个阀门,压力表的量程为0—50MPa,刻度为0.2MPa。打开阀门,围压筒1内的水可以流出来;关闭阀门,可往里注水。
[0021]所述围压筒1选用铬镍合金,是承压设备专用材料,其主体为一个圆筒。为了试验的方便,特地在围压筒1的两端焊接不锈钢钢板作为支座5。为了更好地放置端盖2、橡胶圈10,围压筒1的两端端口设置成阶梯状。
[0022]所述端盖2选材同样为铬镍合金。所述T型堵头3材料选用40Cr合金钢。
[0023]本实施例选取直径为50mm、长50mm的圆柱型红砂岩试样和支撑红砂岩试样的半圆环垫块,并对红砂岩试样进行烘干,称得其烘干质量为m1,然后将其放入水中浸泡20天,直到其质量不再变化为止,称得其饱和质量为m2;其次将压盖9、三个密封圈11依次套在T型堵头3上,并将T型堵头3插入端盖2的阶梯通孔中,压盖9紧固在端盖2的里侧;然后将半圆环垫块、红砂岩试样放入围压筒1内,分别将端盖2紧固在围压筒1的两端,端盖2与围压筒1间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岩体的高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轴心线呈水平状的围压筒,所述围压筒固定在支座上,围压筒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端盖,端盖与围压筒间设置有橡胶圈;端盖的轴心线上布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中配有大端朝里的T型堵头,T型堵头上依次套有压盖、密封圈,压盖紧固在端盖的里侧,压盖将密封圈压紧在端盖阶梯通孔的台阶上;所述围压筒的顶部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上配有螺纹堵头;围压筒的底部设有进水孔,进水孔连接一个手动试压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岩体的高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围压筒内水压最高可达50MPa,且能维持12—24小时水压不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岩体的高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是:在端盖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盲螺孔。4.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压加载装置的加载方法,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军然温庆阳金解放胡玮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