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涌保护器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20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涌保护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涌保护器的连接结构,包括基座和躯壳,所述基座上设有供所述躯壳插入的凹槽体;还包括一弹性材质的扣件,所述凹槽体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竖向分布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靠近其上侧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躯壳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容置槽,靠近所述容置槽下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扣件包括连接部和扣板,所述扣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其上侧设有凸出的卡扣,连接部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躯壳插入至凹槽体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涌保护器与基座的连接方式不太稳固,易出现电涌保护器在基座上脱出的状况,导致过电压保护功能的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涌保护器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涌保护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涌保护器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电涌保护器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过去常称为“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它的作用是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电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为了方便更换维护电涌保护器,现有的电涌保护器通常是装置在基座上后再进行安装的,电涌保护器与基座之间通常为可拆卸结构;连接时电涌保护器主体直接插接在基座的上侧,电涌保护器的躯壳与基座之间的固定主要依靠电涌保护器的电气回路插脚连接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不太稳固,在振动等状况下容易出现电涌保护器脱出的状况,导致过电压保护功能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涌保护器的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涌保护器与基座的连接方式不太稳固,易出现电涌保护器在基座上脱出的状况,导致过电压保护功能的失效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涌保护器的连接结构,包括基座和躯壳,所述基座上设有供所述躯壳插入的凹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材质的扣件,所述凹槽体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竖向分布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靠近其上侧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躯壳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容置槽,靠近所述容置槽下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扣件包括连接部和扣板,所述扣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其上侧设有凸出的卡扣,连接部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躯壳插入至凹槽体时,扣件整体置于容置槽与导向槽之间,所述卡扣配合卡接在所述卡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涌保护器的连接结构,包括基座和躯壳,所述基座上设有供所述躯壳插入的凹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材质的扣件,所述凹槽体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竖向分布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靠近其上侧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躯壳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容置槽,靠近所述容置槽下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扣件包括连接部和扣板,所述扣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其上侧设有凸出的卡扣,连接部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躯壳插入至凹槽体时,扣件整体置于容置槽与导向槽之间,所述卡扣配合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涌保护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上侧贯穿所述基座的顶面,其下侧延伸至所述凹槽体的底面,所述卡槽垂直于导向槽分布,为内陷的V型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涌保护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容置槽与躯壳一体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博龙董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神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